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下肺动脉吊带(left lower-lobe pulmonary artery sling,LLPAS)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LLPAS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心脏CT检查及外科手术证实为LLPAS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1例为单纯性LLPAS,8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常见的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6例、室间隔缺损5例、肺动脉高压4例,主动脉瓣狭窄3例,主动脉缩窄3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左上肺动脉发自肺动脉总干,左下肺动脉发自右肺动脉。9例LLPAS患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6例,占66.67%;误诊、漏诊共3例,占33.33%;其中2例误诊为左肺动脉发育不良,1例漏诊。9例患者均行心脏CT检查,心脏畸形与外科手术发现均相同,诊断符合率100%;CT诊断气管狭窄3例;气管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显示。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诊断LLPAS,但容易漏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形态结构改变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对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 ,其中房间隔缺损 7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右室双出口 1例 ,心内膜垫缺损 1例 ,法洛四联症 1例 ,法洛五联症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4例。检查时采取“实时显示”与“全容积显像”两种方式显示三维图像 ,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 ,寻找恰当的观察方位显示病变结构的整体立体形态。在相同的观察剖面上 ,将三维图像与二维图像相对照。部分病例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在恰当的观察方位上显示出先天性心脏病解剖结构的整体立体形态及毗邻结构的复杂空间关系 ;②在与二维图像相同的观察剖面上 ,实时三维图像能显示出二维剖面深部的解剖结构 ;③部分手术患者实时三维图像与手术视野观一致 ;④可显示出立体解剖病变在心动周期中的动态变化。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形态与结构的立体图像 ,提供比二维图像更丰富的空间解剖结构信息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Berry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Berry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对Berry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1例经心外科手术或经核磁共振(M RI)检查明确为Berry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erry综合征畸形主要包括远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21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1例)、主动脉弓离断(A型19例)及主动脉缩窄(2例)、室间隔完整(21例);最常见的合并畸形有肺动脉高压(21例)、动脉导管未闭(19例)、房间隔缺损(9例)、卵圆孔未闭(4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二尖瓣狭窄(1例)。21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17例(占81.0%);超声漏、误诊4例(占19.0%),其中2例漏诊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漏诊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主动脉弓中断A型误诊为B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诊断Berry综合征的各种组合畸形,但容易漏诊,必要时可行M RI检查。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Berry综合征的CT及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天~7.5个月,平均81.2天)Berry综合征的超声和CT图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3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6例中3例经超声、3例经CT增强诊断为Berry综合征,本组Berry综合征的主要影像表现包括远侧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6例。右肺动脉部分或完全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表现为右肺动脉开口骑跨于远侧间隔缺损上,4例右肺动脉完全开口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离断(其中A型4例,B型1例)或狭窄(1例)伴室间隔完整;4例可见粗大的动脉导管,2例动脉导管细小伴侧支动脉扩张。合并畸形以房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共5例),左侧冠脉起源于窦管交界处2例。结论:Berry综合征的影像学具有各种组合畸形,CT及超声能够诊断Berry综合征的各种异常改变,超声是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CT检查是有益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双源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年龄7d~20个月,采用DSCT心电门控下对比增强完成心脏检查,舒张末期重建原始图像,并在图形图像工作站完成多平面、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容积漫游处理.同期所有病例均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进行心导管检查,8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DSCT共检出90处心内外结构异常,超声心动图检出65处.9例经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50处,DSCT检出其中的心内畸形14/16处、心室大血管连接异常3/3处、心外血管异常30/31处,超声心动图分别检出16/16处,3/3处和17/31处,DSCT与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8%.结论:DSCT是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一种良好无创影像技术,对血管病变诊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本身以及心脏大血管连接的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相当,两者联合应用可在绝大多数病例中避免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法洛四联症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16层螺旋CT对比增强检查的法洛四联症患者结果,6例均有手术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诊断符合率为100%;在诊断室间隔缺损程度、主动脉骑跨率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在诊断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狭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16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法洛四联症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瓣缺如(absent pulmonary valve,APV)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22例经胎儿MRI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PV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 APV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瓣叶缺如或发育不良、瓣环狭窄、总干及分支瘤样扩张、肺动脉内双期双向血流。本组合并法洛四联症13例(59.09%),合并其他畸形9例(40.91%),包括室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狭窄3例、右室双出口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22例胎儿中动脉导管缺失14例(63.64%),合并动脉导管未闭8例(36.36%);室间隔缺损18例(81.82%),室间隔完整4例(18.18%)。22例胎儿超声诊断正确20例,占90.91%;漏诊2例,占9.09%。结论联合应用四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胎儿肺动脉瓣缺如,但容易漏诊,需要与单纯肺动脉瓣狭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Shone's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Shone's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对Shone's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35例经心外科手术明确为Shone's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hone's综合征畸形主要包括二尖瓣瓣上环(31例)、二尖瓣狭窄(30例)、主动脉缩窄(26例)、主动脉瓣狭窄(27例)、主动脉瓣下狭窄(16例)、主动脉瓣上狭窄(6例)。35例患者中22例(62.86%)合并其他心血管系统畸形,最常见的合并畸形有肺动脉高压(21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9例)、室间隔缺损(8例)、左侧上腔静脉残存(4例)、单支左冠状动脉(1例)、三房心(1例)。35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26例(占74.29%);超声漏、误诊9例(占25.71%),其中4例漏诊二尖瓣上环、2例漏诊降落伞样二尖瓣、1例漏诊主动脉瓣下狭窄、1例漏诊主动脉二叶瓣畸形、1例漏诊主动脉缩窄。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诊断Shone's综合征的各种组合畸形,但容易漏诊,必要时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技术对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34例疑有左房血栓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检查,第一期(心脏充盈期)扫描延迟时间以探测的循环时间为准,第二期(心脏延迟期)扫描延迟时间为90 s.13例患者同时做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第一期扫描显示左房低密度充盈缺损患者14例,其中6例第二期扫描仍表现为充盈缺损诊断为左心房血栓,8例第二期扫描时充盈缺损消失诊断为"血栓前状态".其中2例左心房血栓和3例左房"血栓前状态"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与CT一致.另20例患者CT检查无异常,其中8例同时也做了TEE检查,结果未见异常.23例(67.6%)CT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管腔狭窄达50%以上者10例(43.5%).结论 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正确诊断率,同时还能兼顾观察冠状动脉有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孕中晚期胎儿心脏畸形患者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胎儿心脏畸形34例,其中28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6例经引产后尸解证实。其中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7例,所占比例最高,达20.59%;其次是法洛四联症6例,单心房4例,单心室3例,大动脉转位2例,肺动脉狭窄或闭锁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3例,三尖瓣下移2例,其他畸形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先天性心脏病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ECG)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经64螺旋CT心脏造影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6例,法洛四联症7例,右室双出口伴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6例显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7例显示外周肺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1例患者房间隔缺损(约3 mm)漏诊,1例患者室间隔缺损(约3 mm)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 64层螺旋CT心脏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时空相关技术辅助诊断中孕期胎儿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超声的时间-空间相关技术(STIC)辅助诊断中孕期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26例中孕期(孕21~28周)的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所有胎儿均加用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对比常规超声心动图与STIC技术的诊断差异.结果:2326例胎儿中仅有35例STIC图像不合格.产后确诊VSD28例,所有VSD病例STIC均图像合格.超声心动图诊断20例(敏感度71.4%),STIC技术诊断27例(敏感度96.4%),STIC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1~28周的中孕期胎儿是STIC采集容积数据的理想时期.STIC技术能提供VSD较心动图更多的影像信息,STIC辅助超声心动图可以提高VSD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11~14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方法和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25例11~14孕周、有高危妊娠病史或经腹检查不满意的孕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胎儿引产结果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结果 125例中发现胎儿心脏异常5例。除外1例室间隔小缺损,随访均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早期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RCAPA)的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超声心动图对ARCAP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心外科手术证实为AR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ARCAPA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肺动脉,左冠状动脉增宽、走行迂曲,室间隔内侧枝血流信号。本组单纯性ARCAPA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6例患儿中,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4例(占66. 7%);超声心动图漏、误诊2例(占33. 3%),其中1例误诊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时TEE检查发现合并ARCAPA,进行右冠状动脉移植术。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诊断ARCAPA,但容易漏误诊,需要与冠状动脉肺动脉瘘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的房间隔缺损(ASD)33例,常规进行传统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对缺损的大小及形状进行测量分析,并将测量值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从多个视角(甚至能够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房间隔全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以及毗邻关系;同二维超声所测ASD最大径、面积相比,实时三维超声测ASD最大长轴径及面积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更高(r=0.97,r=0.84)。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ASD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经CTA及手术证实的18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18例肺动脉吊带患儿,CTA及手术证实单纯肺动脉吊带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2例,法乐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1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12例,漏诊4例,误诊2例,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66.7%。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扫查,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对肺动脉吊带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5000例产前超声检查者常规观察胎儿心脏四个切面,即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平面,疑有异常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25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其中22例引产尸解证实,3例出生后超声心动图复查证实.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3例.结论: 胎儿心脏四个切面筛查能发现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大血管畸形,但易漏诊小的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五平面法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340例产前超声检查者常规观察胎儿心脏五个平面,即胃泡、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平面,发现异常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我院超声检查结果与分娩后尸检和新生儿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五平面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心脏畸形12例,其中7例查胎儿心动图并引产尸检证实,另5例出生后超声心动图复查证实。误诊1例,将法洛四联症误诊为单心室合并永存动脉干畸形。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论:超声五平面法可以筛查绝大部分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大血管畸形,但对于室间隔或房间隔上小的缺损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0例需要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产妇,并将其与产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或产后胎儿尸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发现共有50例(2.50%)心血管畸形胎儿,其中共同动脉干胎儿1例、房间隔膨出瘤胎儿1例、主动脉狭窄胎儿3例、肺动脉狭窄胎儿2例、二尖瓣闭锁胎儿1例、三尖瓣下移胎儿3例、三尖瓣闭锁胎儿1例、大动脉转位胎儿4例、动脉导管早闭胎儿4例、动脉导管走形迂曲及狭窄胎儿4例、心脏横纹肌瘤胎儿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3例、血管环胎儿1例、单心室胎儿1例、单心房胎儿2例、右室双出口胎儿2例、右心发育不良胎儿2例、左心发育不良胎儿1例、法洛四联症胎儿2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3例、室间隔缺损胎儿7例。孕产妇在19~24孕周时的胎儿心血管畸形检出率最高,为40.00%,其次是25~28孕周的孕产妇和33~41孕周的孕产妇以及29~32孕周的孕产妇。结论孕产妇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孕产妇的分娩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超声筛查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和诊断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88例孕13~40周胎儿的超声学资料,包括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声像图,以及其新生儿期的超声学资料,分析胎儿期和新生儿期超声检出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能力.结果:①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05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34例,包括:肺动脉闭锁3例、重度肺动脉狭窄1例、心内膜垫缺损7例、大动脉转位2例、法洛四联症2例、永存动脉干1例、单心室1例、右位心1例、无心畸形1例、心脏肿瘤1例、室间隔缺损12例(小于5mm室间隔缺损5例,大于5mm室间隔缺损7例)、房间隔缺损2例.中止妊娠24例,9例分娩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1例失访.②产后7天内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共发现71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24例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17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卵圆孔未闭、11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1例肺动脉闭锁.除去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43例,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检出率为54.8%.③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36例,占先天性心脏病58%.产前检出12例,产后检出24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产前超声检出率33.3%.结论:大部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可在产前诊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常漏诊,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是发病率最高、产前漏诊最多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