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检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4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53.47±9.82,122.51±14.09,65.37±13.00,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5~0.70,P<0.01)。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检验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13~0.28),中介效应为0.20。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提示院校相关部门开展生涯教育辅导时,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品质,提高其自信心水平,帮助其实现更好的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自我分化与就业焦虑间的关系,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自我分化问卷、大学生就业焦虑问卷及成人心理弹性问卷,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460名毕业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呈显著正相关(r=0.490,P<0.01).心理弹性、自我分化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0,-0.190,P值均<0.01).自我分化在心理弹性与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5.02%,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我分化间接作用于就业焦虑.结论 心理弹性通过自我分化对就业焦虑起显著影响作用,要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和感觉寻求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感觉寻求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02名中学学生进行测评,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 (1)解决问题和求助与感觉寻求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0.192/0.000、-0.113/0.011);(2)感觉寻求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中,27.51%是通过中介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的;感觉寻求对求助的影响中,24.03%是通过中介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的。(3)乘积项"感觉寻求×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且引入乘积项后R2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的解决问题/求助和感觉寻求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但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资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创业绩效问卷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3市3所大学的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1),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255,P0.01);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1)。(2)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显著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概念在儿童青少年中探讨与饮食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在饮食相关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贵州省一个市区和2个县级地区的中小学校共9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139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与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健康的相关行为和不利健康的相关行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相关性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和建构模型进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儿童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行为平均得分均不高。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认知和有利行为之间、自我效能感和有利行为之间、有利行为与不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0.248、0.228和-0.102(P0.01)。独立中介效应检验中,自我效能感在与饮食相关的认知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2%。带入结构方程模型中检验,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更为明显(β=0.39,P0.01)。结论在儿童青少年实际饮食行为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增加认知改变行为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高等院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感与求职行为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9—12月运用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和求职行为量表对湖北省某高等院校全日制58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为81.138±13.202,求职自我效能得分为8.997±2.640,求职行为得分为28.995±11.189;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求职行为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价值观对求职行为的预测中,求职自我效能感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间接效应为4.3%。结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可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影响求职行为,医学院校可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角度出发,提高其求职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医学生做出合理的求职行为。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概念来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0961,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1063。交互作用项"自我效能感×应激"的回归系数在以抑郁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性水平(β=-0.108,t=-3.164,P=0.002),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R2)亦达到显著性水平(△R2=0.012,P=0.002)。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及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对95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学习自我效能感= 7.067,P < 0.01;F学习倦怠= 5.661,P < 0.05)。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 = 0.616,P < 0.01),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 = -0.327,P < 0.01),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 = -0.486,P < 0.01)。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3%。结论 增强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改善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学生知觉的班级环境与学习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我的班级》问卷、学习拖延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方便抽取的贵州省某地区39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4个维度与学习拖延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254,-0.179,-0.209,P值均<0.01);而学业自我效能感则与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2,0.278,0.167,0.342,P值均<0.01);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拖延呈负相关(r=-0.536,P<0.05).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师生关系与学习拖延、竞争与学习拖延的关系上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同学关系与学习拖延、秩序和纪律与学习拖延的关系上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57.84%和48.62%).结论 中学生知觉的班级环境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拖延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班级环境和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可减少学业拖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为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496名医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的医学生社交焦虑偏高.医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不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消极的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社交焦虑.结论 应加强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教育,提高自我效能感,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本科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做好本科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就业焦虑量表(EAS)对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的324名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资料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 324名研究对象完美主义得分为(98.31±16.4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32.21±21.91)分、就业焦虑得分为(28.28±9.75)分。完美主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焦虑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总体呈正相关(r=0.220,P<0.01),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03,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132,P<0.01)。 本科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密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有调节作用。提高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缓解因完美主义而带来的就业焦虑,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育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200例IVF-ET女性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不孕症自我效能感量表(ISE)及生育生活质量量表(Ferti Qo L)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1.0和AMOS21.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0份。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及生育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焦虑抑郁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与生育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焦虑抑郁作为中介变量,使自我效能感对生育生活质量的预测效应从0.65降低为0.26.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结果为焦虑抑郁作为中介变量使自我效能感对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从0.49降低为0.20。结论焦虑抑郁是自我效能感与生育生活质量的中介变量,降低IVF-ET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患者生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社交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满意度在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交往焦虑间的作用,为寻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改善青少年社交能力的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问卷、手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影响因素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按照年级整群分层方式选取全国11所中学和大学的2 056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和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社交自我效能感和交往焦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4和0.318,P值均<0.01),社交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满意度呈正相关(r=0.224,P<0.01).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交往焦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87,P<0.01),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满意度对交往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70和-0.090,P<0.01).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可以分别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社交满意度2条间接路径对交往焦虑产生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152,95%CI=0.119~0.185).结论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可以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满意度降低青少年的交往焦虑,改善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量表对76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心理幸福感3变量各维度之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0.05),引入自我效能项后,顺应良好完美主义的新增解释量△R2=20.9%,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由0.284降为0.144,仍达显著性水平(P0.05);顺应不良完美主义的新增解释量△R2=24.7%,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由-0.227降为-0.171,仍达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中国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影响的程度,为寻找有效降低考试焦虑的因素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讯数据库,筛选出2000-2013年间研究中国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关系的文献41篇进行Meta分析,共涉及学生27 506名,使用相关系数r作为效应量.结果 整体上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0.365).考试焦虑与不同自我效能感指标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效应量的绝对值在0.028 ~0.457之间.考试焦虑测量工具对考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被试群体之间考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前者效应量的绝对值在0.022~0.713之间,而后者效应量的绝对值在0.060~0.582之间.结论 中国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密切,且不受学生年级影响,而考试焦虑的测量工具调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现状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安徽省5所高校139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86.95%的大学生处于无焦虑或者轻微焦虑状态,13.05%的大学生处于轻度至中度焦虑状态.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得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师源性焦虑呈负相关(P值均<0.05).应对方式在人际信任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80%;在自我效能感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应对方式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师源性焦虑问题.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效果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为调查工具,运用问卷测量法于2019年4—5月对河南省3所高校2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r=-0.45,P0.01),与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P0.01),自尊和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r=-0.49,P0.01)。(2)自尊的中介效应的95%CI为-0.132~-0.052,不包括0,说明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2%。(3)领悟社会支持对自尊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F=4.46,P0.05)。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能直接负向预测学习倦怠,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该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即调节了自尊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山东省内9所高校选取的84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检出率为21.13%(179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t值分别为3.98,3.97,2.02,-4.56,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各量表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0.59,-0.42,P值均<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8和-0.15),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4).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心理健康,高校可通过提高个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来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以及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638名大学生,采用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CTQ)、反刍思维量表(RRS-CV)、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1)大学生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29.15%,自杀风险的检出率为23.67%; (2)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反刍思维及自杀风险正相关(r=0.43,P<0.01;r=0.37,P<0.01),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负相关(r=- 0.32,P<0.01);(3)反刍思维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反刍思维与自杀风险的关系(即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β=0. 13, t=3.01,P<0.01; 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β=0. 29,t=6.95,P<0.001)。结论 儿童期情感虐待与自杀风险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反刍思维是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缓冲了儿童期情感虐待对自杀风险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强,反刍思维对自杀风险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