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就诊先后(门诊就诊先后)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于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运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TNF-α及ET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IHSS评分下降(P0.05),且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及E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长春西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降低血清hs-CRP、IL-6、TNF-α及ET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鞠通 《新中医》2021,53(13):43-47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研究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6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细胞介素-10 (IL-10)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及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元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元醒脑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IL-6、TNF-α和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IMT及血清IL-6、TNF-α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者升高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复元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递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组(1组)32例和体针组(2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天,血清CRP、IL-6和TNF-α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天时,1组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5.
朱婷婷 《新中医》2022,54(18):20-24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hs-CRP、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内皮素-1 (ET-1)、血栓素A2 (TXA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FMD、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TX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  相似文献   

6.
兰谢  余帅江 《陕西中医》2022,(7):954-957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Hcy、NO、TNF-α、S100-β、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清Hcy、TNF-α及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观察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包括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6(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90.16%)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41%)(P<0.05)。两组治疗后口舌歪斜、偏瘫、言语蹇涩、神识昏蒙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2、IL-1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6、IL-16、TNF-α水平及NIHS...  相似文献   

8.
杜茜茜  杨铭 《陕西中医》2021,(4):523-52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糖尿病合并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脂、炎症因子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BI)、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FMA-LE)、Breg平衡量表(BBS)、中医证候积分、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LDL-C、TG和TC水平、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BI评分、FMA-LE评分、BBS评分、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h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4/60)、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虽对调节血糖无明显疗效,但能进一步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醒脑开窍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醒脑开窍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血清IL-6、IL-8,TNF-α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IL-6、IL-8、TNF-α降低更为明显,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醒脑开窍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分别于心肺复苏后即刻、1、3、7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两组患者升高程度相当(P0.05);心肺复苏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心肺复苏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均下降至低于心肺复苏后即刻水平,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平稳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疏风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疏风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6、TNF-α、hs-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疏风通络方加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血清IL-6、TNF-α、hs-C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B组为体针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 d,血清CRP、IL-6和TNF-a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 d时,A组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治疗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内关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记录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6%(44/47),对照组为78.7%(37/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TNF-α、IL-17、ET-1、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17、ET-1、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E/A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LVEDD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LVEDD、E/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内关及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更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于杰  吕月  于漩  吴春红  李振民 《河北中医》2021,43(11):1795-1799
目的 观察散瘀通络汤对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幕上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72 h后联合散瘀通络汤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0、20 d脑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4水平.结果 治疗10、20 d 2组脑血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20 d 2组均较本组治疗10 d减少(P<0.05),且治疗10、20 d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10、20 d 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20 d 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10 d降低(P<0.05),BI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10、20 d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10、20 d 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0、20 d治疗组及治疗20 d对照组血清IL-10、IL-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20 d 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10 d降低(P<0.05),治疗20 d 2组血清IL-10、IL-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10 d升高(P<0.05);且治疗10、20 d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血清IL-10、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散瘀通络汤治疗幕上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提高IL-10和IL-4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等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的86例AMI伴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两组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对照组还应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予以血必净注射液,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比较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其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ET均低于治疗前(P<0.05),LVEF、CO、NO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ET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CO、NO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西药组及联合组各35例,西药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另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和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2(TXB_2)、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 p、血小板活化因子CD63)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8.57%、不良反应发生率8.57%较西药组明显高、低(P0.05);治疗前2组ET、TXB_2、NO、IL-6、TNF-α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ET、TXB_2、IL-6、TNF-α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CD62p、CD63明显减小,且治疗后联合组的改善幅度较西药组明显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冠心病可有效降低患者ET、TXB_2、NO、IL-6、TNF-α,升高NO,减小CD62p、CD63,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循经井穴放血疗法治疗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NF-α、IL-6和IGF-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丘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井穴放血疗法,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TNF-α、IL-6及IGF-II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17/24),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及IGF-II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经井穴放血疗法治疗丘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可显著降低TNF-α及IL-6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脑组织的炎性损伤,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患者肢体麻木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杨方印 《新中医》2020,52(17):118-12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脑钠肽(NBP)和肽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BP、肽素水平变化,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2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IL-8、TNF-α、NBP、肽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NBP、肽素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血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CI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结论刺血醒脑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抑制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痴呆模型组(M组)、补肾醒脑方治疗组(MT组)。选取造模成功后2,4,6周为观察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血清VEGF,IL-1β,TNF-α表达水平。结果:MT组IL-1β,TNF-α表达较M组降低(P<0.05),MT组VEGF表达较M组增高(P<0.05);MT组VEGF,IL-1β,TNF-α表达较N,S组增高(P<0.05);M组VEGF,IL-1β,TNF-α表达较N,S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补肾醒脑方能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增强VEGF表达,补肾醒脑方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和增强血管修复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