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孕妇孕晚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产科妊娠晚期(≥28周)孕妇进行抽样调查。本次共调查孕妇146例,回收有效问卷137例,有效率93.84%。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1例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睡眠障碍,占37.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运动时间≥6 h、近期无家庭矛盾是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既往有自然流产史是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庆地区孕妇孕晚期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应注意孕期家庭矛盾和自然流产史对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适度运动改善孕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妇主观睡眠质量和客观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妊娠压力水平下孕妇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相关性的差异,以更确切地评估孕妇的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松江区323名孕16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近1个月主观睡眠质量,用腕部体动仪记录孕妇连续7 d的客观睡眠质量,用孕妇生活事件量表评价妊娠压力。结果被调查孕妇的PSQI评分平均为6. 39分。腕部体动仪记录得到的睡眠时间、清醒次数、清醒时间和客观睡眠效率都与主观睡眠质量维度、睡眠持续性维度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 112~0. 173,其中清醒次数与匹兹堡睡眠量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最强。相比妊娠压力相对较小的孕妇,妊娠压力较大的孕妇清醒次数和清醒时间与PSQI得分、客观睡眠效率与PSQI得分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结论在孕妇中,问卷量表和腕部体动仪测得的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在反映睡眠质量方面有不同的侧重性。妊娠压力是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相关性的效应修饰因子,对于妊娠压力大的孕妇,尤其要注意同时观测主观与客观睡眠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孕妇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其中介作用,为缓解孕妇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妊娠压力量表(PPS)、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84例IVF-ET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弹性与妊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 671,P<0. 01),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 741,P<0. 01),妊娠压力与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 758,P<0. 05)。妊娠压力和心理弹性都对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妊娠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妊娠压力与心理弹性是影响IVF-ET孕妇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部分中介了妊娠压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妊娠早期孕妇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6名妊娠早期孕妇.对所有样本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 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测评妊娠早期孕妇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的PSQI与EPQ-L、EPQ-E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5、-0.143,均P<0.05);与EPQ-N、EPQ-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7、0.126,均P<0.05).SSRS总分和PSQI总分呈负相关(r=0.513,P<0.05).结论 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妊娠早期孕妇睡眠质量影响较大,可通过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增强社会支持来改善妊娠早期孕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研究表明孕妇睡眠与其健康(如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等)之间存在关联,但是孕妇睡眠情况对胎儿结局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现有文章结果表明孕妇睡眠障碍会导致胎儿早产,但目前在研究孕妇怀孕期间的睡眠情况[如睡眠障碍性呼吸(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QSI)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孕晚期孕妇进行睡眠和抑郁状况调查,运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晚期妇女睡眠状况的因素。结果:孕晚期孕妇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筛查阳性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抑郁筛查阴性孕妇的10.542倍(OR=10.542,P<0.001),丈夫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丈夫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孕妇的0.182倍(OR=0.182,P=0.003)。结论:孕妇在孕晚期睡眠障碍的发生比例较高,可能与孕妇自身的抑郁状况及丈夫的文化程度有关,应运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和知识教育等改善孕晚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孕期睡眠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6月-2019年8月抽取妊娠晚期(≥28周)孕妇203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1例,有效率为99.0%。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妊娠情况、临睡前习惯等基本资料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例妊娠晚期孕妇PSQI平均得分为(7.37±3.14)分,其中睡眠障碍(PSQI7分)者91例(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有流产史、临睡前使用智能电子设备超过半小时及临睡前摄入液体是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妊娠晚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孕妇睡眠质量,进而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抑郁和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抑郁症状与睡眠质量及其各维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随访的孕28周之后的260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与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孕妇中,56.15%有抑郁症状,20.77%有睡眠障碍。有抑郁症状的妇女中,28.08%有睡眠障碍。在考虑了孕妇年龄、调查孕周、文化程度、户籍地、有无妊娠史、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晚期工作时间后,统计学分析表明抑郁症状对PQSI总分有影响(OR=3.229,95%CI:1.531~6.810)。有抑郁症状的孕妇主观睡眠质量(OR=3.903,95%CI:1.253~12.158)、睡眠潜伏期(OR=4.846,95%CI:1.574~14.920)、睡眠功能紊乱(OR=7.869,95%CI:2.576~24.036)及白天功能紊乱(OR=6.395,95%CI:2.328~17.565)4个维度的危险值比没有抑郁症状的孕妇高。结论抑郁症状是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方面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卫市2所医院535名符合调查要求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孕妇睡眠质量及抑郁。结果 535名孕妇抑郁检出率为34.2%,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0.6%。有抑郁的孕妇睡眠障碍检出率(29.0%)高于无抑郁的孕妇(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8,P=0.001)。PSQI总分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680,P<0.001)。文化程度低、夫妻关系差、有孕期并发症、睡眠障碍是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孕期并发症、担忧孩子健康、抑郁是妊娠晚期孕妇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抑郁呈正相关,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1-12月到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以睡眠问题就诊的晚期妊娠妇女,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为睡眠质量差(总分>5分)的孕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82例,对照组82例.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护理师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渐进式和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参加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在妊娠37-40周临产前再次对两组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差别.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前干预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5.48±2.25,对照组为5.32±2.4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4,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平均得分(3.21±2.42)明显低于干预前(配对t=4.25,P<0.05).干预后睡眠质量差者11例,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5例(配对χ2=22.04,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试管婴儿孕妇648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合并GDM112例,非GDM536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试管婴儿孕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7年通过立意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1426名孕8~14周单胎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8.6±4.0)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年龄、孕前体重、产次、孕次等基本信息,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收集孕早期焦虑和抑郁信息,根据中国常模标准评价其焦虑和抑郁症状;于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GDM。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对GDM的影响。结果孕早期焦虑组和抑郁组GDM发生率分别为41.8%和33.6%。孕早期妇女焦虑、抑郁、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7%、10.5%和4.8%,<30岁组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9.0%和11.7%)均高于≥30岁组孕妇(5.3%和8.1%),初产妇组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8.8%和11.9%)均高于经产妇组(5.4%和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孕前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孕次、产次、能量摄入量、受孕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否及饮酒否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早期非焦虑组孕妇比较,焦虑组孕妇GDM发生风险增加(OR=1.556,95%CI 1.014~2.387),未观察到孕早期抑郁与GDM发生有关(P>0.05)。在<30岁孕妇中,与孕早期非焦虑组比较,孕早期焦虑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654,95%CI 1.004~2.726);在初产妇中,与孕早期非焦虑组比较,焦虑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633,95%CI 1.013~2.634)。在≥30岁孕妇和经产妇中,均未观察到焦虑与GDM发生风险有关(P>0.05)。结论孕妇孕早期焦虑增加GDM发生风险,30岁以下孕妇及初产妇为焦虑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8 264例住院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 2018年12月在海南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 264例,参考2010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分为GDM组(n = 1 207)和非GDM组(n = 7 057)。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 264例孕妇发生GDM 1 207例,GDM发病率为14.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 = 2.337,95%CI:1.512~5.480)、孕前BMI≥25 kg/m2(OR = 3.193,95%CI:2.485~10.108)、孕次≥3次(OR = 2.104,95%CI:1.382~4.927)、产次≥3次(OR = 1.862,95%CI:1.204~3.218)、流产次数≥2次(OR = 2.902,95%CI:2.114~7.913)、高能量摄食(OR = 5.714,95%CI:4.526~12.685)及饮食不规律(OR = 3.319,95%CI:2.905~10.794)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5岁、孕前BMI≥30岁、孕次≥3次、产次≥3次、流产次数≥2次、高能量摄食及饮食不规律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孕妇加强GDM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孕中期妇女体成分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妊娠24~28周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以明确是否存在GDM,并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孕妇体成分.最终获得124例诊断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130例血糖正常孕妇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GDM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沈阳市盛京医院住院的129例GDM孕产妇与129例正常孕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汉族)按1∶1的比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怀孕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后期体重、文化程度、早起时间、晚睡时间、孕前口味、孕前常饮饮料、怀孕胎次、糖尿病(DM)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孕前高脂血症、孕前运动、流产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有5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即怀孕年龄、孕前BMI、DM家族史和孕前口味为危险因素(P=0.000,OR=1.861,95%C.I为1.795~1.932,P=0.000,OR=2.750,95%C.I为1.660~2.852,P=0.000,OR=8.690,95%C.I为3.588~21.046,P=0.000,OR=1.615,95%C.I为1.503~3.750);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P=0.002,OR=0.910,95%C.I为0.259~0.898)。结论:孕产妇怀孕年龄、孕前BMI、DM家族史、孕前高盐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GD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早期不同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下二者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西南地区15所妇幼保健院建卡的7 546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膳食记录信息、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孕早期膳食模式与GDM发生风险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提取了3种膳食模式,发现“综合型膳食模式”(OR=0.57,95%CI:0.41~0.78)和“高植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0.65,95%CI:0.50~0.85)与GDM发生风险降低有关,而“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2.90,95%CI:2.11~4.01)与GDM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在不同孕早期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下,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与GDM的发病风险均显著相关。结论 孕早期的膳食模式对GDM的发生产生影响。无论在孕早期是否使用营养补充剂,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均提高GDM的发病风险。应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教育,指导其选择健康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的临床不良结局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相关筛查、诊断及干预,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199例孕妇,其中102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97例非PCOS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并将两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OS组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P0.05)。结论PCOS增加GDM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我国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在孕妇人群中的分布, 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以期为降低孕期合并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31日前分娩的中国孕产妇队列中纳入的孕妇,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孕妇孕早期的体力活动、久坐、烟草暴露、酒精摄入、饮食及睡眠水平共6项生活方式指标, 并收集孕妇GDM发病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健康生活方式与GDM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在3 162例孕妇中有372例孕妇被诊断为GD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体力活动(RR=1.015, 95% CI=1.005~1.279, P=0.046)和低睡眠水平(RR=1.019, 95% CI=1.004~1.196, P=0.047)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不健康行为的孕妇相比, 6种全部有表现者有更高的GDM发病风险(RR=1.530, 95% CI=1.263~8.880, P=0.036)。   结论   我国孕妇的GDM发病率为11.76%, 缺乏体力活动和低睡眠水平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 有多种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增大GDM风险。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等多种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GDM合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孕早中期妇女铁补充剂摄入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7年2-4月通过立意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某妇幼保健机构产前门诊807名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于孕早期收集孕妇基本信息,于孕早、中期收集孕妇铁补充剂摄入剂量及频率,计算铁补充剂平均日摄入量,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孕妇孕早、中期食物摄入量。根据WHO推荐孕期补铁60 mg/d为分界点,<60 mg/d为低水平组,≥60 mg/d为高水平组。于孕24~2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根据《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GDM。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孕早、中期妇女铁补充剂平均摄入量和摄入水平对GDM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有效样本739例,年龄(28.22±3.75)岁。孕早、中期铁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0%和67.9%,铁补充剂摄入量≥60 mg/d比例分别为3.8%和47.1%。调整年龄、孕次、产次、孕前体质指数、膳食铁摄入量、膳食能量摄入量等混杂因素后,孕中期铁补充剂平均摄入量与GDM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1.059,95%CI 1.016~1.104);孕中期铁补充剂摄入高水平组(≥60 mg/d)GDM发生风险是孕中期铁补充剂摄入低水平组(<60 mg/d)的1.406倍(95%CI 1.019~1.939)。未发现孕早期铁补充剂摄入量与GDM发生有关。结论孕期铁补充剂使用可能会增加GDM发生风险,孕妇铁补充剂适宜摄入量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检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GDM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共501位孕妇接受筛检,其中16例诊断为GDM。研究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得到,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经产史,既往多囊卵巢综合症,初孕年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和孕前腰围与孕妇GDM发生有关联,多因素分析表明;初孕年龄(OR=4.1102,95%CI:1.2610-13.3965),糖尿病家族史(OR=6.6138,95%CI:1.3334-32.8063),孕前BMI(OR=16.8227,95%CI:5.5441-51.0457)增加孕妇发生GDM的危险。结论 加强对初孕年龄大,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值大的孕妇的检查,以预防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