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实验于2003-09/2004-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4只,其中24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12只;其余10只为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2]辛伐他汀组术前1h给予药物辛伐他汀(40 mg/kg)灌胃,以后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给以等量清水灌胃.[3]实验4周后,各组大鼠称质量后经尾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表达和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明胶酶法测定.[4]各组均数间比较方差齐性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1]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表达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表达1.21±0.22,0.82±0.16,0.51±0.13,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0.98±0.20,0.65±0.14,0.43±0.13,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2]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310±31,180±24,100,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280±29,160±22,100,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3]血脂测定结果3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2]辛伐他汀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此改变不依赖其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实验于2003-09/2004-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4只,其中24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12只;其余10只为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2]辛伐他汀组术前1h给予药物辛伐他汀(40 mg/kg)灌胃,以后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给以等量清水灌胃.[3]实验4周后,各组大鼠称质量后经尾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表达和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明胶酶法测定.[4]各组均数间比较方差齐性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1]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表达: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表达:1.21&;#177;0.22,0.82&;#177;0.16,0.51&;#177;0.13,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0.98&;#177;0.20,0.65&;#177;0.14,0.43&;#177;0.13,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2]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310&;#177;31,180&;#177;24,100,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280&;#177;29,160&;#177;22,100,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3]血脂测定结果:3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2]辛伐他汀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左心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此改变不依赖其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变化与胶原代谢的关系,并探讨药物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12/2005-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②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心肌梗死组均制成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留置丝线,不结扎,余与造模相同,以40mg/kg清水灌胃,持续4周。辛伐他汀干预组:术前1h给以药物辛伐他汀40mg/kg灌胃,以后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持续4周。心肌梗死对照组:以40mg/kg清水灌胃,持续4周。③4周后尾静脉抽血化验血脂后处死,心脏称质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I型胶原产量。④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过程中死亡16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34只。①实验4周后,大鼠左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RNA及I型胶原表达: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21±0.22,0.82±0.16,0.51±0.13;0.98±0.20,2.64±0.22,0.43±0.13;2.64±0.22,1.53±0.13,0.96±0.15,P<0.01)。②大鼠左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RNAI型胶原表达: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③心脏质量和心脏质量/体质量: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④血脂水平: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少梗死后左室非梗死区I型胶原的沉积,改善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该作用发挥可能与其抑制梗死后心肌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有关,而与其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变化与胶原代谢的关系,并探讨药物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1]实验于2004-12/2005-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2]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心肌梗死组均制成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留置丝线,不结扎,余与造模相同,以40mg/kg清水灌胃,持续4周.辛伐他汀干预组:术前1 h给以药物辛伐他汀40mg/kg灌胃,以后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持续4周.心肌梗死对照组:以40 mg/kg清水灌胃,持续4周.[3]4周后尾静脉抽血化验血脂后处死,心脏称质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左室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Ⅰ型胶原产量.[4]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过程中死亡16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34只.[1]实验4周后,大鼠左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及Ⅰ型胶原表达: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21&;#177;0.22,0.82&;#177;0.16,0.51&;#177;0.13;0.98&;#177;0.20,2.64&;#177;0.22,0.43&;#177;0.13;2.64&;#177;0.22,1.53&;#177;0.13,0.96&;#177;0.15.P<0.01).[2]大鼠左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 mRNA Ⅰ型胶原表达: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3]心脏质量和心脏质量/体质量:心肌梗死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1).[4]血脂水平: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少梗死后左室非梗死区Ⅰ型胶原的沉积,改善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该作用发挥可能与其抑制梗死后心肌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有关,而与其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震波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管新生治疗方法.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及其抑制因子是影响心室重构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影响.方法:将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心脏震波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心脏震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震波治疗组接受3次低能量体外震波治疗(0.09 mJ/mm2,每点治疗200击,共9点),1个月后通过左心室造影评价左心室重塑情况,对照组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同操作,但不施以震波及能量.假手术组不建模,震波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各组动物心肌组织梗死交界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备组动物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心脏震波治疗组梗死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促进局部心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水平升高(P<0.05),左心室造影评价显示心室重塑指标改善,心脏震波治疗组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高(P<0.05).结果显示体外心脏震波通过有效诱导急性缺血区血管新生,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水平,并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MI)后早期运动训练对左心室(LV)重构、心室功能、心肌间质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对照组(AMI-Sed组)和MI+运动训练组(AMI-Ex组),结扎前降支建立MI模型。手术后1周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运动强度相当于45%VO2max),术后第9周测量各组大鼠左心室重量、血液动力学参数,处死大鼠,用Masson染色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Sed、AMI-Ex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和左心室长轴径(LVLA)均显著增加(P0.05),运动训练对LVWI和LVLA无明显影响;与AMI-Ex组比较,AMI-Sed组RVWI、肺含水率显著增高,左心室压峰值(LVSP)和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值(+dp/dtmax)显著降低,左心室压力负最大值(LVEDP)显著升高(P均0.05);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CVF降低,Ⅰ、Ⅲ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以Ⅰ型胶原纤维表达降低为著;与Sham组比较,AMI-Sed、AMI-Ex组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MMP-9无显著变化;AMI-Ex组MMP-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MI-Sed组(P0.05)。结论:AMI后早期运动训练可抑制非梗死区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室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MMP-2表达变化对此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为辛伐他汀干预组(MI-S组,n=20)和心肌梗死对照组(MI-C组,n=20),另一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4周后,RT-PCR法检测左心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TGF-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组织TGF-β1蛋白含量。结果:制模组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MI-S组上述指标较MI-C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Sham组(P〈0.05),3组血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辛伐他汀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TGF-β1的表达,此改变与其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将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1-BMSCs)移植入梗死心脏周围是否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而明显改善梗死心肌重构呢?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的调节及心肌重塑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血红素氧合酶1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1h后,分别将HO-1-BMSCs、B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四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结果与结论:Adv-hHO-1转染BMSCs后获稳定表达;hHO-1-mRNA仅在HO-1-BMSCs移植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O-1-BMSCs移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Null-BMSCs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虽然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3的表达显著增加,尤以HO-1-BMSCs组明显(P<0.05);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无明显变化(P>0.0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比例在细胞移植的心脏中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室中的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心室腔内径显著缩小。结果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正常化,并逆转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完成。选用Wistar大鼠98只。将其中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①心肌梗死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②电刺激小脑顶核组,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予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③毁损小脑顶核组,毁损小脑顶核5d后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又分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1,7,21d3个时间点,各10只。另设假手术组(n=8)。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组织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标本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结果:去除死亡、心肌未梗死、小脑顶核电刺激或毁损失败的大鼠,最终54只大鼠资料完整,心肌梗死组、电刺激小脑顶核组、毁损小脑顶核组、假手术组分别为13,20,13,8只。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1,7,21d,梗死区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心肌梗死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q=10.047,13.869,7.044,P<0.01);电刺激小脑顶核组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0.42±0.07,0.46±0.07,0.51±0.08;0.26±0.08,0.19±0.06,0.36±0.07,q=5.358,9.888,4.822,P<0.01);毁损小脑顶核组与心肌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心肌非梗死区1,7,21d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心肌梗死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电刺激小脑顶核组(0.36±0.07,0.30±0.07,0.36±0.07;0.56±0.07,0.56±0.07,0.56±0.07;0.49±0.09,0.46±0.08,0.59±0.09,q=4.099~8.947,P<0.01);毁损小脑顶核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量与心肌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下调,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上调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和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此的影响。方法:110只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主干制备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心力衰竭对照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两组又随机分为2,4,8周亚组。另设假手术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蛋白表达在各亚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卡维地洛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在4周和8周亚组明显降低(均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大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呈现动态变化,心功能进行性降低。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增高,是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卡维地洛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而改善心室重塑及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和心室重塑、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洛沙坦干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8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实验室进行。①取180只SD大鼠,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172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②将造模成功的67只大鼠随机分成洛沙坦组[灌胃洛沙坦30mg/(kg·d),1次/d]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为术后1,7,14,28d4个亚组。③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及Ⅰ/Ⅲ胶原的表达,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变化和心室重塑的过程。结果:7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蛋白表达:模型组除术后1d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假手术组无差异外,其他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洛沙坦组术后7,14,28d金属蛋白酶2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②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mRNA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洛沙坦组术后1,14,28d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③心肌Ⅰ/Ⅲ胶原比例:术后14,28d,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洛沙坦组低于模型组(P<0.05)。④超声心动图显示模型组大鼠在术后7,14,28d时心功能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洛沙坦组14,28d时心功能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表达增高,非梗死区Ⅰ/Ⅲ胶原比例升高可能是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洛沙坦可通过抑制金属蛋白酶2表达,逆转Ⅰ/Ⅲ胶原比例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及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ACE、ACE2 mRNA的表达以及福辛普利对ACE、ACE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24 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福辛普利组,每组8只。另设8只假手术组;术后24 h开始直接灌胃给药,AMI及假手术组大鼠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28d后,用RT-PCR法检测左心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ACE和ACE2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大鼠AMI 28 d后左心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ACE、ACE2 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福辛普利组梗死区及非梗死区ACE mRNA表达较心梗组均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福辛普利对ACE2 mRNA的表达几乎无影响,心梗组及福辛普利组梗死区及非梗死区ACE2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I后ACE2 mRNA表达增多在心肌损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的血管紧张素肽的产生与降解的负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1/09在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和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药物组,每组6只。②哮喘组和药物组于第1,8天每只腹腔内注射抗原混悬液1mL致敏;第15天开始雾化吸入10g/L鸡卵清蛋白激发哮喘,1次/d,20min/次,连续4周制作哮喘模型。每天激发前30min,药物组预先灌胃雷公藤多甙悬浮液(1.5mL)50mg/(kg·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行致敏和激发,1次/d,20min/次,连续吸入4周。③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蛋白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3组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的表达。④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蛋白含量: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9.75,7.8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明显低于哮喘组(q=5.99,3.27,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3.76,4.59,P<0.05)。②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87,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7,P<0.05),更低于哮喘组(q=7.34,P<0.01)。③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表达水平: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16.71,15.3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哮喘组(q=11.14,7.21,P<0.01),但未完全降至正常,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5.57,8.17,P<0.01)。④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45,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5,P<.05),更低于哮喘组(q=6.89,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平衡,干预细胞外基质重塑。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干细胞能够修复受损心肌,改善不利的心室重构及恶化的心功能,但细胞移植后对梗死心室重构影响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心肌组织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7-05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实验动物中心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6只/组.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主干结扎1h,观察缺血梗死区仍然呈暗红色,确认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移植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左室前壁和心尖部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确认陈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Ficoll分离法获得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造模后1h于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分多点注射细胞悬液,每点注射0.5 mL,(1~2)×107个细胞/mL;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于造模后4周开胸确认梗死区,同法行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的表达.结果:移植后6周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的梗死区、梗死周围区基质金属蛋白酶2,9mRNA及NF-κB 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2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表达减少及其抑制因子mRNA表达增加,从而抑制梗死后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前后心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mRNA的变化,以期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心梗组、移植组,每组各10只。心梗组和移植组大鼠分别结扎前降支造成心梗模型。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术前4组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扎后移植组立即予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注射同剂量培养液,对照组不注射。饲养8周后,分别予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取梗死周边区心肌行RT-PCR检测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术前4组大鼠心功能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MSCs移植后,梗死组大鼠心肌LVESD、LVEDD较其它3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移植组又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上述指标中无显著差异(P>0.05);梗死组大鼠EF较其它3组明显降低(P<0.05);而移植组又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cl-2mRNA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表达较少,而在梗死组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移植组表达更多,与梗死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caspase-3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表达较少,在梗死组表达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在移植组表达又较梗死组表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表达增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移植MSCs后,心功能得到改善,心肌凋亡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非同步化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 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4周组、手术8周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大鼠左心室非同步运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实验大鼠心肌MMP-9表达。 结果 ①随着时间推移,心功能逐渐下降,手术大鼠左心室非同步指标逐渐延长而假手术组大鼠的变化不明显。②手术4周组和手术8周组大鼠心肌MMP-9的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且手术8周组MMP-9的表达高于手术4周组(P<0.05)。 结论 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非同步化程度与心肌MMP-9表达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静  黎明江  曾彬 《中国临床康复》2011,(45):8474-8478
背景: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将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1-BMSCs)移植入梗死心脏周围是否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而明显改善梗死心肌重构呢?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的调节及心肌重塑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血红素氧合酶1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1h后,分别将HO-1-BMSCs、B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四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结果与结论:Adv-hHO-1转染BMSCs后获稳定表达;hHO-1-mRNA仅在HO-1-BMSCs移植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O-1-BMSCs移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Null-BMSCs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虽然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3的表达显著增加,尤以HO-1-BMSCs组明显(P〈0.05);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无明显变化(P〉0.0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比例在细胞移植的心脏中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室中的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心室腔内径显著缩小。结果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比例正常化,并逆转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施冰  米林  于海弈  高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6):626-628,I0010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心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变化。方法 10只雄性SD大鼠,通过前降支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后14 d组、28 d组,另设对照组,每组5只动物。抽提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的RNA及miRNA,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HC-α、MHC-βmRNA及miR-214的表达。结果心肌组织中MHC-αmRNA表达随着心肌梗死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术后14 d组MHC-α的表达下降46%(0.54±0.06 vs.1.00±0.09,P<0.01),心肌梗死术后28 d组MHC-α的表达下降63%(P<0.01)。心肌组织中MHC-βmRNA表达随着心肌梗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术后14 d组MHC-β的表达增加2倍(P<0.01),心肌梗死术后28 d组MHC-α的表达增加3.22倍(P<0.01)。心肌梗死术后14 d组和28 d组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术后14 d组miR-214的表达增加33%(P<0.01),心肌梗死术后28 d组miR-214的表达增加88%(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心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上调,miR-214可能参与调控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心肌梗死后的表达是否具有动态过程,及其在迷走神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3-08/2004-0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56只,分为心肌梗死后3,7,30d取材的3个心肌梗死组及相应时间点取材的3个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将大鼠麻醉后,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间环绕左冠状动脉主干标志处结扎冠状动脉。假手术组为穿线后不结扎冠状动脉。②从各组大鼠梗死中心、梗死周边、室间隔和右室取材,通过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抗囊状乙酰胆碱转运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迷走神经支配,并通过图像分析测定心肌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阳性染色密度及迷走神经支配密度。③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迷走神经支配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术后41只大鼠存活。心肌梗死后3,7,30d组分别为7和8及8只,其余18只大鼠为各假手术组(各组均为6只)。①心肌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中未检测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心肌梗死后7和30d组梗死周边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后3d组(t=2.986,3.025,P<0.01);心肌梗死后30d组室间隔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后3d组(t=3.126,P<0.01)。②心肌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中未检测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表达。仅在心肌梗后30d组的梗死周边和室间隔心肌中检测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表达[(9.54±2.36)%,(11.25±4.60)%]。③心肌中迷走神经支配密度:心肌梗死组中梗死中心区在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为0。心肌梗死后30d组梗死周边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后3和7d组及相应假手术组(t=2.452~3.186,P<0.05~0.01)。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和右心室7和30d组明显高于相应假手术组(t=2.327~3.467,P<0.05~0.01);心肌梗死后30d组室间隔和右心室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后3和7d组(t=2.506~3.332,P<0.05~0.01)。④相关性:心肌梗死后7d组梗死周边心肌细胞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与迷走神经支配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心肌梗死后30d组室间隔心肌细胞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与迷走神经支配也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5)。结论: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能主要在心肌梗死等病理状态下发挥一定的作用。②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在心肌局部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进而参与心肌梗死后的神经重构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中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的动态演变过程。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8~12周龄Wistar雄性大鼠68只。②实验分组:53只大鼠存活。其中9只为3d心肌梗死组,10只为7d心肌梗死组,10只为30d心肌梗死组,其余24只大鼠均分为各组的假手术组。③实验干预:参照Kin等方法制作大鼠的左室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为穿线后不结扎冠状动脉。④实验评估:术后3,7,30d从各组大鼠梗死中心、梗死周边、室间隔和右室取材,通过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5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后3d,梗死中心区出现一过性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在梗死周边心肌中明显减少(t=2.142,P<0.05),在右心室中增加(t=3.045,P<0.01)。②心肌梗死后7d,梗死周边、室间隔、右心室中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347,P<0.05;t=3.834,P<0.01;t=2.979,P<0.01);室间隔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后3d组(P<0.01)。③心肌梗死后30d,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在右室中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056,P<0.05);而室间隔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心肌梗死后3d(t=3.425,P<0.01;t=3.063,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心肌神经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不同,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在心肌局部发挥神经营养作用进而参与神经重构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