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课题研究分析循证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96名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对研究1实施循证医学课程,对研究2组实施临床医学课程,比较两组研究生开课前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两组研究生开课前的CTDI-CV(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问卷)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开课后研究1组研究生的CTDI-CV评分明显高于研究2组研究生(P<0.05).结论:与临床医学比较,循证医学更能够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等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医学信息分类和利用的文章,90年代初,循证医学诞生[1].与传统医学模式相比,循证医学认为直觉、无规则医学经验、病理生理学检查不足以做出临床决策,应强调临床证据的重要性[1].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循证医学思想日臻完善,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院校日益增多,但缺少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3],为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并评价效果,辽宁医学院于2008年4月在2006级4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鉴循证医学理论,提出儿科循证实习。方法在实习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强化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的主动求证过程的训练。结果有助于实习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了实习目的。结论儿科循证实习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掌握了临床诊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求证能力,将其实实在在变成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三级医院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及服务需求情况,为循证医学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河南省12家三级医院,898名临床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自填式问卷调查其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及服务需求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发放并回收问卷916份,其中有效问卷898份,有效回收率98.03%。被调查的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为0.96∶1,平均年龄36.4(25.0~59.0)岁。对循证医学重要性的总体认可度高达90.98%,对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率为93.43%。三级医院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相关知识需求度较高的依次是循证医学专业资源库(91.20%),文献检索的技巧(90.09%),如何发表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论文(89.42%),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86.41%)及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82.52%);期望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方式方面,总体需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微信公众号(92.09%),讲座培训(89.42%),学术会议(84.63%),同事交流(84.41%),课程研修(82.74%),专著期刊(80.85%)以及网站宣传(78.40%)。此外,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不同科室间的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重要性的认识和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级医院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重要性认识度较高,对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较大,应根据临床医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及侧重点地制定措施、进行培训、促进实践。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在临床进修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循证医学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院在进修学员中开展循证医学课程,证明循证医学课程能培养进修学员自学能力,明显改变其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价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效果,并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方法对预防医学教学进行分阶段改革,并用问卷调查和卷面分数评价每一阶段的改革效果。结果各阶段教学改革使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增加,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结论循证方法可以科学有效指导预防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循证医学与病案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近10多年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循证医学已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在澳大利亚,每年根据循证医学对外科领域中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制定临床指南,为医疗决策应用.在我国,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建立了临床资料数据库,培训专业人员,出版发行相关刊物,为循证医学的普及教育和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科学依据.循证医学的发展也给现行的病案质量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循证思想融入到病案书写质量中,使临床医生在规范的诊疗活动中,强化病案书写的"循证"意识,已成为医院质量管理者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医学继续教育中开展临床循证医学教学的实践经历和体会。教研室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流行病学、内(外)科医生、图书馆专家等构成,通过多次的集体备课,教案讨论、试讲,使循证医学的教学日趋成熟。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对于教学理念的求新求精、努力学习与知识更新、团结协作是立足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探讨医院图书馆建设与循证医学关系问题.认为循证医学的建立对医院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员必须 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优化服务资源,拓宽服务范围,改变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师循证医学认知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莉  姜俊阁  于淑秀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617-2619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度,为在临床和科研中推广循证医学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202名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各科室临床医师,回答有关临床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和应用情况等问题. [结果]临床医师对循证医学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不尽人意.在临床实践中,76.7%的医生仍是按传统医学模式行医;只有41.1%的医师知道可以利用循证医学来解决医患纠纷.大多数(59.9%)医生虽然已经认识到什么是可靠的、科学的临床证据,但却园为各种原因,并未能将真实可信的证据用于自己的患者;指导临床实践的知识主要来自个人及高年资医师的经验、专著和文献报道. [结论]我国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观念还比较陈旧,行医模式还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未能将循证医学真正的融入到医疗实践当中.在临床医师中推广循证医学,使更多的医生易于获得科学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提高我国临床医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is becoming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competency and a requirement for grad medical education practice-based learning core competency. This study trie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conferences utilizing small-group discussions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ference method in enhancing EBM competency.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were 170 members of the medical faculty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86 (intervention) and 84 (control). Following the intervention, EBM competency was assessed by a written examin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made use of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relative risks for univariate analysis. Mantel-Hanszel was used for bivariate analysis.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multivariate-adjus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EBM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EBM knowledge, attitude and skills. A new indicator of number needed to intervention (NNI) was defined and computed. Results: The results proved conference along with small-group discussion to be a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with P=0.001 on knowledge, P<0.001 for attitude and skills P<0.001 in an EBM exam when compared with medical faculty members who did not participate in EBM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n=84). Moreover, they had also increased confidence with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and searching EBM resources. Conclusions: Conferences followed by small-group discussions significantly enhance EBM knowledge, attitude,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and literature review skills.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讲授+活动+咨询”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我校开设《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选修课,共有489名学生选修,对教育前后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教育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由45.2%,提高到77.7%。生殖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正向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是必要的,“讲授+活动+咨询”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integrates published clinical evidence with patient values and clinical expertise, the output of which is informed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Key skills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clude acquisition and appraisal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Faculty clinicians often lack expertise in these skills and are therefore unable to demonstrate this process for students and resident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yearlong case-based EBM workshop for 28 clinician educators, with precourse and postcourse evaluations of EBM resource use and literature appraisal skills. RESULTS: Of the original 28 participants, 26 completed the course. Self-assessed EBM resource us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elf-reported EBM knowledge correlated with measured skill (r = 0.45), and both improved with the intervention (both p < .001). Higher EBM skills scores correlated with time logged on the course's EBM Web sites (r = 0.56; p < .05), workshop attendance rates (r = 0.55; p = .003), and fewer years since medical school graduation (r = -0.56; p < .005). DISCUSSION: An interactive, longitudinal, EBM course derived from a needs assessment can improve 2 skills important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online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相似文献   

14.
刘洁  曲波  张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04-80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341人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超过90%,对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早期临床症状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课程教育、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是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问题上,该人群的态度较好,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P〉0.05)。结论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较好,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识知晓、态度改变和履约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医院实施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学习《公约》,提高医务人员《公约》的知识知晓率及医务人员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度,采用个别访谈结合院内控烟督查观察,并记录吸烟医务人员的控烟态度和行为变化。结果医务人员《公约》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度由学习前40.9%提高到学习后99.3%(χ2=74.502,P<0.01),控烟行为由学习前的20.0%提高到学习后80.0%(χ2=7.200,P<0.01),但未有戒烟成功者。结论医务人员《公约》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知晓率,医务人员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度保持较高水平;尽管医务人员控烟行为有改变,但戒烟行为无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收容劳教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情况和相关态度 ,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方法 教育前后采取相同问卷 ,以不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教育前后艾滋病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 ,收容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显著提高 (P <0 0 5 )。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正确态度的比例有所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选择部分安全行为的趋向显著提高。结论 在收容劳教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但扭转有关不正确态度需要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健康教育课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学校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化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对在山东省沂源县和寿光市中小学校随机抽取的600名干预组学生和399名对照组学生进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2.3%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0.9%,高于对照组学生的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7道题的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吸烟不是成熟的标志"外,其他6题干预组学生的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和对照组学生(P<0.01);干预后干预组学生主动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健康知识的学生比例为90.0%,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以健康教育课为主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健康信念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在校本科护生开展患者安全教育课程,并对课程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某校护理学院2个班的护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完成14学时的患者安全培训课程,对照组自行学习相关材料。在培训前后以“患者安全知信行问卷”和“患者安全培训考核试卷”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安全知识得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6,P<0.01;t=-4.502,P<0.01);干预组患者安全知识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7,P<0.01;t=4.873,P<0.01);干预前后2组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P>0.05;t=-1.671,P>0.05)。结论 患者安全培训课程可以有效提升本科护生的患者安全知识水平及总体认知状况。针对在校护生的短时间培训教育,其态度及行为则并未呈现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任务的支架式教学结合随机进入教学的复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实验课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校2016级医学影像学学生影像诊断实验课随机分为复合式教学模式班(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班(对照组),并在课后进行相关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复合式教学模式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班试卷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阅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多数学生认为复合式教学有益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结论复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相较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更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且使学生临床思维的逻辑性、影像整合临床的能力以及对影像图片的观察、影像报告的书写等方面表现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态度情况,评价培训效果,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顺义区28家医疗机构抽取103名病毒性肝炎防控相关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医务人员90名,目前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仅有51.1%知晓HBV的传染源,63.4%知晓HBV的传播途径,55.6%了解急性HBV的主要临床表现,45.5%清楚HBV的判断标准.通过专业培训,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HBV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分别为74.3%、93.2%、89.2%和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25,20.4,22.19,34.09; P<0.05);病毒性肝炎正确态度采取率也进一步提高.结论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正确态度采取率对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应加强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及规范化诊疗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