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通过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表征、病理组织形态学及血清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K)、复合模型组(F)、成药组(C)、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组(Z),每组13只。除K组外,其余3组雌性大鼠先于输卵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输卵管炎症模型,后进行复合刺激造成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第6周开始,Z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灌胃,C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悬液灌胃,F组用等体积纯净水代替,持续4周。造模开始后,每7 d对大鼠气滞血瘀症候积分进行评分。于给药第29天取材,取双侧输卵管,肉眼观察各组输卵管组织形态学评分,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结果:(1)与K组比较,F组证候积分显著升高(P0.01);同F组比较,经治疗后,C组和Z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Z组下降显著(P0.01)。(2)肉眼观察,F组输卵管壁肿胀、管壁增厚、盆腔粘连例数明显增多,Z组的输卵管炎性症状减轻,优于C组。(3)病理结果显示,F组炎症造模成功,输卵管病理表现最重,经治疗后的Z组病理表现减轻,优于C组。(4)血清IL-6水平显示,F组IL-6水平最高,经GD治疗后水平下降,疗效显著(P0.05),与C组趋势一致。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通过改善模型大鼠的中医症候积分、输卵管的形态、病理表现及IL-6水平,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中、低浓度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建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大鼠模型;中药高、中、低浓度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混悬液;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在末次给药后取材,肉眼观察输卵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探究膈下逐瘀汤对模型大鼠输卵管中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52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K)、模型组(M)、对照组(D)、膈下逐瘀汤组(G),每组13只,并将M、D、G组造成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于第6周G组予膈下逐瘀汤灌胃,D组予康妇炎胶囊悬液灌胃,M组用等体积纯净水代替,疗程28 d。随后即取双侧输卵管,以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形态,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输卵管中炎性因子ICAM-1、NF-κB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学HE染色显示,M组输卵管炎症表现最重,G组炎症表现最轻,并可有效下调输卵管中炎性因子ICAM-1、NF-κB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均优于D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有效调节模型大鼠输卵管中炎性因子ICAM-1、NF-κB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对慢性输卵管炎(气滞血瘀型)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构建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手术组(S)、模型组(M)、复合模型组(F),中成药组(C),中药低、中、高剂量组(D、Z、G),每组13只。第1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慢性输卵管炎模型,第8天开始构建气滞血瘀症候模型,第29天D、Z、G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生药1.485、2.970、5.940 g/kg;C组给予康妇炎胶囊0.064 8 g/kg,给药体积均为0.1 mL/kg,K组、S组、M组、F组用等体积纯净水代替,连续治疗28 d。以ELISA法检测输卵管炎症大鼠TNF-α、TGF-β1的表达,以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输卵管炎症大鼠输卵管中TLR2、TNF-α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可显著降低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血清中IFN-β、TNF-α的表达,与复合模型组比较,P 0.01;亦可显著降低慢性输卵管炎大鼠输卵管中TNF-α、TLR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复合模型组比较,P 0.01。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并缓解机体的血瘀症状与炎性病理改变,对气滞血瘀型慢性输卵管炎大鼠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正>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年轻女性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生活、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粘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从事妇科  相似文献   

6.
贾锐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11):1425-1426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辅治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加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辅治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腹泻,属祖国医学“肠风”、“脏毒”、“下痢”等范畴。现代医学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近年来,其发病日趋增多,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笔者工作10余年来,应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腹泻6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的气滞血瘀型肝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FOLFOX4全身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B比对照组高,TBIL、AFP、ALT均比对照组低(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妈富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膈下逐瘀汤口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症状、体征、总主观症状的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使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和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105/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95/110)(P0.05);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PGF_(2α)水平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显著缓解痛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合失笑散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型肿瘤晚期癌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三阶梯止痛,按疼痛程度顺序使用更强止痛剂,第一步非鸦片类,第二步弱鸦片类,第三步强鸦片类,辅助药物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组40例膈下逐瘀汤合失笑散(蒲黄6g,五灵脂10g,乌药、桃仁、丹皮、赤芍、延胡、香附、红花各12g,田七10g,枳壳12g,徐长卿30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程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CR14例,PR16例,MR7例,NR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CR10例,PR11例,MR13例,NR7例,总有效率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合失笑散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型肿瘤晚期癌痛,疗效满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香附四物汤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系统部分指标的调控与影响。 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香附四物汤组,采用14 d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Adr)0.9 mg·kg-1·d-1附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复制气滞血瘀证模型,给药组给予香附四物汤干预,酶联免疫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模型大鼠给药前后血浆中白介素-6(IL-6)、白三烯B4(LTB4)、雌二醇(E2)、孕酮(P)、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等因子含量及下丘脑组织中β-内啡肽水平。PLS-DA法对测定因子统计分析。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显著缩短(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改变;血浆中IL-6,P含量显著升高,E2,PGE2,NO含量显著降低(P<0.01),LTB4含量无显著变化;下丘脑组织β-内啡肽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香附四物汤给药组对气滞血瘀证模型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P<0.05)。PLS-DA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血液指标:全血黏度(30 s-1)、血浆黏度、凝血酶时间;神经系统指标:水平运动次数、β-内啡肽表达荧光面积、垂直运动次数、β-内啡肽表达荧光强度、中心格停留时间;内分泌指标:雌二醇、孕酮;免疫指标:前列腺素E2为主要差异指标。 结论: 香附四物汤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的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生物学指标具有明确的调控作用,该作用与调控内环境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SD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及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造成SD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对其血液流变性及卵巢分泌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少腹逐瘀汤能改善寒凝血瘀SD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对卵巢功能也显示出一定改善作用。结论:少腹逐瘀汤能改善寒凝血瘀SD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及调节E2和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卵巢囊肿患者3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160例,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卵巢囊肿大小变化、临床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卵巢囊肿大小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3.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生化、血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少腹逐瘀汤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患者的血流动态及微循环,改善性激素水平,缩小卵巢囊肿大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每组10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他两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膈下逐瘀汤组予14g/(kg.d)的膈下逐瘀汤流浸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AA)和肝组织脂肪酸合酶(FAS)、乙酰Co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肝小叶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点片状坏死灶;肝脏NAFLD活动度积分(NAS)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血清FAA和肝组织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ACC、FAS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CPT-1、SCD-1蛋白表达则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肝组织NAS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FAA、肝组织TG、CHOL水平及ACC、FAS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P0.05);而肝组织CPT-1和SCD-1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着脂肪酸代谢紊乱;膈下逐瘀汤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减少脂肪酸对肝脏损伤有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脉灵方对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冠脉灵方),治疗周期为4周。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中医证候的变化以及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和93.33%,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和96.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1、TXB2均降低,6-keto-PGF1和NO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ET-1、NO、TXB2和6-keto-PGF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灵方能改善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中越来越多出现气滞血瘀证型患者,更重要的是临床效果反馈验证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数据统计、科研研究四方面阐释糖尿病"气滞血瘀"证型的研究进展,提倡基于经典认知疾病,研究疾病,发挥中医的整体动态的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的失眠特征及加味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和艾司唑仑治疗30 d,观察失眠特征及治疗后失眠特征、中医证候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均能改善睡眠,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失眠特征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的失眠特征以多梦夜醒、早醒及头昏健忘为主,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特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不可预见性刺激致血瘀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采用多因素联合刺激法复制血瘀证模型5周,同时ig给予生药量为105.3,35.1 g·kg~(-1)血府逐瘀汤,采用多因素刺激法建立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飞点"法动态模拟微循环血流速度;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检测组织血流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NO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速度缓慢;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能改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的状态(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微动脉,微静脉血流速度,收缩微动脉、微静脉血管管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能显著增加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微静脉血流速度,扩张微动脉、微静脉血管管径(P0.05),显著增加大鼠皮肤、肝、肠血流量(P0.05),显著降低大鼠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显著增加大鼠肝,肠,胃,卵巢,子宫血流量(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大鼠肝脏总NOS(TNOS)酶活性,结构型NOS(c NOS)酶活性与内皮型NOS(e N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均能显著升高大鼠血浆中NO含量(P0.01),大鼠肝脏TNOS,c NOS酶活性与e N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不可预见性刺激导致的血瘀症状,其逐瘀作用与气体信号分子NO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