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脉瘤破裂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甚至形成颅内血肿(ICH);而后者是影响病人恢复的一个不利因素。本文分析一组512例脑动脉瘤破裂病人的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绝大多数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以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罕见。此类患者易再次出血,病情往往突然加重,预后差。快速诊断并及时清除血肿和处理动脉瘤是治疗的关键;而临床上对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硬膜下血肿往往认识不够,容易误诊。现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此类患者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694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卒中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并记录患者胼胝体梗死的部位、胼胝体供血动脉有无狭窄以及颅内外狭窄血管的数量等,评价治疗前与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出院后6个月完成门诊病情评估.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6~82岁,平均(69.4±2.3)岁;高血压病14例,2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1例,冠心病5例(含心房颤动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1例;吸烟史8例,饮酒史4例.结果 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的发生率为0.6%(16/2694),均伴有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病变血管以大脑前动脉狭窄(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0例)和颈内动脉狭窄(8例)多见;病变部位以胼胝体膝部和体部多见(12例),且以单侧受损为主(累及单侧胼胝体15例);临床以肢体瘫痪(13例)、认知障碍(10例)和精神行为异常(8例)为主要表现,偏身感觉异常(2例)、偏盲(1例)及共济失调(3例)较少见;经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病情可明显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为(4.3±1.5)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为(2.9±1.2)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4,P=0.023).出院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显示,2例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例无变化,无死亡患者.结论 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发生率较低,其发病与颅内多支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前循环血管可能更易受累.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尤其应关注患者肢体肌力、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表现,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以颞叶血肿起病的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的1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H&H分级Ⅲ级10例、Ⅳ级4例、Ⅴ级2例。有3例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证实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7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前H&H分级Ⅲ级的1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良好6例,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4例Ⅳ级患者中,术后轻度伤残3例,严重伤残1例;2例Ⅴ级患者中,严重伤残1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以颞叶血肿起病动脉瘤多为后交通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术前充分了解病情并行CT血管造影检查、术中彻底探查是提高疗效和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12岁。因大脑前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8年,拟复查,于2013年7月10日收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患者因头部轻微外伤,于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无特殊,头部CT显示左侧额叶高密度影伴钙化(图1),排除出血可能后,进一步行头部MR检查(图2),发现左额叶血管流空影遂转入我院,全脑DSA提示右侧大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例脑膜血管瘤病变(MA)伴发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形成颅内动脉瘤的M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急诊开颅大脑中动脉瘤夹闭、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将手术中动脉瘤周围脑膜脑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MA伴发颅内动脉瘤患者镜检提示脑膜增厚,梭形细胞围绕脑膜和皮质内增生的血管周围形成环状、栅栏状结构。免疫组化结果示增生的血管及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样梭形细胞弥漫性vimentin阳性;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CD99、CD34阳性;病灶内残存胶质细胞示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阳性。结论 MA伴发动脉瘤形成的脑膜血管瘤病罕见,患者脑皮质血管畸形,血管条件差,动脉瘤形状极不规则,出血风险较高,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受累脑膜脑组织并夹闭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的病例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1例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而无其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的大动脉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热、咳嗽、胸背疼痛"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除外感染性疾病,并完善相关动脉血管检查发现:升主动脉增宽,降主动脉近段、右侧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管壁增厚水肿,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转入风湿免疫科给与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改善。3个月后电话随诊,病情稳定未进展。经文献检索国外类似报道5例,复习文献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多普勒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炎症活动的评估,术前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单纯以升主动脉扩张为首发表现,而无其他血管狭窄闭塞的TA病例临床少见。疾病多处于早期,且伴有血管炎性活动;大血管检查发现早期管壁的炎症水肿、增厚是管腔狭窄出现前做出诊断大动脉炎的最重要依据,应仔细甄别,以免漏诊。规范的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是一种主要起源于颈内动脉床旁上段非分叉处的特殊类型动脉瘤,其瘤壁菲薄,相对宽颈,临床少见。胃网膜动脉瘤(GAA)是胃网膜动脉发生瘤样扩张形成的,属于内脏动脉瘤的一种,即腹腔内脏器所属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的瘤样病变,临床同样少见。本科近期收治1例BBA合并GAA共同破裂病例,较为罕见,作者结合文献复习探讨BBA及GAA的发病机制及BBA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117例,其中Hunt—Hess分级(Ⅰ~Ⅲ)级97例,Ⅳ级12例,Ⅴ级8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开颅手术61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6例。结果 手术治疗组中(Ⅰ~Ⅲ)级病人53例,术后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1例;手术组中Ⅳ级、Ⅴ级8例,3例术后因脑梗死死亡,2例遗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介入治疗组中(Ⅰ~Ⅲ)级病人44例,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短暂性偏瘫3例,永久性精神症状1例;Ⅳ级、Ⅴ级病人12例,其中1例介入治疗后死亡。结论 在动脉瘤形态既适合手术治疗又适合介入治疗的情况下,Hunt—Hess分级(Ⅰ~Ⅲ)级的病人手术与介入疗效相似,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但脑肿胀明显的Ⅳ级、Ⅴ级病人,血管内治疗较手术易于操作,风险较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疾病,临床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最常见,其次为下矢状窦、侧窦和海绵窦,而以硬膜下出血(SDH)为主要表现者较少见,因此临床易导致误诊。本文报道2例以SDH为主要表现的CVST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鉴别诊断CVST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检查手段如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等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定期体检,越来越多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被检出。UIA是治疗还是不治疗,什么样的UIA需要治疗和观察?这是目前神  相似文献   

13.
已破裂颅内动脉瘤住院期间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的时间、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入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0~3d)和晚期干预组(4~28d),再根据有无再出血分成两个亚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再出血与性别、年龄、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评分、合并高血压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关系。结果@253例已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再出血,住院治疗期间再出血率为10.3%(26/253),其中早期干预组再出血率为5.2%(8/154),晚期干预组为18.2%(18/99),再出血的中位时间为6.5d。②早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期和晚期干预组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早期和晚期干预组再出血与非再出血患者的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患者GOS评分明显低于非再出血患者。⑤全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13.8%(35/253),其中非出血组为10.1%(23/227),出血组为46.2%(12/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99,P〈0.05)。其中早期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5/8,晚期组的病死率为7/18,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2,P〉0.05)。结论①已破裂动脉瘤晚期于预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早期干预组,提示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能降低再出血率;②早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和合并高血压相关,高龄、合并高血压是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晚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③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与患者的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关系不明显;④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30例自发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按Sundt标准评定:满意18例,良好3例,差0例,死亡9例。认为开颅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患者经济状况好且微导管能到位时,栓塞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动脉瘤组,208例非颅内动脉瘤的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瘤组年龄更高,吸烟史、高血压和女性绝经史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和女性绝经史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和女性绝经史可能是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正>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是由动脉管壁变薄、扩张所引起的动脉疾病。在组织病理学上,动脉瘤起源和生长的本质是血管壁内弹性膜消失,中膜变薄和随之而来的重塑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1]。在美国近5%的人口(约有1 500万人)每人至少有一个IA,这些IA每年约有0.2%(3万人/年)破裂从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8.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再出血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早期治疗对降低再出血发生率非常重要,但对其适应证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文章就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颅内血管畸形临床罕见,为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CM-AVM)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临床可表现为皮肤CM、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等,但新生儿期可无皮肤及神经系统典型表现,易被漏诊、误诊。作者报道了1例CM-AVM综合征患儿,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型和基因特点,提示对于新生儿早期出现不明原因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怀疑该病的患儿,应详细询问家族史,并进行AVM和AVF筛查;对于明确存在CM-AVM综合征相关家族史者,建议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及产前或植入前诊断,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包括偶然发现的动脉瘤、多发性颅内动脉瘤中的未破裂动脉瘤以及有临床症状但未出血的动脉瘤。该类动脉瘤虽未破裂,但都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破裂风险因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应通过综合评价各种危险因素来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