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四川两省传染病防控经费投入演变,探讨其适宜程度与传染病防控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2017年关于甘肃和四川两省传染病防控及财力投入密切相关的文献,并选取反映各省整体情况的文献。根据每篇文献中对相关指标的描述情况,将各文献归类于相应指标的不同分级内。最后,根据不同分级的文献数折合成相应指标的适宜度。结果两省传染病防控经费投入指标适宜度均呈现出提高的趋势(甘肃省34%~39%,四川省41%~44%),两省在经费的政府投入主导程度(甘肃省33.6%,四川省23.3%)、财力投入稳定增长状态(甘肃省50.7%,四川省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政府投入主导程度和财力投入稳定增长状态与传染病防控效果之间有较强关联性(P<0.05)。结论从传染病防控经费投入的适宜度来看,四川省资金支持力度优于甘肃省,但两省总体适宜度尚待进一步提高。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较落后省份和四川为代表的西部较领先省份在传染病防控的力度和效果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传染病防控效果与经费投入是否持续增长以及政府的支持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现状.方法 对深圳市2605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现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结论 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经过逐年的检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小型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传染病防控人员工作条件和培训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人员工作技能、工作条件现状和对传染病培训形武和内容的需求.[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调查,并按照公共卫生人员和实验室检验人员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两类传染病防制人员具有相当比例未能掌握各种传染病防制工作所需技能;防制人员收入水平、地位较低,两类人员对现有工作条件满意率分别仅为45.1%和45.8%,分别有38.2%和45.0%的防制人员有换工作的意向;两类防制人员接受国家级、市级传染病培训的人员比例均不高,公共卫生和实验室检验人员对所接受传染病培训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4.4%和27.6%;公共卫生和实验室检验人员对传染病培训的内容需求不同,但两类人员认可培训班为最佳培训形式的比例分别为84.2%和61.0%. [结论]该市应加强改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工作条件,提高防制人员的待遇水平,稳定防制队伍;针对防制人员的实际需求安排培训的时间、形式和内容.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鉴于该类病有较强的感染性,尤其是有潜伏期且传染性强的病患,在发病初期误以为是寻常不适,会自己去药房取药购药,于是药房就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中介,因而做好药房的传染病防控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控... 相似文献
7.
8.
灾害是对造成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破环性影响事件的统称。根据灾害的起因,又可分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通常直接引发传染病广泛传播的原生灾害极为罕见,而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战剂等引致的灾害则属此类人为原生灾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国际邮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探讨国际邮轮疫情防控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国际邮轮突发事件的引述,分析了国际邮轮自身特点与传染病发病、传播的关联性以及邮轮疫情的突发特点,加强口岸卫生检疫的核心能力建设是检验检疫系统面临的首要任务。〔结果〕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针对邮轮疫情防控的行之有效的卫生检疫措施。加强口岸卫生检疫的核心能力建设是检验检疫系统面临的首要任务。〔结论〕为了促进邮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国民和国际旅客的健康,鉴于国际邮轮自身的特殊性和疫情暴发特点,应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邮轮疫情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吉林省各学段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防控基本技能和防控行为方式的状况,为各级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9-11月,采用随机、分层和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9个市142所学校的中小学和大学在校学生,发放呼吸道传染病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9 147份。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基本技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行为方式情况。结果 (1)研究对象对呼吸道传染病病因的知晓率为80.35%(31 456/39 147),女生、大学和高中学生对病因的知晓率较高(χ2值分别为47.45、290.40,P<0.001)。(2)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中空气传播的知晓率最高,为84.30%(33 002/39 147);气溶胶传播的知晓率比较低,为29.06%(11 378/39 147)。女生、大学和高中学生、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较高(χ2值分别为114.60、284.11、6.67、484.49、335.98、361.64、117.41、60.00、25.51,... 相似文献
11.
浅议边疆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关系到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必不可少的事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群众素质等因素和口岸建设及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新问题所制约,孟连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纵向比较发展快,横向比较差距大。如何搞好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该文就提高对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防治单位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流动人口、出入境人员的管理;改革乡镇卫生管理体制,确保防保为主等五个方面探讨,以供同道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议增强传染病防治意识与知识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新闻媒体调查显示:我国公民传染病防治意识薄弱,一般性防治知识缺乏。增强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意识,决不仅仅是应对时下SAPS流行的需要。经验证明,防治传染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动员,需要人类自身主动地降低传染病流行的机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因此,今后必须加强对我国公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传染病防治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防控工作是综合医院承担的重要公共卫生职能之一。通过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组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立传染病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报告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组织培训和演练,储备防护物资,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管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是传染病防治的关键,强化质量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长期化、规范化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宝山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管理现状,探索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管理模式和策略.方法 按照统一调查表对抽样选中的202名本区居民和399名外来流动人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疾控专业人员以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进行面对面访谈.入户调查问卷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访谈调查问卷采用汇总归纳的方法.结果 与该区居民相比,外来流动人员的基本卫生设施,个人卫生习惯和防病意识较差,x^2检验显示,二者在饭前便后经常洗手、抽水马桶的使用率、就诊意识和就诊行为、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及时率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来流动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于该地居民,x^2检验显示,二者在传染病防治法知晓率、正确判断各种疾病是否为传染病的比例、了解上海市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比例、产前保健、小孩在正规医院出生、单位和个人缴纳综合保险金的比例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在传染病防治需求调查中,除“是否需要得到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和“是否愿意缴纳医疗保险金”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区应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和宣传力度,增加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外来流动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社会中,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持续性提升,其对社会的危害也在显著性的增加,所以积极的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非常积极的效果。就现阶段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而言,公共卫生管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方面,通过卫生管理的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在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共卫生管理的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共卫生的相关内容,其健康常识、传染病知识等具有了显著的增加,这为传染病的预防加强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简单来讲,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地位明确,所以文章就其定位做具体的分析并就其干预措施等做讨论和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防控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本院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网络直报后共报告传染病8 028例,以乙类传染病为主,前十位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HIV、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发病率与流行季节有关,易感人群以儿童、农民为主。结论重点保护少年儿童,注意农村的卫生宣教,使农民掌握防病知识,降低农村及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密切注意新发及突发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做到防控关口前移,早期应用疫苗,使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自1956年以来蓬莱市法定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规律,探讨当前的防控形势和措施。方法对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2年,蓬莱市共报告发生13种5 132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死亡7种2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2/10万,病死率为5.03%。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早期发病率最高,70年代后期迅速下降,并持续稳定,90年代后期上升明显,之后较平稳。其中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三者病例数之和占所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92.77%(4 761/5 132)。各年代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以60年代和70年代发病率最高。疟疾由1966年最高峰(发病率为104.65/10万)逐渐下降到1985年最低点(发病率为0.20/10万),在间隔15年零病例发生后,于2001年之后断续散发。乙脑于1990年发生最后1例死亡病例,1996年发生最后一例病例,至2012年已经连续16年无新发乙脑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 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谱有较大差异,应采取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