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脑膜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下同。)和脑膜双球菌菌血症是一种地方性疾病,可流行,但流行间歇期不规则,每次流行可历时3—5年。在非洲有流脑“流行带”(或称地带与区),其中有埃及撒哈拉南部地区和赤道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流脑一般呈地方性状态而进入旱季则呈流行形势,历年如此。但据报导,在其它地区,近年来,流脑亦有局限性爆发流行,它反映出流脑的流行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有必要加强流脑的监测。不同地区的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不同的。在温带地区一些国家在流脑的非流行年,流脑的发病率常在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三之间,呈地方性状态,但在热带地区如西部非洲的“流行地带”在流脑的非流行年,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十,也是呈地方  相似文献   

2.
中宁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叶玉珍吴昊董自清自解放以来,我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屡有疫情病例发生。为了探讨其流行因素,掌握流行规律,为防治流脑提供依据,本文简要分析了自解放以来流脑在我县的发病情况。11951~1994年中宁县流脑...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在年龄、季节分布以及流行周期等方面,早为人们熟知。这些共性固然重要,但应指出“流脑”的流行强度和流行面貌在各地却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目前尚难找出规律。例如县范围内,一次流行的若干年内,每年常是大多数公社和大队不发病或散发,少数呈流行,或甚至出现暴发流行;又同一县各流行公社开始流行年份、流行持续年代、流行曲线上升和下降面貌诸方面,常是极不相似。阐明“流脑”流行存在多样性这一特点,将对探讨“流脑”流行规律、“流脑”预测和防治有实际意义。本文对全  相似文献   

4.
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动态分布,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蓬莱市1956-1995年流脑发病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6年以来,蓬莱市流脑共报告6705例,死亡3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39/10万,死亡率为1.95/10万,病死率为5.09%。第一个阶段从1956-1977年,为自然感染的计划免疫前期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期间共出现4次大的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65.54/10万,死亡率为3.47/10万,病死率为5.29%。第二个阶段为1978-1995年计划免疫时期,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71/10万,死亡率为0.4/10万,分别比计划免疫前期下降了83.66%、88.47%。全市12个乡镇均有发病,局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爆发或散发。1982年开始大规模流脑菌苗预防接种,使流脑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至1995年的0.41/10万。但是流脑的发病季节没有明显改变,2-4月份占全年发病的84.15%。结论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蓬莱市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提示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流脑疫苗的接种率和覆盖率,推广接种A+c群流脑疫苗,提高人群C群流脑的抗体,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流脑流行地区,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暴发流行。1976年流行期前我们试图在较大范围内预测有流脑可能流行地区,在当地党的一元化领导下采取系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对各项重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以推动流脑防治工作。 (一) 流脑的流行趋势 1964年前流脑在本县散发流行,1966年比1964年上升8.4倍,1967年流行达最  相似文献   

6.
1981年在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的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CDC)下达的《消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研究》的科研课题。通过了解我县流脑的自然史,对流脑开展了整群抽样的方法,实行定点、定人群,用流行病学、血清学、免疫学、细菌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流脑展开20余年的全方位的疾病监测。结果表明,1984年的流脑流行高峰被遏制;整个流脑的流行规律的彻底改变,我县消除流脑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我们的创新点为:(1)流脑的流行规律至今未改变;(2)A苗的免疫效果是可信的;(3)A苗可以应急接种。将我区流脑自然史划为三个阶段进行论述,这种直观地数字表述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常见传染病,而又许多医务工作者不够重视。如果能把脑膜炎双球菌消灭在上呼吸道感染期,不仅花钱少治疗快,而且死亡率极低或无。遗憾的是,当流脑流行时,而能早期诊断为流脑者数字甚低。1965年某地流脑流行时,遂后都证明是流脑的患者,经过分析而其第一次的诊断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流脑的流行及免疫预防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流脑高发国家,去冬今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波及许多个省市,并有人被此病夺去生命,下面简要介绍流脑的流行概况及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发病状况,掌握其流行规律,现将我县1963~2006年流脑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的流行特征有二;季节性发病升高和流行周期性。根据我国流脑流行的周期和少数地区出现流行升高的现象,预计近1~2年内,有可能出现流脑较大流行。有关方面已采取多种措施预防,且已作好多方面准备。现就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介。【流行病学】菌型:脑膜炎球菌有不同的血清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远安县流脑流行趋势模型,对流脑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掌握流行动态,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远安县1982-1999、1984-1999、1986-1999年三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选择最优GM(1,1)模型进行流脑发病预测;结果 流脑流行趋势GM(1,1)模型以1986-1999年组为优,其模型为Y=-4.8474e^-0.4696t 8.6506,精度检验结果显示:C=0.04,P=1.00,平均误差率为4.06%,模型判为优,可用于流脑流行趋势预测;应用该模型预测我县2000-、2002-、2004-、2006-年流脑发病率将分别降至0.1085/10万、0.0679/10万、0.0424/10万、0.0265/10万;结论 我县长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今后几年里流脑发病率将持续下降,但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流脑的预防控制工作,否则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度上升;建模资料的选择与GM(1,1)模型预测精度和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唐晓磊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814-8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该菌定居在人的鼻咽腔粘膜,人类是他的唯一自然宿主。流脑常在冬春季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病例增多。流脑具有发病急、流行广、病死率高及流行菌群变迁等特点,是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省近几年流脑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以学生、散居儿童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全世界有142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流脑的流行或发病。至今仍有许多国家未能控制流行。国内随着菌苗的应用,发病率有所下降,病死率也大大的降低。现就病原学、流行病学,有关临床诊断及治疗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至今仍是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无论散发或流行,发病率在冬季较高,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上升,至次年2.4月份为高峰,5月份下降;在夏季流行少见。现将2004年7—9月份我院收治的6例流脑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霞 《中华医学丛刊》2004,4(10):104-104
为了了解我乡不同年龄组人群流脑免疫水平状况、评价免疫接种效果、掌握流脑流行趋势及流脑菌群变化的情况,于2001年11月对我乡的人群进行流脑监测。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及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健闻 《右江医学》2006,34(4):429-43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早在200年前人类就已认识该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及世界各地都有过大规模的流行,至今全球每年仍有50万病例发生,病死率在10%以上。在西部非洲地区的“流脑带”,病死率更高[1~4]。本文就近年流脑的流行概况、病原学研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对流脑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流脑的流行及其传播途径从全球来看,流脑流行的地域分布极广,几乎遍及各大洲。各国之间流脑的发病程度差异很大,一般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为什么流脑有周期性流行现象? 从一定地区范围的疫情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流脑的流行是有周期现象的。一般在交通方便的城镇,大约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10年出现一次较大的流行。形成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病学规律,了解其流行特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为流脑防控做出决策依据,提高综合防制水平。方法对收集到的文安县1962-2016年流脑发病、死亡等疫情资料按年代分地区、分年龄、分月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文安县1962-2016年共报告流脑病例3 193例,死亡254例,病死率为7.95%。20世纪60、70、80年代流脑呈自然流行趋势,每隔8~10年有一次大流行,发病季节高峰在2~4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90年代以后流脑发病一直处于较低的散发水平。结论加强适龄儿童流脑疫苗的接种、提高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周围农村每年都有流脑流行,危害很大。现将重庆市綦江县东溪区流脑发病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流脑多糖体菌苗的合理应用,流脑的流行病学特症发生了明显变化。周期性流行高峰被打破,发病率已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流行周期明显延长,呈高度散发状态。为防止人口流动和菌群变迁造成的流脑流行,同时摸清散发年的流行特点。为做好我市的流脑监测工作,根据省2003年流脑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