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双益 《吉林中医药》2012,32(7):666-667
特发性膜性肾病采用中医辨证及西医辨病结合,运用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分级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尚处于初级阶段,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低,需统一疗效评估标准,完善患者相关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 ,约 30 %在诊断后 10年内逐渐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儿童 <10 % ) ( 1) 。而对它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争论点 ,目前尚无统一方案。笔者自 1996~ 1999年期间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联合中药等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 诊断标准  ( 1)大量蛋白尿 (≥ 3 5g/2 4h) ;( 2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0 g/L) ;( 3)明显水肿 ;( 4 )高脂血症。其中 ( 1) ( 2 )为必备条件。所有病例均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 ,并排除了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恶性肿瘤、药物等所致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 9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予强的松、环磷酰胺并分阶段辨证加服中药 ;对照组 (2 9例 )予单纯西药治疗 ,观察临床缓解率、蛋白尿缓解时间、复发率和西药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2 .1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 ;治疗组蛋白尿平均缓解时间为 2 .75± 0 .6 5个月 ,对照组为 3 .5 9± 0 .5 1个月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 ;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缓解率 ,减少复发率及西药副反应率 ,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简版:正文: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指病因不明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约80%的患者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水肿病范畴。  相似文献   

5.
膜性肾病(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典型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增厚。MN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目前对IMN的治疗存在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成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成年人IM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BM、VIP、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31日,筛选(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中药复方+CTX+Pred)治疗IMN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CT),(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中药复方+ACEI和/或ARB)治疗IMN的RCT,用Review Manager 5.2(Rev 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选出符合条件的12篇文献,包括698例IMN患者,其中试验组358例,对照组3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全部患者总体分析结果:1完全缓解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组相比,(OR=2.90,95%CI 2.04~4.13),Z=5.94,P0.000 01。2总有效率:(OR=3.61,95%CI 2.47~5.30),Z=6.58,P0.000 01。3不良反应率:(OR=0.26,95%CI 0.15~0.44),Z=4.90,P0.000 01。(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与CTX+Pred相比,完全缓解率(OR=2.52,95%CI 1.68~3.79),Z=4.46,P0.000 01。总有效率(OR=4.13,95%CI 2.53~6.74),Z=5.66,P0.000 01。(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与ACEI和/或ARB相比,完全缓解率(OR=4.33,95%CI 2.12~8.82),Z=4.03,P0.000 1。总有效率(OR=2.92,95%CI 1.58~5.39),Z=3.42,P=0.000 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MN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由于其病情变化缓慢且自发性波动,预后差别大以及西药治疗相对不敏感等特点,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匿;肾病综合征发病率高(约占70%~80%);部分病人有镜下血尿(约占40%),疾病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西医治疗方面主要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具有花费高,副作用大,预后差等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不断发展壮大,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各家的重视。检索近年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对近几年中医各位医家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及经验进行总结,收获颇丰。显示中医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而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各学者的重视及推崇,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I~Ⅱ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益肾固卫汤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7%、对照组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α微球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IMN临床疗效好,安全,能够显著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列举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FSGS一例,说明激素联合CTX?配合中医辨证治疗IMN合并FSGS,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2方面概述本病的中医特征,总结了名家经验及临床试验研究,同时按是否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分类进行概括。归纳出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色与优势,并阐释当今关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挖掘单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在该病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及单味中药方面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以期为中西医工作者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补肾、健脾、利湿、活血"为治疗大法,并综合分析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认为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学指标相结合,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理念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为临床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玉旋  李平  梁昌昌  王新慧  曾勤  陈楠  余仁欢 《世界中医药》2022,(22):3229-3234+3241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IMN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76例IMN中医证型中纯虚证19.57%,纯实证10.87%,虚实夹杂证69.57%。虚证分布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实证分布为:湿热证>湿瘀互结>水湿证>血瘀证。病程>2年肝肾阴虚证明显高于病程<2年(26.39%对比12.07%),体质量超重湿瘀互结证明显高于正常(41.96%对比19.23%);血浆白蛋白<30 g/L脾肾气虚证(55.15%对比34.55%)、血瘀证(31.40%对比17.82%)均较血浆白蛋白>30 g/L明显偏高;使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肝肾阴虚证(27.27%对比13.09%)、肺肾气虚证(20.00%对比7.33%)均较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NS)的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由于其治疗方案繁多,故初始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西医治疗方面在激素联合烷化剂等方案的基础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KDIGO指南的推荐,而其他非免疫抑制治疗,如利妥昔单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咪唑立宾等因研究样本较小,暂未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仅在严重NS、应用标准免疫抑制治疗无效时才考虑选用。故查阅近5年国内外文献,对IMN的治疗现状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以单纯西药(Pred/ISD/ACEI/ARB)治疗为共同参照,对比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正清风痛片、地黄叶总苷对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正清风痛片、地黄叶总苷联合单纯西药治疗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并评估质量,数据采用R、Gemtc、RevMan 5.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传统Meta分析。最终纳入35篇RCTs,共2 646名患者,6种干预措施。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方面,火把花根片联合单纯西药疗效最优;降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Q)和升高白蛋白(Alb)水平方面,均为正清风痛片联合单纯西药疗效最优;在安全性方面,联合免疫作用的中成药均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改善,因临床异质性较大无法定量合并,所有纳入研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相对偏低,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临床验证。结论:具有免疫抑制的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膜性肾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DN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温阳之功效的自拟糖尿病肾病方加减,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检测24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24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指标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明显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  相似文献   

18.
意识障碍的诊断程序,主要是以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确定:①是否有意识障碍;②意识障碍的程度;③意识障碍的病因。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一些特殊的精神、意识状态如晕厥、惊厥、木僵、癔病发作、闭锁综合征相鉴别。并列表阐明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痰病和诊断要点。现代医学治疗救治意识障碍,其最有效的方法是迅速查明病因,对因治疗;病因一时未明者,进行病机或对症治疗。中医对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治可参考中风病中脏腑辨治闭、脱证之法,闭证强调开窍通闭,脱证则主张回阳固脱、救阴敛阳,并详列针灸、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