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CPB下行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APP技术的患者20例为APP组,根据术式配对同期未使用APP技术的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APP组分离的贫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酌情按需回输,富血小板血浆在CPB结束后并且鱼精蛋白完全中和后予以回输。收集围术期临床数据,血制品使用量和预后情况,凝血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体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大致相同、再次手术比例均为50%。两组患者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液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组患者异体血小板的输注率(5%vs. 35%,P0.05)和输注量[0(0~0)vs. 0(0~1),P0.05]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P组异体红细胞的输注率(10%vs. 45%,P0.05)和输注量[0(0~0)vs. 0(0~2.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结果中除APP组在CPB结束后最大血块强度较对照组小外,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可在减少异体血小板输注的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可减少异体红细胞的使用,起到血液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创面大、时间长、失血多,围术期异体血液制品需求量大。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可减少术中体外循环等多种因素对血液的破坏,减少异体血的使用。经APP分离后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具有促进组织生长、抑制细菌繁殖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APP技术相对其他血液保护措施能减少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破坏而被广泛关注,在需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本文对AP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心脏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CPB期间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下降是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和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CPB前,利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将部分血小板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出来制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CPB结束鱼精蛋白中和后再回输入病人体内,以减少围术期的出血量和血液制品输注量。PRP是一种可行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和对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择期行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02):行自体血小板分离术联合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n=106):单纯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h胸液引流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最低直肠温、术中补液量、术后胸液量、异体血液制品输注率和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于术前(T_1)、术毕(T_2)及术后24h(T_3)测定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栓弹力图(TEG)。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4h胸液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543.7±331.5)ml vs(520.9±363.8)ml, P=0.638]。试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201.5±35.7)min vs (213.8±38.2)min, P=0.017],但术中补液量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实验室和临床指标两组间无差别。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同时应用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未能降低术后24h的胸液引流量。  相似文献   

5.
自体血预充技术对血液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40例非急诊手术的首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的患者,依性别(男女比例)、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和射血分数(EF)进行配对后分为两组:自体血预充组(n=20)和经典预充组(n=20)。自体血预充组:用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体外循环开始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最初预充液,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mmHg以上。经典预充组: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心肌保护均采用Calafiore温血停跳液灌注。体外循环中保持温度35.0℃~35.5℃,流量2.5~2.8L·min-·1m-2。所有患者按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前将体外循环系统中余血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自体血预充组平均置换出(894±171)ml的最初预充液,患者体外循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h、1d、2d的H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预充组(P<0.05)。自体血预充组围术期人均输血量明显低于经典预充组[(0.16±1.09)U/人和(0.97±2.18)U/人,P<0.05]。自体血预充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较经典预充组明显减少(303±89ml和495±112ml,P<0.05)。结论自体血预充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血液稀释,减少围术期输血量,保护血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APP)对大血管手术围术期凝血指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择期行主动脉替换手术的患者44例,男性36例,女性8例,年龄36~65岁,ASAⅡ-Ⅲ级。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各22例,实验组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照组仅应用血液回收等常规血液保护措施。于麻醉诱导后(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T2),术后24h(T3)采集血液标本,监测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率(INR)、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的反应时间(R)、凝集时间(K)、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最大振幅(MA)、预测在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溶解的百分比(EPL)。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lt、MA值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T2时,实验组较对照组APTT明显缩短(P<0.05),R值、K值减小(P<0.05),同时FIB明显增高(P<0.05)。T3时,实验组K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及出血量减少,且止血时间缩短。术后实验组24h引流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结论:APP技术可改善大血管手术术后凝血功能,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及异体血输注量,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术前实施自体血小板分离的心血管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总结该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患者麻醉管理经验。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本部实施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的全部心血管手术患者,记录血小板分离操作的相关数据、患者麻醉管理方法及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大血管手术患者15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46例,大血管合并瓣膜手术患者9例。分离所得富血小板血浆量为(182.3±74.3)ml,总操作时间为(26±11.3)min,术后24小时胸液量为(500±360.4)ml。70例患者中,输注异体血液制品35例(50%),二次开胸止血4例(5.7%),肾脏替代治疗3例(4.3%),死亡1例(1.4%)。结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作为一种新的血液保护方法,可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运用于心血管手术中。  相似文献   

8.
逆行自体血液预充和改良超滤在儿童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RAP)和改良超滤技术(MUF)联合应用对儿童体外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联合应用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和改良超滤技术,对照组不进行上述两项技术.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逆行自体血液预充置换液量,转前、转中、术后红细胞压积,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结果两组患儿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前、转中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可减少预充液量,转后红细胞压积实验组(32.50±3.04)%高于对照组(24.05±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06.50±47.85)min,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为(0.15±0.26)U,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95.75±77.94)min,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为(0.78±0.62)U,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和改良超滤技术在儿童体外循环手术中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临床用血量,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采取单纯性自体血回输的对照组及采取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的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麻醉诱导后(T_1)、自体血回输后(T_2)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为(284.22±1.58)ml,总住院费用为(14.28±1.02)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70±1.60)ml和(17.65±1.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过程中,自体血小板分离结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取得的血液保护效果及炎症指标改善效果更佳、社会/经济效益更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10月以来,我们为45例手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输血液。其中骨科手术25例,普外科手术8例,妇产科手术12例。最高回收血量为2335ml。效果显著,避免了术中血液的大量流失(平均每例失血500~2000ml)。血液回收机的主要功能和特点:①把术中失血收集处理后,进行自体血液回输。②能回收95%以上的血细胞及血小板,可将正常人血液分离成红细胞、血小板、血浆以供不同情况选择使用。③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有快、中、慢速、自选等多种处理血液的方式,满足各种临床需要,处理速度快。3分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