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经鼻开窗治疗上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治疗上颌骨含牙囊肿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口鼻外科自2020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例邻近或累及鼻腔、鼻窦的上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含双牙囊肿1例。囊肿位于右侧上颌骨5例,位于左侧上颌骨5例,仅累及上颌窦的4例,同时累及上颌窦及鼻腔外侧壁的5例,同时累及鼻底、鼻腔外侧壁及上颌窦的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鼻内镜下鼻内开窗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治愈,术后未出现复发,位于囊肿内的牙齿同期予以拔除,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出血,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无长期流鼻涕等鼻部症状,囊腔上皮化良好。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开窗治疗上颌骨含牙囊肿临床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析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3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进路选择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患者中,包括根尖囊肿22例和含牙囊肿11例。最常见症状是单侧面颊肿痛或颌面部隆起。鼻窦CT或上颌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是主要检查方法,多表现为累及上颌窦腔的薄壁骨性囊肿。全部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行囊肿造袋术,合并上颌窦口腔瘘者同期行瘘管修补术。术后随访3月左右,所有病例均未见囊肿复发,仅1例出现患侧上列牙麻木感。结论 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处理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手术创伤小,囊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腔鼻底异位牙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经治疗的6例鼻腔硬腭区多生异位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等。结果 6例患者的鼻腔鼻底异位牙主要发生在切牙孔及周围,3例(50%)以腥臭味为主要症状,4例异位牙向鼻腔生长,其中的2例(50%)合并有鼻塞,内镜表现为鼻底凸起的新生物。鼻窦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牙齿结构。有2例患者同时伴有上颌窦异位牙或含牙囊肿。6例异位牙均行内镜手术拔除,对于合并囊肿者同时切除全部囊皮或揭盖造袋。结论 鼻腔异位牙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足,鼻内镜检查见鼻底质硬隆起时要考虑到异位牙的可能,CT检查能很好显示异位牙的结构及牙根位置。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经鼻前庭切除鼻前庭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前庭囊肿主要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的软组织内。多采用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1996年1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经鼻前庭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经鼻前庭切除鼻前庭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前庭囊肿主要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的软组织内。多采用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1996年1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经鼻前庭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上颌骨的囊肿主要包括上颌骨含牙囊肿、根尖囊肿、鼻腭囊肿等,临床上多有患侧面颊部及鼻翼隆起,部分鼻前庭囊肿亦可出现类似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切口行上颌窦根治术或将囊肿完整切除,手术创伤较大,且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颌窦含牙囊肿的诊断方法及常见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 报道一例少见双侧上颌窦含牙囊肿患者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过程,并对上颌窦囊肿诊断方法及常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上颌窦含牙囊肿少见,较大的病灶会引起压迫性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对于该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病例根据病变特点,左侧上颌窦病灶采用鼻内镜中鼻道入路清除,右侧上颌窦病灶采用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入路进行清除。结论 上颌窦病变的每一种手术方式都存在的优点及缺点,临床应根据病变特点,积极与患者沟通,选择出适合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3例侵犯上颌窦或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在鼻内镜下行上颌骨囊肿开放术,即行鼻内镜下囊肿下鼻道或鼻腔底开放术,囊肿囊壁被全部或部分切除。结果:随访6~36个月,13例患者未出现面部隆起、鼻塞及鼻腔溢液等症状,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适用于侵犯上颌窦或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较传统手术创伤小,简单高效,受侵牙齿可尽量保存。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囊肿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好发于上颌窦的下壁及内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随着微创外科及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传统的柯-陆手术已逐步被鼻内镜手术所替代。我们采用鼻内镜下4种不同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①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②下鼻道开窗径路,  相似文献   

10.
鼻窦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上颌窦囊肿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窥镜外科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单纯上颌窦囊肿27例用鼻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切除.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康复,随访无复发.结论单纯上颌窦囊肿,经上颌窦鼻内开窗鼻窦窥镜外科手术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黏膜下囊肿的手术进路包括:自然开口进路,下鼻道进路,上颌窦根治术等。随着鼻内镜理论技术的进展,手术方法逐渐趋于保守。我科2002年11月-2003年12月在鼻内镜下应用电切割器切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26例(36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开窗术治疗巨大上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术前穿刺并且经鼻窦CT及MRI检查诊断为上颌骨囊肿的患者5例,囊肿均大于3.5 cm,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根据囊肿与鼻腔、鼻窦的毗邻关系,分别选择鼻底开窗术、下鼻道开窗术,必要时行泪前隐窝开窗术,手术切除囊壁,其中2例患者因囊肿局限、主要靠近鼻底而选择单纯鼻底开窗术;2例患者因囊肿波及上颌窦内而选择下鼻道开窗术,其中1例术前因牙痛就诊,术后建议拔除患牙;1例患者因囊肿位置特殊,靠近上颌窦前壁因而行下鼻道开窗术联合泪前隐窝开窗术,对位缝合切口,术后予以碘仿纱条压迫及盐水冲洗,清理术腔,保证开窗口通畅引流。结果5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左右囊腔上皮化,术后随访半年,窗口引流通畅,未见复发。结论鼻内开窗术是一种简单并且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保证开窗口通畅引流是减少上颌骨囊肿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切除上颌窦囊肿的方法.方法于鼻窦内窥镜下行中鼻道开窗、下鼻道开窗及中鼻道、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32例.结果所有囊肿均在内窥镜下完整切除,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切除上颌窦囊肿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效果确切,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前庭囊肿是指发生在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前外侧,上颌骨牙槽突组织内的非牙源性囊性肿块,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口径路切除囊肿[1],近年来鼻内镜下揭盖术[2]亦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上颌窦黏膜囊肿位置不同,应用不同入路行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囊肿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方法统计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我院的上颌窦囊肿62例行鼻内镜手术,25例经上颌窦自然窦口行囊肿摘除,20例经下鼻道黏膜下开窗囊肿摘除,17例行鼻内镜辅助下尖牙窝穿刺摘除上颌窦囊肿。结果62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黏膜囊肿,随访6个月~2年。结论经鼻内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上颌窦黏膜囊肿效果明显,损伤较小,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行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经下鼻道或鼻腔底开窗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3例累及上颌窦或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术前行鼻窦、上颌骨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囊肿与上颌窦、鼻底的关系,采用低温等离子刀鼻内镜引导下经下鼻道或鼻腔底开窗切除术,术后复查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面部软组织肿胀及面部、牙龈麻木牙齿酸痛、牙龈瘘及咀嚼功能下降等,囊肿术腔黏膜于术后8周左右上皮化。随访6~18个月,囊肿无复发。结论采用低温等离子刀鼻内镜下经下鼻道或鼻腔底开窗切除累及上颌窦或鼻底的上颌骨囊肿,较传统的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微创、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囊肿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在导航鼻内镜下对121例鼻窦囊肿施行手术,其中上颌窦黏液囊肿12例,上颌窦黏膜囊肿5例,筛窦黏液囊肿43例,额窦黏液囊肿29例,蝶窦黏液囊肿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囊肿的准确位置,根据术中探针的指引通过最短的距离到达囊肿,完整或部分切除囊壁,通畅引流。结果 121例手术均准确定位了囊肿的位置,完成手术,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鼻窦囊肿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2例少见病———鼻腔底含牙囊肿,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底含牙囊肿的方法。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病例对该病的病理、诊断、手术径路进行讨论。结果:1例起源于左鼻腔底额外牙的含牙囊肿,另1例起源于左鼻腔底倒生侧切牙的含牙囊肿,均有同侧上唇、鼻旁的反复肿胀史。CT或X线摄片为囊性透光区,囊底部有高密度影。2例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含牙囊肿。结论:鼻腔底含牙囊肿可起源于未萌出的恒牙或额外牙,据临床表现、X线摄片或CT片诊断,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底含牙囊肿是一可选择的、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手术径路的选择策略.方法 选择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囊肿切除的47例患者(52侧)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下鼻道黏膜瓣下开窗径路者36侧,改良泪前隐窝径路者16侧,观察两种径路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经下鼻道径路手术者36侧中有1侧复发;经改良泪前隐窝径路者16侧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41例上颌窦息肉、囊肿、曲菌病、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良性病变,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清除病灶,其中30例经扩大的上颌窭自然开121径路;4例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7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39例,2例复发,治愈率95.1%.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肯定,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