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壮族医药发展的回顾、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广西壮医药的历史及现状.回顾近五十年来,发掘整理及开发利用研究壮医药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阐明当今广西医药产业中的畅销品牌及列入国家中药保护的品种,主要来源于壮、瑶等民族民间单方、验方加以现代研制而成.提示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广西民族医药学及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卫生保健服务,使之成为振兴广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医药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壮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壮医药学术体系也打上了壮族传统文化的烙印,表现出壮族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壮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其独特性、共华性、包容性、两重性等。壮族医药也体现出这些基本特征。1壮族医药的独特性壮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当  相似文献   

3.
莫滚 《四川中医》2011,(1):63-64
壮族医药与壮族地区的民俗有密切关系,"信鬼神,重淫祀"是壮医巫医合一或医巫并存的根源。此外断发、纹身、服色尚青、鼻饮、居干栏、捡骨重葬、佩挂药物、赶药市等民俗,亦与壮医药有关。壮乡男女老少通过逛药市,使壮医药知识得以交流和传播,这不但是一种有关医药的良好民俗,也是壮族医药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和越南医药交流的历史。方法: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分析中越两国医药交流的历史。结果:中越秦代时就有交流,有文字记载的医药交流最早当属东汉初年马援从古越南带回健脾利湿药物薏苡仁,以后各代均有交流。结论:中越两国自古以来医药交流密切,交流内容丰富,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1):I0002-I0002
为弘扬世界传统医药学,总结近年来各国传统医药学的新进展、新成果,探索21世纪传统医药的发展态势,促进传统医药在教育、科研及应用等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北京中医药大学50华诞暨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创办50周年之际,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  相似文献   

6.
目前发现国内不同地区产褥期的行为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一定的地域、气候和民族习惯有关,因此,广西壮族民间产褥期传统行为和文化必然有着自己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对于传统的错误观念,我们予有效地纠正,以帮助产妇们走出产褥期保健误区,鼓励她们科学地"坐月子",以保证母婴健康顺利地度过产褥期。而对于正确的部分,我们要提倡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越南传统医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越南传统医药现代化,从传统药物的现代化及传统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越南传统医学的法制化现状;指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结合不是一种简单的拼凑,两种流派医学的结合是安全的,也是客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人类发展 ,疾病共存。人类祖先为消除病痛 ,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而不断尝试运用花、草、木、石等各种自然物质和风、寒、暑、湿各种环境因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地理气候等均有不同 ,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医药学。纳西族医药学和其他民族医药学一样 ,经过悠久的历史 ,萌芽于远古原始神学宗教形成期。纳西医药是纳西族东巴祭师掌握 ,又称“纳西东巴神学医术”。纳西族是古代羌族的分支 ,和现今羌族共同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古代汉族先民 ,同出于中国西北黄河源头甘肃青海地区 ,纳西族属华夏西部迁…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对傣族民族医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和总结。介绍了傣医药的基础理论-“四塔、五蕴”理论,以及傣药的分类,常用药物及其资源分布。对傣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完整地研究傣族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越南传统医药起源于鸿庞氏时代,经过中国管辖时期,进入独立朝代的发展。在各个朝代,越南传统医药得到广泛发展,并出现了诸多医家,留下了许多著作,使越南传统医药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1.
姚新生 《中草药》2021,52(17):5115-5119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复地霜皮损处涂抹,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湿疹2号方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后2个月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7.4%,总有效率96.8%,对照组痊愈率53.3%,总有效率83.3%,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10.42%,对照组复发率37.5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传统与补充替代医学体系由马来西亚传统医学、中医学、印度传统医学、顺势疗法和补充替代医学组成,其管理机构为卫生部的传统与补充替代医学处,工作主要集中于产品、实践、培训和研究4个领域.马来西亚政府正致力于将传统与补充替代医学纳入现存的卫生保健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实地考察和访问民间老中医等途径,了解龙江传统医药文化的特质。龙江医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风土人情,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具有兼收中原文化精华,博采众长,以用为主,喜用鲜活药材、方小药猛、善治地方杂症、注重情志养生和非药物治疗、行医重医德的鲜明地方特色。龙江传统医药文化丰富、充实了中华医药文化内涵,促进了民族医药文化交融互进。  相似文献   

15.
生物芯片技术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对各种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它将为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在日本有近百年的复兴史,为更好地促进中日医学交流,本文应用文献学和史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有关记录中医药在日本的日文刊行物。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引进了西方医学,实施医药卫生的制度化,并废止汉方医学。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汉方医学在学团组建、刊物发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药物研发等方面得到发展。中日建交后,中日医学交流进一步深化并促进了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医学以其在疾病治疗及预防保健中的确切功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国政府在接受并认可传统医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监管。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于传统医学及补充替代医学的主要管理模式,概括为独立立法管理模式、纳入补充替代医学综合立法管理模式及民间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模式,并对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对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21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知识、技能教育、家庭护理教育、饮食保健和中医药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21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干预前后,掌握中药护理知识,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血糖(空腹、餐后2h)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干预后平均血糖显著下降,中药护理知识认知程度提高。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韩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韩国传统医学相关技术指标的制定及申报WHO及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相关标准的发展现状,以及韩国传统医学与我国中医药学国际标准化发展的竞争动态.作者认为我国应抓住时机,尽早将中...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医药学术发展应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则,即实践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文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土壤、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途径、经典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为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