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针刺治疗癫痫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4月的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用穴频次、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 纳入处方80个,高频穴位是百会、水沟、太冲,高频归经为督脉、足阳明胃经,获得穴位组合11对、核心组合14个、新方3个。结论 针刺治疗癫痫单穴以百会为主,多选神门-百会组合,醒脑开窍的同时兼以宁心安神,同时加用督脉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能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2007年以来,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探求高效取穴,以期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动检索的方式,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中,检索2007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后,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8篇,得出关联度最高的对穴为足三里—三阴交,置信度0.9。结论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痛风的选穴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痛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 0),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肺癌相关方剂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肺癌及新药研发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组方数据库,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组方数据库进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等研究。结果:共涉及中医药治疗肺癌的346首方剂,涉及中药275味,分析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常用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5首。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肺癌的方剂以清热化痰、健脾益肺、散结解毒、养阴益肺、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等功效为主,药性多温凉并用、药味多甘苦辛,体现肺癌的"补泻兼施,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学称为“乳癖”,是乳腺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其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志改变,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通过钼靶X线、B超等可以检测。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此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版)中含地龙方剂组方规律,为地龙现代临床应用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地龙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配伍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频次、主治病证频次;使用平台软件内置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地龙方剂的核心药物组合。选择频次较高的病证“痹证”和“跌打损伤”进行用药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方组合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含地龙方剂281首,包含药物287味,常用组合药物组合29种(频次≥20);配伍药物药性四气以温、寒频次为多,二者共占总频次的73.5%;五味以辛味频次最高,苦、甘、咸频次各次之,此四者共占总频次的95.9%;归经频次以肝、脾、心、胃、膀胱、肾、肺经居多前7位(频次均≥400),占总频次的91.8%。含地龙方剂主治病证共103种,其中频次≥6的病证有18种,常用配伍药物29组(频次≥20),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20%)为制川乌、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分析“痹证”和“跌打损伤”用药规律,得到治疗“痹证”病证关联药物15组(置信度为1),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31.8%)为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威灵仙、五灵脂,新方组合8组;得到治疗“跌打损伤”病证关联药物2520组(置信度为0.9),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31.5%)为制川乌、乳香、没药、自然铜、苏木、当归、血竭,新方组合6组。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地龙多与活血化瘀类、祛风湿类药物配伍,组方用药法度清晰。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地龙方剂能够科学、直观体现地龙的组方规律。;分析主治病证所得的核心用药能反映疾病的基本治法,符合临床应用实际。研究所获得的核心药物组合和新方组合可能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学称为"乳癖",是乳腺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其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志改变,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文献中治疗痛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1965—2018年约50年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内治疗痛痹的文献资料,通过相关性挖掘、复杂熵聚类分析治疗痛痹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研究文献中治疗痛痹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得到治疗痛痹的处方173张,统计得到治疗痛痹药物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药物组合的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核心组合新方。结论:文献中治疗痛痹的处方用药多以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药物以温经通脉、散寒止痛、滋阴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傅汝林教授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治疗淋巴瘤的中医治疗处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运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55例处方以及其中涉及到的103味中药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傅汝林教授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善用北沙参、南沙参、白芍等益气养阴之品扶助正气,适当辅以鳖甲、莪术等养阴散结之品配合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生甘草、夏枯草等清热解毒之品以消癥瘕。结论傅汝林教授治疗淋巴瘤多采用益气养阴、散结解毒之品,再根据不同体质状态临证选药,多辅以理气活血、化痰除湿之品,诸药合用,祛邪扶正,标本兼治,从多途径增强抗癌之效,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收集并整理《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苍术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常用配伍规律及组方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6):531-53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近2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文献中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剂90首,涉及中药146味。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0个,新处方10首。结论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剂的组方规律体现了益气养阴、补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符文彬教授治疗郁病的针刺选穴规律,并挖掘新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符教授门诊诊治郁病的首诊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符教授选穴规律,挖掘有效组穴处方,为针灸治疗郁证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结果]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504例,其中针刺处方所涉及穴位共90个,总使用频次5 176次;最常使用的前5位穴位有百会、印堂、中脘、廉泉、关元;其中以任脉穴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常用的穴位组合共37个。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穴位组合5组,分别为“百会、印堂、中脘、太冲、合谷、廉泉”“百会、印堂、照海、廉泉、列缺、中脘”“百会、印堂、中脘、关元、足临泣、外关”“百会、印堂、中脘、气海、关元、下脘”“百会、印堂、阳陵泉、中脘、关元、内关”。[结论]符教授运用针刺治疗郁病着重调神,任督并用,提炼出“疏肝调神,心胆论治”的诊疗思路,不仅调畅气机,亦固本培元,同时根据辨证使用八脉交会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藏医药治疗胃痛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常用藏成药诠释》等法定标准及著作中治疗胃痛的藏药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藏医治疗胃痛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整理出治疗胃痛的藏医方剂共94首,涉及228味藏药,使用频次7次及以上的藏药共34种,获得治疗胃痛药对及核心组合52个、新处方13个。结论:藏医治疗胃痛的核心药物为荜茇、诃子、藏木香、寒水石等,常用的核心组合为寒水石-藏木香和荜茇-藏木香。本文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治疗胃痛的新药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痹症的中医治疗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进行分析,选出其中治疗痹症的方剂组成,并将各组方中的药物类型输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再引入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痹症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共选出了100个治疗痹症的典型方剂,对各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与对比后发现,组方中共包括16个常用的中药药对、40个中药核心组合以及8个演化而来的中药新处方。结论本次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痹证的治疗方剂及其组方规律进行明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方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对于中医药的有关研究有积极意义,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索感染后咳嗽中药配伍规律和组方思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药物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及药物间关联度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最终纳入188个处方共涉及162种中药,筛选出30种高频次药物。162味中药的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类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中苦、辛、甘为主,主要归肺、脾、胃、心、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4个常用的药物组合和28组关联药物,药物整体呈现出以“甘草-桔梗-紫菀-杏仁-荆芥-百部-白前-麻黄-陈皮”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基于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组5个。结论 感染后咳嗽中药处方具有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为主,温寒并用,以温药为要的用药特点及注重宣肃肺气的核心治法特点,为进一步探究感染后咳嗽临床用药规律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方法] 双人筛选录入信息,将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用药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及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处方152首,涉及129味药物,累计使用频次2 842次,柴胡、炙甘草、当归、茯苓、远志、石菖蒲为高频药物,肝经、脾经为高频归经,基本经验方为定痫丸、桂枝加葛根汤及越鞠丸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总结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是在舒肝健脾、开窍醒神、解肌止痉的基础上重视辨证用药与临床加减,创建病证结合的治疗体系,为临床及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