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治疗不同程度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l)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GSUI女性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度(20例)、中度(15例)和重度(15例)3组,进行12周的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各组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valsalva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val-salva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后总排尿次数和ICI-Q-SF显著低于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和valsalva漏尿点压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有效率:轻度组为95%,显著高于中度组(67%)和重度组(53%)(P<0.05)。结论: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更适用于轻度女性GSUl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其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性。方法以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86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为受试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3周为1个疗程,研究组予以生物反馈治疗,每次治疗45min,每周3次,6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入组时、疗程完成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1)两组入组时尿动力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最大尿流率(MFR)、排尿量(VV)及残余尿量(PVR)较入组时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疗程结束时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排尿前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BC)、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跃(DO)、最大逼尿肌排尿压、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CP)及功能性尿道长度(SFL)较入组时均显著上升(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疗程结束时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入组时膀胱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较入组时均显著下降,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较入组时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入组时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Broom盆底肌肉运动自我效能量表(BPM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I-QOL、BPMSES较入组时均显著上升,ICIQ-SF则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治愈率23.26%、总有效率79.07%,研究组治愈率41.86%、总有效率91.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女性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促进排尿,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60例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排尿日记指标、ICI-Q-SF评分、1 h漏尿量、尿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最大排尿量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ICI-Q-SF评分和1 h漏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6个月ICI-Q-SF评分和1 h漏尿量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正常膀胱压测定(NDCC)、逼尿肌非常规收缩持续时间(DUCD)、膀胱压最大容量(MCC)、逼尿肌非常规最大收缩压(MDU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束后PVLP、NDCC、尿道最大闭合压(MCP)、MCC显著升高(均P0.05),DUCD、MDUCP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改善女性SUI患者的尿道控尿能力,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尿失禁影响问卷简版(I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排尿量、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功能性膀胱容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排尿量、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性膀胱容量有所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IIQ-7、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SQ-12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电值、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漏尿情况、盆底肌功能及尿动力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肌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9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肌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尿动力学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尿动力学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定量表(I-QO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QO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肌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提高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物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患者主观和客观尿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6例,用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患者在声音的提示下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主观及客观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尿失禁症状消失28例,改善47例,无改善21例.症状消失和改善患者治疗后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压力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和ICI-Q-S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具有无创性和经济、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SUI中老年女性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采用国际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评价患者尿失禁情况。记录1 h尿垫试验漏尿量。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位、A3反射、Ⅰ类纤维肌力及Ⅱ类纤维肌力。治疗期间记录嘱咐患者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日排尿、漏尿及最大排尿量,有无尿失禁和尿失禁前后的伴随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 h排尿总次数、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排尿次数:(17.83±4.43 vs. 23.83±4.29; t=11.916,P=0.000);漏尿次数:(5.32±2.20 vs. 10.37±3.34; t=15.465,P=0.000); 1 h尿垫试验楼尿量:(2.01±1.22 vs. 4.50±1.48; t=15.900,P=0.000)],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269.38±25.45 vs. 209.38±26.82; t=19.875,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肌电位及A3反射正常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Ⅰ类纤维:(4.84±0.94 vs. 3.01±0.93; t=16.950,P=0.000)盆底肌力Ⅱ类纤维:(3.65±0.72 vs. 2.89±0.59; t=10.000,P=0.000);肌电位:(18.02±3.45 vs.14.35±3.93; t=8.595,P=0.000); A3反射(正常/异常):(84/66 vs. 57/93;χ~2=9.755,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量、漏尿频率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各项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漏尿量:(1.82±0.83 vs. 3.03±0.83; t=12.625,P=0.000);漏尿频率:(2.11±1.93 vs. 3.23±1.21; t=6.022,P=0.000);疾病对生活的影响:(3.21±1.82 vs. 5.04±1.72; t=16.911,P=0.000)]。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SUI患者盆底肌力、排尿情况,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功能[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VRP)和阴道收缩压(VSP)]、尿道功能[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和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性生活质量指标(FSFI评分),以及随访1年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VRP、VSP、FUL和MUCP水平及FSF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PFD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应用于经阴道分娩产妇,可增强盆底肌肌力和阴道张力,改善盆底功能并提升性功能质量,预防PFD。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雌三醇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90例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欧维婷雌三醇乳膏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漏尿量和治愈率指标。并填写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表的限制性行为维度及影响社会心理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三醇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能有效改善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刘洪枸  张洁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638-5639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对3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每次30 min,每周3次,10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并追踪观察6月。结果:34例患者中,治愈14例(41.2%),有效15例(44.1%),无效5例(14.7%),有效率达85.3%,29例随访6个月,2例复发。治疗后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功能性膀胱容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的、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