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顺 《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44
唐·孙思邈认为 :单针不药或单药不针皆非良医。然历代医家皆重于药而轻于针 ,能用仲景理论指导针灸临床者寡。笔者不揣陋昧 ,把《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的条文汇聚一起 ,结合原文 ,探讨桂枝汤证在临床的用穴规律。1 太阳病桂枝汤证之病机及选穴原则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 ,名为中风。 (第2条 )风邪中肌所见之脉证 ,谓太阳中风。风卫皆阳 ,相搏则见发热。风性疏泄 ,袭于表则卫外不固 ,中于肌则营不守内 ,故汗出。汗出营弱则恶风。营阴外渗 ,脉道松弛 ,则脉浮而缓。太阳中风脉证 ,反映出气血不充于外 ,表之抗病力不足的本质。太…  相似文献   

2.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3.
桂枝汤临床上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证疗效颇佳。在治疗过程中正确运用辨证护理对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辨证分析凡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均可使用桂枝汤 ,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 ,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 ,关键在汗出 ,汗不出者即非桂枝汤证。药后应絷絷微汗而解 ,若药后不但病证不解反而加重 ,出现热闷之状 ,如脉证不变者为不传 ,若见呕吐、烦躁、脉数急为表证已罢 ,内热较甚 ,病已传变。若患者是初服桂枝汤 ,太阳中风之脉象俱在 ,只有闷热之感 ,属于邪气较重 ,经气郁滞 ,正气欲驱邪外出 ,而邪气较重 ,仍可…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由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甘草五味药组成,主治太阳中风,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笔者用此方治疗内伤杂病,略有心得,将桂枝汤在杂病治疗上的功效归纳为平肝降逆,补虚缓痛,温煦表里,  相似文献   

5.
魏永章 《河北中医》2004,26(2):123-123
《伤寒论》之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苔白脉浮缓为主证。然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一些内科、妇科及儿科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用之亦得心应手。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群方之首,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五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等脉证。  相似文献   

7.
正桂枝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方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而桂枝汤本身具有的调和营卫、阴阳的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寒论》桂枝汤主治证及其禁忌。方法:引《伤寒论》第53条、第54条有关桂枝汤主治证的条文,分析治表治里的原则。结果:①桂枝汤既可治疗六经中风,又可治疗其他众多病证,所以桂枝汤证不能等同于太阳中风证;②六经皆有中风,不唯太阳可有中风;③六经的经络分布既有皮表,也有肌里,还络属脏腑,所以既有经证,也有腑证;经证既有经表证,还有经里证;④阳明中风与太阳中风症状类似,且重是因为太阳主肌表,而阳明主肌肉的缘故;太阴中风是表里同病,既有太阴经经气的失常,也有太阴脾、肺的功能失常;⑤桂枝汤治疗杂病卫气不和的自汗出和发热汗出,其病机失常的表现方式并不相同,虽同是卫外不谐,但分别是卫气浮散和卫气聚集所致。结论:《伤寒论》桂枝汤主治证及其禁忌证的研究,对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病与少阴病之间多有相兼及疑似。临床可见低热感冒而非麻黄汤证者,虚人自汗出而非桂枝汤证者;又有麻黄汤证误用清法而入少阴里者,少阴病恢复期而现太阳病症者。对《内经》和《伤寒论》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找出其中异中之同:异者,太阳属表,少阴属里,同者,皆可有发热症状;同中之异——虽皆可有发热症状之同,但又具热有高低,脉有沉浮之异。其用药规律为:纯太阳病可选麻黄汤、桂枝汤,纯少阴病可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四逆辈;少阴病初得而兼低热症状者,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可选。  相似文献   

10.
仲景运用桂枝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应用理、法、方、药的代表方.柯韵伯称:"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然而对于桂枝汤主治和应用,不少人则误入井底.由于《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的论述,后世把太阳中风与桂枝汤证等同起来.殊不知桂枝汤的解表之功,仅仅是其众多功用之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桂枝汤的功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桂枝二越婢一汤到大青龙汤的比较分析,可知越婢汤当属太阳温病的代表方。太阳温病是由于表气郁滞最甚,郁而化热而成的表热证,证侯当见发热而渴,无汗或汗出不畅。从石膏配伍的多首方剂,可看出温病的演变过程,而太阳温病见"不恶寒",实与太阳病提纲并无矛盾,不恶寒是太阳病逐渐传变为阳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测定栝楼桂枝汤中的24种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吗替麦考酚酯诱导的斑马鱼神经元损伤药效模型对栝楼桂枝汤进行神经保护生物活性评价,旨在探讨建立一种综合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的栝楼桂枝汤质量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行,基本稳定可靠,可为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之关系。方法:从分析《伤寒论》第12条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太阳中风证不等同于桂枝汤证,两者大部分相同,但并不是同一证候;②营卫失调是营气对卫气的吸引力不足,卫气对营气的约束力失常;③"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形象生动地表述了太阳中风证恶寒、发热的方式、部位、程度;④桂枝汤是一首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方剂,同时又是既能治疗外感热病、又能治疗内伤杂病的方剂,并非后世认为是止汗方剂;⑤芍药在桂枝汤中的作用是养营补阴,与桂枝的温阳补卫相呼应,并非后世所说敛汗敛阴。结论: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两者大部分相同,但并不等同,不是同一证候,不能简单视之,应细细分辨。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发汗"问题是方剂学、伤寒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应用诠释学理论与方法,对《伤寒论》文本进行研究,发现桂枝汤在《伤寒论》的发汗作用必须通过"啜粥温覆"调护方法,并且《伤寒论》霍乱后期桂枝汤应用不是以发汗为治法及目的。另外依据诠释学理论,争议原因主要是由研究范围不明确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寒论》治疗太阳病的辛温解表三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在体内抗甲1亚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用甲1亚型流感病毒FM1株建立小鼠流感动物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病毒唑组、桂枝汤组、麻黄汤组、桂枝麻黄各半汤组,分别观察上述三方对小鼠病毒性肺炎及其生存的影响。结果以肺指数为评价指标,桂枝汤组、麻黄汤组、桂枝麻黄各半汤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方各组之间比较以及三方各组和病毒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组间死亡数和存活时间除麻黄汤组与病毒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方在体内均有抗甲1亚型流感病毒小鼠肺炎的作用,但三方的疗效并无差异性。麻黄汤与病毒唑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三方对小鼠感染甲1亚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死亡保护作用和延长生命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①《伤寒论》原文221条所述早期亦属于外寒内热,客寒包火,与大青龙汤证有相似之处,其脉浮紧、身重、烦躁、喘等症状与大青龙汤证类同,而所不同者,大青龙汤证恶寒、无汗,是外寒初袭,表寒较重;本证则是恶热、汗出,是外邪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是太阳表寒里热证,而本证是阳明表寒里热证;大青龙汤证以表寒重为主,而本证则是表寒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表寒,本证宜辛凉清里,清宣里热。②阳明病的初期,应以阳明中风和阳明伤寒为多,但由于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生理特点和阳明病多热、多实的病理特征,阳明中风证和阳明伤寒证多为一过性证候。六经在体表都各有分布,都具有感受外邪的可能性,不独太阳经才能够感受外邪,只是太阳经气,也就是卫气布散于表,所分布的面积较大而偏于外侧、背部等阳位,所以太阳经感受外邪的机会也就远远的高于其它五经,太阳经的病证也以表证为多。  相似文献   

17.
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为临床常用的张仲景方。《伤寒论》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然该方的临床应用并不仅止于外感病,因其具有疏利少阳、和调营卫、协调阴阳之功,导师袁红霞教授临证多年常用之有效治疗多类病证。笔者有幸侍诊见其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癌等多种杂病性汗出疗效显著,故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适应症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首方,被后世誉为仲景众方之冠。其适应症为:太阳中风证;太阳病,无论已治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太阳病,无论已治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表证兼里实,先解表者;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损,表邪未解者;表证兼轻度里虚者;外邪所致的营卫不和者。无论外感或内伤,只要抓住发病机制是卫外不固,营卫不和者,使用桂枝汤皆有良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到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与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5例,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口服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周,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2%,同时,实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用药频率、治疗前后心电图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