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结果 101例病例获得随访,疗效优92例(91.1%),良6例(5.9%),可3例(3.0%),优良率 97.0 %.结论镜下手术对脊柱稳定结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适合于绝大部分单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显微内镜经后路椎板间隙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r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对53例多节段(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和9例极外侧型(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50~13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5~19 d,平均13 d,术后12 d拆线,切口全部Ⅰ期愈合.137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并发症.按Nakai分级标准: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40例,良11例,可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53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椎间孔外型中优6例,良2,可1例.结论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6~ 2 0 )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优良率 92 9% (79 85 )。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腰椎不稳。患者术后第 3天即可下床活动 ,切口仅长 1 6cm ,行皮内缝合 ,不需拆线。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5 )天出院。 结论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选择合适的病例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后路显微椎间盘切除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风镜在放大64倍视野下施行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按照Nakai分级:优3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 该手术术式具有创伤小,保持脊柱后柱完整性,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椎问盘突出症临床特点,评价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问盘突出症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目的老年患者目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病史中均无间歇性跛行,21例患者中,L5S1椎间盘突出 2例,L4、5间隙13例,L3、4间隙6例.所有患者行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恢复优良率90%,平均16个月,随访优良率80%.[结论]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指征掌握适当,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可取得优良目的疗效,椎间融合术不应作为常规目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6.
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除,伴侧隐窝狭窄者扩大成形.结果2例术中出血多改为开放手术.216例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10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98.1%(212/216).2例术后3个月疗效差,二次开放手术;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间轻度结核,漏诊结核致手术效果差.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赵文龙  王刚  王国兴  陈风  刘浩  苏士乐 《颈腰痛杂志》2021,42(5):625-627,631
目的 探讨经皮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3月在经皮双通道内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30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改良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5.0±28.1)min,平均住院(5.1±1.1)d,术后随访(5.0±1.4)个月;术中硬膜囊撕裂2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患者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改良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 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坚  张鹏  袁东堂 《颈腰痛杂志》2002,23(3):190-192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 (APL 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下降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处理措施。方法 通过 2年以上病例随访及回顾 ,观察比较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 ,部分病例疗效下降。结论 术中摘取足够多的髓核组织及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 APL D远期疗效的关键。对经 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 ,在予轴位牵引下直腿抬高试验检查后 ,对属可逆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使用 APL D治疗后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经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方法对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按常规方法施行MED. 结果术后随访40例,时间3~24个月,平均13.5个月.按Macnab标准,优24例,良12例,尚可4例,优良率90%(36/40).并发症6例:硬脊膜撕裂3例,椎体静脉丛出血3例. 结论 MED具有微创外科的优势,近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椎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10月至2010年3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35例,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31例得到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按照Nakai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属优190例,良3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6.5%.结论 经椎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神经根减压彻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红羽  黄曹  张连仁 《中国骨伤》2005,18(11):663-664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9.8岁。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在X线机下,分别于病变节段上位棘突下缘、上位椎板下缘中点定位,置人内窥镜头。在椎间盘镜配套的监视器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其余14例平均手术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问86min。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按照Nakai评级,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方法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  相似文献   

12.
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蔚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4):411-412
目的评价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适用范围。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对725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选择椎间盘镜下手术(179例)、小切口椎板间开窗(384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162例)等术式治疗。结果7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椎间盘镜组优良率(88.27%)及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优良率(90.89%)高于半椎板切除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镜组优良率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椎间盘镜下手术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9月~2002年10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患者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3例获得3~19个月随访,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86例,良21例,可4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94.6%。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腰椎间盘镜下治疗退变性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策略和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经椎间盘镜下治疗37例退变性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33~65岁,平均43.6岁;L3-4 2例,L4-5 21例,L5S1 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不适或疼痛,其中17例伴双侧下肢症状,15例伴单侧下肢症状,5例伴大小便功能障碍。术后采用Maenab疗效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优良30例,可2例,优良率81.1%。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椎间盘镜工作通道,采用椎板间隙入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术,治疗退变性巨大型腰椎间盘症,既可切除突出椎间盘组织,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又可最大限度保护脊柱的稳定性,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4例,随访51~72个月,平均60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48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5.31%。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8 min。术中失血15~40 mL,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神经损伤1例,无椎间隙感染及术后复发病例。结论第二代椎间盘镜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技术先进、组织创伤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分析显微镜与椎间盘镜辅助下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治疗病例分别为33例和36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及VAS(Visual Analog Scale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年2个月(11个月至4年),2组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及VA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疗效满意,均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伤》2005,18(10):593-596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联合疗法治疗突出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18±10.24)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治疗切吸+盘内法组(A组)15例,切吸+盘外法组(B组)26例,切吸+盘内外法组(C组)18例。结果59例术后进行了4个月以上的随访,近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96.61%;远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86.44%。但各组间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上3种不同联合疗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手术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及神经根减压。结果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标准:优4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2.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轻度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近期疗效好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至2004年期间治疗的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足下垂患者占同期同期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545例的2.2%。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半椎板切除突出椎间盘摘除术,8例采用全椎板切除突出椎间盘摘除术,4例行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另2例行内窥镜下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术。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辅以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术中可见受压神经根均有不同程度增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38个月,无复发病例。按患足背伸肌力较术前恢复程度评定,疗效优18例,良12例,可2例,无恢复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足下垂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因素,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共计73例,再手术方式为单侧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14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11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6例,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40例,内固定翻修2例。结果本组出现并发症14例,经治疗后好转。获得6~44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63.26±5.36)%,术后3个月(19.68±8.42)%。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术前7.26±2.06分,术后3个月3.68±1.22分。ODI及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主要因素为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游离髓核摘除不彻底,遗漏突出间隙的椎间盘,邻近节段退变突出,椎管狭窄减压不充分,腰椎不稳,内固定失败等;再手术时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仍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