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G-CS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AA-Ⅰ型)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SAA-Ⅰ型患者治疗前血清和治疗过程中G-CS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36例SAA-Ⅰ型患者中27例(75%)治疗前血清G-CSF水平高于正常,与血清G-CSF水平正常患者相比较,后者达到治疗有效所需疗程较短,且疗效较好;对7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显示,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患者血清G-CSF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检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G-CSF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眼肌结合抗体(EM-Ab),结果表明,15例Graves’甲亢伴突眼症(GO),70例甲亢无突眼患者血清中的EM-Ab阳性率分别为66.6%和27.4%,本法特异性好,与ELISA法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97.2%。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3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血清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其中25例作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PL患者治疗前血清G-CSF检出率为11.43%(4/35),18例正常人对照均未能检出G-CSF。25例APL患者ATRA治疗后第6天血清G-CSF检出率即明显升高,直至12天(P<0.05),15天后逐渐下降。外周血WBC出现高峰时血清G-CSF的检出率高达83.33%(15/18)。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G-CSF水平与外周血WBC、早幼粒或中幼以后粒系细胞绝对数呈相关性(P均<0.05)。并初步分析了血清G-CSF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112例正常人群血清中的ALT、ST、γ-GT、PLD(脯氨酸肽酶)四种酶的活性。男54例女58例。ALT男女性别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三种酶无性别差异,不同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ALT与AST,γ-GT与ALT比较均有极显著性相关(p<0.01)。其余各种酶之间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268例肝病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测定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204例病毒性肝炎,64例肝硬化和60例正常人用酶偶联法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G)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AIH)、慢性迁延型肝炎(CPH)和慢性活动型肝炎(CAH)血清TG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而肝硬化(LC)患者血清TG水平稍低于正常人(P〉0.05)。这对于分析和评估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CPA、CAH及LC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钙调素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测定钙调素(CaM)自身抗体(抗CaM)的间接ELISA法,发现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HT)、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血清抗CaM水平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冠心病、风湿热等其他内科疾病患者。在甲亢与HT患者中,抗CaM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TPO)抗体不相关,而在SLE与RA患者,抗CaM与抗核抗体(ANA)有同步性。抗CaM的出现无疾病特异性,可能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基化终产物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糖基化终产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清或组织AGEs水平,为深入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用纯化的AGEs-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取AGEs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效价,鉴定特异性;并用以检测糖尿病小鼠和糖尿病患者血清AGEs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粒系角度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通过自行制备抗bhG-CSF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法,对5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岁)进行血清G-GSF测定与研究。结果:70.4%CAA患者血清G-CSF水平升高(272.76±58.39ng/L),其血清G-CSF水平与白细胞计于呈负相关(为17.92±10.28/2×10^5有核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根据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B)、甲状腺素(T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每组50例;另选择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L、T4、TSH水平。观察各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阳性率;比较各组TGAb、TMAb、TPOAb阳性患者血清水平。结果甲亢组和甲减组血清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Ab、TMAb阳性率;甲亢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结论TPOAb在AITD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AIT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3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治疗前血清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其中25例作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PL患治疗前血清G-CSF检出率为11.43%(4/35),18例正常人对照均未能检出G-CSF。25例APL患ATRA治疗后第6天血清G-CSF的检出率高达83.33%(15/18)。Spearman等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免疫学缓解的标准,我们测定了甲亢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按病情分为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和22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A-TG与A-TPO的水平。结果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的A-TG水平、A-TPO水平、A-TG、A-TPO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清A-TG和A-TPO检测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损伤间存在密切关系。血清A-TG和A-TPO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蒋良述  陈学华 《华西医学》1994,9(3):287-288
本文观察了112例正常人群血清中的ALT、ST、γ-GT、PLD(脯氨酸肽酶)四种酶的活性。男54例女58例。ALT男女性别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三咱酶无性别差异。不同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ALT与AST,γ-CT与ALT比较均有极显著性相关(P<0.01)。蓁各种酶之间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补体C3、C4与桥本甲状腺炎(HT)的关系。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HT患者60纳入观察组(n=6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9例(甲减亚组),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甲亢亚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2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选取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TGAb、TPOAb、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补体C3和C4水平,比较观察组各亚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 观察组TGAb、TPOAb、TSAb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FT4、FT3水平:甲减亚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甲亢亚组(P<0.05);TSH水平:甲减亚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甲亢亚组(P<0.05);补体C3、C4水平甲减亚组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和甲亢亚组(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TPOAb、TGAb水平较高,补体C3、C4水平较低,而且甲减患者C3、C4水平最低,可通过以上指标的检测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16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IGF-1水平,观察甲亢组和甲减组治疗前后IGF-1水平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结果:甲亢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增,甲减患者血清IGF-1水平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IGF-1水平与骨密度有相关性;治疗后甲亢组IGF-1水平有所下降,BMD值平均上升8.6%,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减组IGF-1恢复正常,BMD也上升至正常水平,与IGF-1相关性消失,结论: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IGF-1水平存在差异,IGF-1可能与其他因素共同介导了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骨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粒系角度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通过自行制备抗rhG-CSF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法,对5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岁)进行血清G-CSF测定与研究。结果:70.4%CAA患者血清G-CSF水平升高(272.76±58.39ng/L),其血清G-CSF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535,P<0.01),对其中的12例患者进行了CFU-GM的测定,结果CFU-GM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为17.92±10.28/2×105有核细胞)。结论:CAA患者粒系造血祖细胞受损,G-CSF靶细胞及靶细胞受体受损;部分患者白细胞降低G-CSF并不升高,可能是由于微环境中内皮、成纤维细胞受损,或由于免疫缺陷产生某些因子抑制内皮、成纤维细胞的上调作用,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除应用G-CSF外,尚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改善微环境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18例,结节甲状腺炎3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3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癌患者11例,另外选择66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研究对象抗-TG、抗-TPO与血清HTG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抗-TG与抗-TPO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慢性甲状腺炎患者抗-TG与抗-TPO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甲亢等其他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血清HTG水平及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甲状腺癌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HTG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甲亢、结节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TG、抗-TPO与血清HTG在甲状腺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初步判断甲状腺疾病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有报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微粒体抗体(MCA)均呈阳性的甲亢病人术后甲减发生率为23 % ,低TGA或MCA阳性者 ,甲减发生率为8 % ,两者阴性者术后几乎不发生甲减[1]。为进一步证实甲亢伴高破坏性抗体患者术后是否易于发生甲减 ,作者对1992~1994年间收治的22例该类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后动态观察破坏性抗体的变化与甲减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2例 ,男性6例 ,女性16例 ,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34岁。病程1.5~10年。全部病例术前均具有典型的甲亢表现及血清FT…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患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改变。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健康人及甲亢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水平;采用酶法测定健康人及甲亢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甲亢患者血清SOD和GPX活性与健康人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16.P〈0.05),而MDA含量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P〈0.01)。结论甲亢患者血清抗氧化指标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RIA双抗PEG法对128例各型HBV感染者血清β2-MG进行动态观察,其中70例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肝组织β2MG。结果发现,各型乙肝血清β2MG均升高,且与肝细胞膜β2MG表达和ALT水平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