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缺血性脑血管少见的病因,病因治疗是防止复发,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脏受累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7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心脏且行心内膜活检或尸检患者的临床和心肌病理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平均年龄51岁;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4例,Churg-Strauss综合征3例.7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有明显升高.心脏受累的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合并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和猝死.病理显示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坏死性血管炎、心肌细胞坏死、间质纤维化和心内膜纤维化.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或正常,心脏病变稳定甚至好转.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发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多样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直肠癌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资料及国外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肠癌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男性表现为大便不畅伴黏液脓血样便,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比例最高达55.1%, 绝对值2.41×109/L, 结肠镜提示, 距肛门10-13 cm处可见肿物, 肠腔狭窄, 结肠镜不能通过, 组织活检病理报告, 直肠腺癌.结论: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通过分泌嗜酸细胞克隆刺激因子引发嗜酸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4.
正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是一种罕见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炎,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其导致的心肌坏死、血栓并发症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为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或慢性限制性心肌病。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心脏磁共振可进行辅助诊断。病因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多数患者病因不明,首选激素治疗。以下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报道。1病例患者男性,90岁,因"反复中上腹痛4 d"于2018-4-27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入院诊治的17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及病理检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29.4%的患者发病前有过敏史;82.4%的患者临床表现有腹痛,其次为恶心、呕吐(64.7%);临床主要特点为外周血、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后随访3个月~1年,有1例患者复发,无一例恶变。[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外周血及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本病主要特征。首选脱离过敏原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较重者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呼吸科的1例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为少见疾病,主要以咳嗽为主,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游走性浸润影.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治疗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呈短暂游走性浸润影、轻微全身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时可能会出现类似哮喘的表现.所以,需要临床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2-11~2005-02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中包括变态反应、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呼吸系统疾病。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8例表现为病程长、多系统累及,淋巴结肿大、脾大以及血栓的发生率高,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布常广泛,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例诊断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的临床过程。方法对本院成功治疗1例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此例有顽固性喘息、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右下肺外周浸润影像学改变,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辅以抗生素,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治疗四天后胸部CT右侧结节影几近完全吸收,住院12 d后好转出院。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有着特有的典型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容易被误诊,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并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伴多种器官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受累组织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持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同时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合并左心室血栓者罕见[1]。本例报道如下,旨在提醒临床医师对IHES患者需警惕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Ding Y  Li CJ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6):458-459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这一概念最初于1968年提出,定义为一组具有类似临床特征的患者群,主要表现为慢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嗜酸粒细胞浸润导致的器官损伤.1975年Chusid基于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建立了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部分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已找到相应病因.近年来在神经科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一定的关联,希望临床医生能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肝脏结节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良性病变 ,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0 45× 10 9/L ,皮质激素可控制。病理方面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专题报道[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伴有身体各器官浸润 ,但未提到本症导致肝脏形成结节状病灶者。最近我们检索了国内、外的文献 ,亦未查到此种报告。我们曾遇到一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形成肝脏结节者 ,现报告于后 ,并对其病理鉴别及临床有关问题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2 6岁。因右上腹隐痛 3天入院。入院查体 :急性痛苦面容 ,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 ,右中上腹压痛 ,肝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例选择性IgA缺乏症(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75岁,发热,活动后气短,偶有咳嗽咳痰,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2月余;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多发散在磨玻璃影,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高通量测序结果示耶氏肺孢子菌,确诊PJP。给予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片(TMP/SMZ)、甲泼尼龙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咳嗽气短较前缓解,20 d后出院。结论 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因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易出现免疫缺陷而发生PJP;患者多伴随反复发热不退,咳嗽气喘等肺部症状,肺部CT显示相应的斑片状或磨玻璃影,早期发现并采用卡泊芬净联合TMP/SMZ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分层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149例入住我院病房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以入院时血嗜酸性粒细胞2%为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阳性组(血嗜酸性粒细胞≥2%37例)和阴性组(血嗜酸性粒细胞2%112例),比较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阳性组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21.2±4.1)mg,住院天数(10.2±2.9)天均显著低于阴性组糖皮质激素用量(36.5±2.6)mg和住院天数(11.3±2.8)天(P0.05)。结论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快,住院时间短。以血嗜酸性粒细胞作为标志物能更好地指导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进行分层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4例诊断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4例EG患者中,10例病变范围涉及黏膜层,1例病变范围涉及肌层,3例病变范围涉及浆膜层。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内镜下黏膜活检或手术活检均证实胃肠道组织有较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给予糖皮质激素类治疗的9例患者,1~2周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1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内镜或手术取到活体组织中提示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确诊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该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1例62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病程及诊治过程,发现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罕见,且该病的治疗、预后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36例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别于其他有原因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高可能为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的早期病变。结论建议对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的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多器官损害,从本临床分析及文献看,强的松应是本病首选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正>阿托伐他汀为常用降脂药物,该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罕见。本文报告1例阿托伐他汀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例,以引起临床医师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因的重视。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腹痛近2个月、嗜酸粒细胞增多2 d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8月,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伴多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嗜酸粒细胞增多导致血栓性疾病的认识.方法 以“嗜酸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中文关键词,“hypereosinophilic,thrombocytopenia,deep vein thrombosi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02年1月-2012年1月万方数据库和Pe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共获得9篇,其中中文5篇,英文4篇,排除未明确诊断的2篇文献,共纳入7篇,报道了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4-75岁,结合文献报道的病例特点及本病例特征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27岁,以胸痛气短伴痰中带血起病,经胸部强化CT确诊肺栓塞,同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和血小板下降.结合文献嗜酸粒细胞增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多发动静脉血栓形成,抗凝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一种,临床以多器官受累为表现,伴多发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同时应用皮质激素可降低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其血管内皮损伤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嗜酸性腹膜炎(eosinophilic peritonitis,EP)是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之一~([1])。腹膜透析流出液中嗜酸细胞增多可见于两种情况:EP及腹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peritoneal eosinophilia,PE),两者的区别在于伴  相似文献   

20.
该文报道1例以左心室心肌肥厚起病、多系统受累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探讨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心肌肥厚鉴别诊断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