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30例在位子宫内膜的石蜡标本进行PCNA检测。结果: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CNA阳性率为94.6%,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阳性率46.7%(P<0.001),PCNA阳性指数评分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期别有关,高分化肿瘤的PCNA阳性指数评分低于中,低分化肿瘤(P<0.05),I/II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CNA阳性指数评分低于Ⅲ/Ⅳ期(P<0.01),经随访发现,存活组PCNA阳性指数评分低于死亡组评分。结论:PCNA的检测可作为估计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织 (RAU)中表达强度及分布情况。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PCNA在 RAU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RAU的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PCNA在正常口腔黏膜的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基底细胞层 ,在 RAU组织中表达定位没有改变 ,表达量明显减少 (P<0 .0 5 )。结论 :RAU中的上皮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这可能与 RAU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张玲  刘宏亮  张雪  李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92-7193,i004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尝试寻找一种客观的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标志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24例非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周缘正常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呈弱阳性,阳性细胞率为(12.3&;#177;2.6)%;在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阳性反应,阳性细胞率为(18.4&;#177;6.8)%;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强阳性,阳性表达阳性细胞率为(45.3&;#177;12.6)%。经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非增生性瘢痕(P&;lt;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与瘢痕的类型有关,以增生性瘢痕组织为明显,可用于判断瘢痕组织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CNA进行检测,并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前列腺癌PCNA表达与分级、分期及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随肿瘤分级增高,PCNA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高分期组(Ⅲ、Ⅳ)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低分期组(Ⅰ、Ⅱ);PCNA高表达组(Ⅲ、Ⅳ级)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Ⅰ、Ⅱ级)。结果表明:PCNA是判断细胞增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肿瘤演变、术后随访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估计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推测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尝试寻找一种客观的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标志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24例非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周缘正常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呈弱阳性,阳性细胞率为(12.3±2.6)%;在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阳性反应,阳性细胞率为(18.4±6.8)%;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强阳性,阳性表达阳性细胞率为(45.3±12.6)%。经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非增生性瘢痕(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与瘢痕的类型有关,以增生性瘢痕组织为明显,可用于判断瘢痕组织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的VEGF阳性表达率(7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0%)(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表达率(80.0%)与Ⅰ~Ⅱ期的表达率(63.3%)无统计学差异(P>0.05)。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阳性表达率(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表达率(66.7%)与Ⅰ~Ⅱ期的表达率(53.3%)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和PCNA可以作为评价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antigen,PCNA)能真实地反映细胞增殖活动[1 ] 。近年来 ,PCNA作为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一种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 ,并实验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来源于我院 1988~ 1998年间我院肺癌石蜡包埋标本 32例 ,按 WHO标准分类 :非小细胞癌 2 8例 ,其中鳞癌 16例 ,腺癌 10例 ,大细胞癌 2例 ,小细胞癌 4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8~ 74岁 ,平均 6 4.5岁 ,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病理分期 : 期 5例 , 期 12例 ,…  相似文献   

8.
9.
PTEN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原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基因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产物可为临床上提供分子水平的间接客观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原发胶质瘤中抑癌基因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HEN阳性染色颗粒在4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有29例(65.00%)呈阳性表达,并且随着病理级别升高表达强度减弱;PCNA阳性染色颗粒在4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有17例(40.00%)呈阳性表达,并且随着病理级别升高表达强度增强;PTEN与PCNA在原发胶质瘤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PTEN与PCNA均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病理分级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联系。方法 :对 6 5例手术切除的颌面部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恶性肿瘤的 PCNA和 p5 3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 ,其χ2 值分别为2 1.89,17.4 5 ,P<0 .0 5 ,且都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其χ2 值分别为 10 .16 ,13.73,P<0 .0 5 ,淋巴结转移与 PCNA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分别为 19.2 4 ,2 6 .4 1,P<0 .0 5。 PCNA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为 2 0 .82 ,P<0 .0 5。结论 :联合检测 PCNA及 p5 3蛋白对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健  王丽岩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03-4005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MCM2和PCNA在不同病变宫颈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MCM2、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表达在中分化癌组高于高分化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MCM2和PCNA的标记指数(LX)随宫颈病变进展而增加。其中MCM2 LI和PCNA LI分别在宫颈癌组与宫颈炎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和P〈0.01)。比较宫颈癌组和CIN组中MCM2 LI和PCNA LI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MCM2和PCNA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与PCNA相比,MCM2是更敏感、可靠地反映宫颈上皮细胞增殖的指标,对判断宫颈病变的性质及程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BTCC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9和PCNA的表达.结果: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9和PCNA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58例BTCC中,两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69.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MMP-9、PCNA在低级别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3%和29.4%,明显低于高级别BTCC的78.0%和85.4%(P<0.01);MMP-9、PCNA在浅表性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和40.9%,明显低于浸润性BTCC的83.3%和86.1%(P<0.01).MMP-9、PCNA在BT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1).结论:MMP-9、PCNA在BTCC的发生、分化、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BTCC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PCNA对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免疫组化表达研究.结果 发现10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低度恶性间质瘤,13例为中度恶性间质瘤,4例为重度恶性间质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染色阳性率分别为:0%,42.7%,76.9%,100%.PCNA的阳性率依次递增,同时发现PCNA阳性组患者3年存活率34.8%,阴性组3年存活率60%.结论 PCNA不仅能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而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背景: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高可促进细胞DNA合成增加,反映细胞增殖状况.C-Fos与DNA结合可直接调节具有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在胚胎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增殖起促进作用.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胎胃组织细胞中PCNA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结果与结论:第2~4个月胎龄段,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壁各层组织细胞均呈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胃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阳性表达先升高再降低,C-Fos蛋白阳性表达则逐渐增高(P < 0.01).提示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胚胎早期胃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43例膀胱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DAM-12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ADAM-1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1,P=0.010).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22.368,P<0.001).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50,P=0.026).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10.665,P=0.014).ADAM-12与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7,P<0.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ADAM-12蛋白和PCNA呈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DAM-12是膀胱癌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成为一项新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刘学红 《中国临床康复》2011,(15):2794-2797
背景: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高可促进细胞DNA合成增加,反映细胞增殖状况。C-Fos与DNA结合可直接调节具有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在胚胎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增殖起促进作用。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胎胃组织细胞中PCNA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结果与结论:第2~4个月胎龄段,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壁各层组织细胞均呈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胃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阳性表达先升高再降低,C-Fos蛋白阳性表达则逐渐增高(P〈0.01)。提示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胚胎早期胃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肺鳞癌及癌前病变变异型CD4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含有肺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标本上观察了变异型CD44(CD44v)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鳞癌发生过程中出现表达的时间和频率。结果癌膏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未见CD44v表达,在鳞状化生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D44v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阳性细胞也逐渐增多。表达CD44v的不典型增生的支气管上皮,其相应的鳞癌CD44v也呈阳性表达。PCNA的表达也呈现上述特点,但出现表达的时间早于CD44v。结果表明,变异型CD44和PCNA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可能性的有用的标记物,在肺鳞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