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对动脉瘤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例应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患者,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软件,重建三维血管模型。于支架置入前,截取动脉瘤并修补瘤颈部对应的血管壁,模拟单纯弹簧圈致密栓塞的结果。对比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形态改变,分析不同血管形态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液流线、压力及壁面切应力(WSS)等。结果①与单纯弹簧圈致密栓塞对比,支架置入后,血管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和A2段血管夹角增加14.4。;②支架置入后,瘤颈部所对应的血管段内,血液涡流明显减少,流线趋于平直;③单纯弹簧圈致密填塞后瘤颈部平均WSS为11.55Pa,支架置入后,该血管壁平均WSS为7.93Pa,下降31.3%。结论支架置入治疗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可明显改变载瘤动脉的形态,并改变局部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动脉瘤的WSS。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瘤颈近端载瘤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合并近端载瘤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52例,均经DSA证实。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52例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每组各2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三维DSA资料、合并载瘤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脑梗死、是否合并动眼神经麻痹、是否多发动脉瘤;三维DSA资料包括狭窄程度(轻至重度);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均一化壁面切应力(WSS)、低壁面切应力面积比(LSA)、动脉瘤纵横比、狭窄距离、动脉瘤瘤体与载瘤血管的直径比以及狭窄程度(量化指标)。结果 (1)破裂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未破裂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 8%(21/26)比53. 8%(14/26),χ~2=4. 282,P=0. 039],两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多发动脉瘤、脑梗死和动眼神经麻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2)两组患者载瘤动脉狭窄程度(轻至重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破裂组均一化WSS低于未破裂组,LSA和动脉瘤的纵横比大于未破裂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 691(0. 560,0. 867)比0. 852(0. 701,1. 097),Z=-2. 397; 7. 91%(1. 28%,11. 94%)比1. 36%(0. 28%,3. 48%),Z=2. 581;(1. 1±0. 3)比(0. 9±0. 4),t=2. 751;均P 0. 05];两组狭窄距离、动脉瘤瘤体与载瘤血管的直径比以及狭窄程度(量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女性、高LSA、高动脉瘤纵横比以及低均一化WSS可能对瘤颈近端载瘤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颅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n)栓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对栓塞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2010年2月行栓塞治疗的PCoA-An患者13例,根据随访的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4例和稳定组9例。基于栓塞前后的三维脑血管造影资料建立动脉瘤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采用有限元算法对术前及术后瘤颈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对动脉瘤复发(2~18个月)的影响。结果栓塞术前,复发组瘤颈区域的收缩峰期壁面切应力(WSS)和血流速度分别为(29±7)Pa和(0.62±0.12)m/s,稳定组分别为(31±12)Pa和(0.85±0.29)m/s,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术后,复发组相同区域收缩峰期的WSS和血流速度分别为(48±4)Pa和(0.99±0.09)m/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稳定组分别为(21±12)Pa和(0.57±0.27)m/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栓塞术后,复发组瘤颈区域收缩峰期的WSS和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栓塞PCoA-An后,瘤颈区域存在的高WSS、高血流速度可能是导致术后动脉瘤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带子瘤颅内动脉瘤的二维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带子瘤的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DSA二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2例(动脉瘤A、B)带子瘤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流流速:动脉瘤载瘤动脉内平均流速为(0.135±0.060)m/s,动脉瘤内流速为(0.018±0.012)m/s(t=8.458,P=0.000);颅内动脉瘤母瘤及子瘤内均形成低速涡流,心动周期T=0.2s时动脉瘤A、B均流速最高。②动压及壁面切应力变化:动脉瘤载瘤动脉平均动压为(12.9±14.1)Pa,壁面切应力平均为(0.87±0.77)Pa;动脉瘤内动压为(1.6±1.8)Pa,壁面切应力(0.24±0.23)Pa,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动压及壁面切应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09;t=4.001,P=0.004)。血流流入动脉瘤瘤体后,动压及壁面切应力迅速下降,至动脉瘤顶部时切应力降至最低。相对于动脉瘤的其他区域,瘤颈处的动压及壁面切应力最高(P<0.05)。相对于其他心动周期,T=0.2s时,动脉瘤内动压、壁面切应力最高(P<0.05)。动脉瘤内动压及壁面切应力变化与血流流速变化相一致,呈正相关(r=0.895,P=0.000;r=0.663,P=0.000)。子瘤与母瘤的移行处未见壁面切应力的升高。结论带子瘤的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特性符合一般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未发现有明显致其形成、生长、破裂的特殊血流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6个动脉瘤)在开颅夹闭手术中,使用MDU 1 mm微探头检测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信号,未行动脉瘤夹调整9例;处理动脉瘤后,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血流信号降低或消失时,改变动脉瘤夹夹闭位置5例,使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对比分析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变化;同时将调整动脉瘤夹后的血流速度和PI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患者相比,并于术后1周对患者均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DSA复查。结果 (1)术中MDU监测显示,1例动脉瘤夹闭后分支血管闭塞,4例血管狭窄。对这5例患者调整了动脉瘤夹,MDU血流信号均恢复正常。5例患者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19.8±5.3)cm/s和(51.0±12.0)cm/s,舒张期末流速(EDV)分别为(1.2±0.4)cm/s和(20.2±7.4)cm/s,平均流速(MV)分别为(3.6±1.5)cm/s和(26.2±8.3)cm/s,PI分别为(5.06±1.08)和(0.95±0.15),调整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调整动脉瘤夹5例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9例患者相比,调整后与未调整的PSV分别为(51.0±12.0)cm/s和(43.2±14.0)cm/s,EDV分别为(20.2±7.4)cm/s和(19.4±9.9)cm/s,MV分别为(26.2±8.3)cm/s和(26.0±10.8)cm/s,PI分别为(0.95±0.15)和(0.94±0.2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监测相关并发症发生。(3)术后头部CT显示一例无脑梗死。术后1周CTA或DS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保留良好、通畅,动脉瘤消失。结论 MDU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该技术有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中的误夹或载瘤动脉夹闭不全,以便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12例直径≥15mm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进行数值模拟,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并与其载瘤动脉上的参数相对比。结果大型动脉瘤内部涡流形态复杂,在主要涡流内部有大面积紊乱的低速流动。动脉瘤瘤颈处速度最大,瘤顶附近存在一个面积较大的低流速区,流速接近0;与其载瘤动脉相比,收缩期末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显著降低,平均切应力震荡因子(OSI)显著增高,瘤壁平均低WSS面积百分比为24.74%。结论未破裂大型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紊乱的涡流、瘤顶附近较大面积的低流速区、瘤壁高OSI和大面积的低wSS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前、后,计算机数值模拟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结合DSA影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单纯使用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未破裂动脉瘤的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支架置人后9个月,行血管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包括血液流线、血管壁面压力和剪应力等)。从三维旋转造影图像数据中获得模型,将生理脉动流作为进入流,采用软件生成网格并计算非定常层流的连续动力方程。结果与支架置入前比较,支架置入后,①血管形态学发生了明显改变,大脑中动脉的M1段和M2段下干血管夹角变大(67.7°变为124.1°),瘤体消失。②血流对瘤颈口冲击明显降低,改变动脉瘤内的压力,术前瘤顶平均壁面压力为977.06Pa,瘤颈处平均壁面压力为950.46Pa。支架置人后消除了瘤颈处的高壁面压力区域,9个月时复查该处平均壁面压力为831.31Pa。③改善动脉瘤表面的壁面切应力(WSS)分布,术前瘤顶区域的平均WSS为2.09Pa,瘤颈区域的平均WSS为7.51Pa,9个月复查时变得渐趋一致。结论血管内单纯支架置人通过对血管形态学的改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是使动脉瘤愈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讨子囊型破裂与未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 A-AN)的血流动力学和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全脑DSA诊断为子囊型PCoA-AN 31个,其中破裂动脉瘤20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重组三维DSA动脉瘤模型,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PCoA-AN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形态学的相关参数。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未破裂组[(11.8±1.3)Pa比(13.8±1.0)Pa,P=0.02]。破裂组低WSS面积比值(LSA)明显高于未破裂组[中位数为9.0(8.2,10.2)比3.1(2.3,3.2),P0.01]。两组间的剪切振荡指数、归一化WSS、纵横比、大小比、椭圆形指数、波动指数及非球面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WSS和高LSA可能是导致子囊型PCo A-AN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三维计算机数值模拟观察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特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例,女,69岁,头部CTA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利用临床头部3D-CTA血管造影图像建立动脉瘤数值模型,使用CATIA软件对患者的动脉瘤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将三维模型转换成IGS格式,导入到Gambit中进行进一步修改,处理后生成动脉瘤的三维网格定义边界条件及提取血流速度波后,应用Fluent软件进行动脉瘤数值模拟.结果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同其他部位动脉瘤相似.其流场表现为动脉瘤的流入动脉的小部分血流流入瘤内,而大部分血流因受到瘤颈部扰流的干扰,直接流入流出动脉.血流流入动脉瘤内后,经过复杂的血流运动后由瘤颈处流出,最后进入流出动脉.动脉瘤瘤顶部的血流速度较缓慢,压力较小,切应力儿乎为0.瘤颈部的血流速度较快,压力及切应力相对较大.结论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瘤顶部的血流速度较缓慢,压力较小,切应力儿乎为0,为动脉瘤破裂的好发部位;瘤颈部的血流速度较快,压力及切应力相对较大,为动脉瘤的生长及扩大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相关三维几何参数与破裂风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8至2014年8月该院有完整临床资料和三维脑血管造影资料的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2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动脉瘤有无破裂分为破裂组240例和未破裂组4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及三维几何参数。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非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后交通动脉、后循环、颈内动脉分叉处;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瘤体长径、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颈斜角、瘤高与瘤颈比值(AR)、瘤高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SR)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瘤颈宽度、瘤颈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N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几何参数可以预测患者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风险,提早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的手术中,动脉瘤夹的选择规律和使用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颅手术夹闭的46例PCo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动脉瘤进行分型,分析瘤颈的位置、术中动脉瘤夹的型号及放置方式等。术后对患者以门诊、电话、DSA进行随访4个月至4年。结果①将46例PCoAA分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型3种类型。其中分叉型22例、颈内动脉型19例、后交通动脉型5例。动脉瘤的位置(按时钟模式的12个钟点方向)位于1个钟点的2例,跨2个钟点的34例,跨3个钟点的10例。②对37个动脉瘤选用弯型动脉瘤夹、6个选用直型、2个选用成角度跨血管型(90°)、1个选用枪型。瘤夹长度54.3%(25/46)的为6~7 mm,另有21.7%(10/46)的长度为5~7 mm。对后交通动脉型及分叉型动脉瘤夹放置均采用平行于血管方向,而对颈内动脉型动脉瘤,垂直血管放置瘤夹13例,平行于血管放置瘤夹6例。③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均无动脉瘤复发及破裂的临床表现。对12例行DSA随访,显示动脉瘤颈均夹闭完全,无动脉瘤残留。结论 PCoAA夹闭术中,确认动脉瘤颈的位置,辨别瘤周血管的解剖关系,对动脉瘤夹的选择和放置至关重要。首选弯型动脉瘤夹,能提高完全夹闭PCoAA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孔率的支架对颅内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窄颈及宽颈两种动脉瘤的三维模型。模拟四种不同孔率(82%、78%、74%及70%)的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并完全覆盖瘤颈。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软件,计算各种孔率支架置入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压力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置入82%、78%、74%、70%孔率的支架后,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瘤颈远侧壁峰值流速及壁面切应力均随支架孔率的降低而降低;窄颈动脉瘤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平均流速值分别为0.054、0.036、0.024及0.016m/s,壁面切应力分别为0.529、0.314、0.177及0.122Pa。流速-孔率曲线显示,孔率降至70%左右时,流速随孔率变化趋于平缓;壁面切应力-孔率曲线显示,孔率降至74%左右时,壁面切应力随孔率变化趋于平缓。置入上述4种孔率支架后,宽颈动脉瘤平均流速值依次为0.194、0.178、0.170及0.147m/s;壁面切应力分别为8.466、7.327、7.003及5.744Pa。流速-孔率曲线和壁面切应力-孔率曲线均未显示出速度和壁面切应力随孔率减小趋于平缓的趋势。支架的孔率对窄颈及宽颈动脉瘤瘤颈远侧壁及瘤顶部的压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支架的孔率是影响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孔率的降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相应降低;孔率对动脉瘤内压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DSA结合容积再现技术(VR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7月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例,均行开颅夹闭术。夹闭后即刻行DSA并利用VRT处理相关图像,对夹闭效果欠佳者调整动脉瘤夹后,直至造影证实夹闭满意。将动脉瘤无复发且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4~5分评价为治疗效果良好。结果 19例患者共计26个动脉瘤,显微镜下观察均完全夹闭。经造影证实,18个动脉瘤首次完全夹闭,1个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其对侧大脑后动脉夹闭并伴有瘤颈残留,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将对侧A2夹闭,1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将脉络膜前动脉完全夹闭,3个瘤颈部残留,1个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夹闭后上干血管狭窄,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后前交通动脉及对侧A2起始处狭窄。2个因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未能调整外,其余经调整后夹闭理想。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中,1例经导管缓慢注射罂粟碱后好转,1例应用罂粟碱脑棉片局部湿敷后好转。术中DSA及VRT图像处理时间30~100 min,未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6个月,CT血管成像示均无动脉瘤再生长及狭窄血管闭塞,1例偏瘫,18例恢复良好。结论术中DSA结合VRT有助于术中实时观察夹闭效果、调整动脉瘤夹,可减少瘤颈残留、载瘤动脉和瘤周血管闭塞,从而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6个动脉瘤),均经全脑DSA检查明确诊断。"压缩"方式指通过操作使LVIS支架长度比标注释放数值短缩超过5 mm;"灯笼"方式指瘤颈处LVIS支架直径增宽。计算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1)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的16个宽颈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瘤8个,眼动脉瘤6个,脉络膜前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M2分叉梭形动脉瘤各1个;瘤颈1.8~8.0 mm,平均(3.9±1.7)mm;共置入LVIS支架15枚(1枚支架治疗两个动脉瘤者1例);均采用"压缩"方式释放支架,其中4例(4枚)同时并存"灯笼"方式。(2)LVIS支架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0个(62.5%),覆盖的分支动脉术后即刻均通畅。(3)围手术期未发生技术相关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5/15)。(4)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为30.3%~38.5%,平均(35.0±2.8)%。(5)15例LVI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经全脑DSA随访3~5个月,平均(3.2±0.5)个月,其中14个动脉瘤达影像学治愈(RaymondⅠ级,87.5%),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动脉无闭塞,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总致残率为6.7%(1/15),无死亡病例。结论 LVIS支架通过"压缩"及"灯笼"方式可提高瘤颈金属覆盖率和短期治愈率,同时不影响覆盖的分支动脉。选择适宜病例行"灯笼"方式可能有利于瘤颈处分支动脉的短期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一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0.046(双侧)。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内标志血流速度的Ka值(PKa值)无相关性,r=0.107,P=0.704(双侧)。结论动脉瘤腔越大,动脉瘤中心部位的血流越慢;动脉瘤腔越小,血流速度衰减越少,瘤腔中心区的血流速度越快。而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动脉瘤大小无关。这一结果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自然转归、栓塞治疗效果,并能对动脉瘤的复发原因做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71例(共74个动脉瘤),以动脉瘤数计为例数(74例)。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74例动脉瘤中,单纯弹簧圈栓塞51例,使用支架辅助栓塞23例,均释放满意。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Raymond分级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复发组合并子囊发生率[55.6%(10/18)]、非支架辅助比例[88.9%(16/18)]均高于未复发组[23.2%(13/56)、62.5%(3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动脉瘤特征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变量筛选,Raymond分级以RaymondⅠ级为参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支架辅助(OR=4.789,95%CI:1.207~19.009,P=0.026)、RaymondⅡ级(OR=12.326,95%CI:3.838~39.592,P0.01)、RaymondⅢ级(OR=36.884,95%CI:2.892~470.454,P=0.005)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支架辅助、RaymondⅡ~Ⅲ级可能会引起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大小和部位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顺性分析6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破裂诱因、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等。结果①69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557例发牛破裂出血,21.0%(117/557)存在破裂诱因;141例未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比例为13.8%(96/698),大部分位于同侧的颈内动脉或对称的镜像部位。②共有动脉瘤814个。764个囊状动脉瘤中,破裂的有539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5.63mm,范围1.39~32.04mm);未破裂的有225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6mm,范围1.30~44.88mm)。在囊状破裂动脉瘤中,5.2%(28/539)≤2.5mm,42.7%(230/539)≤5mm,70.3%(379/539)≤7mm,90.2%(486/539)≤10mm;体颈比≥1.5者破裂比例较高(P〈0.001);相对于瘤径≤5mm组,〉5~10mm组破裂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OR=2.83,95%CI:1.95~4.10),而〉15~25mm组(OR=0.29,95%CI:0.13~0.64)和〉25mm组(OR=0.14,95%CI:0.04—0.50)危险性降低。③在破裂动脉瘤中,以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35.2%,190/53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9.3%,158/539)、大脑中动脉瘤(12.1%,65/539);而在未破裂动脉瘤中,以眼动脉段最为常见(31.6%,71/225),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4.4%,55/2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19.1%,43/225)。以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发生为基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较高(OR=7.35,95%CI:3.52~15.34),而眼动脉段(OR=0.15,95%CI:0.09~0.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OR=0.02,95%CI:0.00~0.07)动脉瘤的破裂危险较低。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直径〉5~10mm、体颈比≥1.5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位于颈内动脉硬膜外段或眼动脉段、直径≤2.5mm、无瘤颈或体颈比〈1.5的动脉瘤出血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