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量研究证实CD4 0分子与其配体CD4 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 ,CD4 0、CD4 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 0 CD4 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CD4 0L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4 6例RA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情况及CD4 0L在CD4 +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用IMMAGE免疫分析仪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 RA患者CD3+ CD4 +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 0L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血清中 3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RA患者以CD4 + T细胞活化为主 ,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高表达的CD4 0L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促使R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 ,同时诱导B细胞增生 ,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CD4 0 CD4 0L途径在RA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检测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我们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SLE患者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与患者血清IgG水平呈现正相关,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水平正相关(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均发生上调,并与SLE自身抗体水平呈现正相关,提示分别表达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ICOSL、OX40/OX40L及CD40/CD40L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参与SLE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蔡鹏威  林芸  窦敏  陈金花  林一 《免疫学杂志》2005,21(6):507-508,5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上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情况,CD40L在CD4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①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A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0L、CD19 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③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0CD40L途径在AS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R细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 CD25+ 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CD40—CD40L与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CD4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桓  顾宗江  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2004,24(5):429-431,436
树突状细胞 (DC )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 ,是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1] 。未成熟DC定居在外周组织 ,具有极强的捕获抗原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捕获入侵的病原体、损伤或恶变的组织后迁移至淋巴结 ,将加工过的抗原以MHC 抗原肽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在此过程中 ,DC逐渐发育成熟 ,伴随着膜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以及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如CD4 0、OX4 0L、CD80、CD86表达的上调。然而 ,DC抗原提呈功能的完全成熟需要T细胞提供的共刺激信号 ,其中CD4 0相关的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CD40L/CD40为体内免疫反应系统中一对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L主要表达在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上皮细胞等。CD40L/CD40轴对B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D40L/CIMO相互作用也对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的活化,维持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平衡及诱导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CIMOL/CIMO轴还参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致病过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等,且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究疾病病因、研究CIMOL/CIMO轴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B细胞的CD40分子与活化T细胞的CD40配体(CD40L)结合可调节B细胞生长分化、克隆转换、Ig分泌、阻断B细胞凋亡和诱导Fas表面分子表达等,直接参与调节体液免疫。CD40与CD40L结合也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诱导Th1和Th2细胞因子产生。CD40与CD40L连接使TRAF蛋白多聚化,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CD40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与蛋白酪氨酸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抗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设单抗组(加抗CD40L单抗)和对照组(不加单抗),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7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IL-10等的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细胞上CD25、CD69、CD40L和CD4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第1、3、5天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中CD4+CD25+T、CD4+CD69+T、CD8+CD25+T、 CD4+CD40L+T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0L+T和CD4+CD45RA+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几乎无法测出,而单抗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R后培养上清中单抗组IFN-γ、IL-2和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处于低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体外MLR体系中,应用抗CD40L单抗孵育供鼠脾T细胞,可同时作用于CD4+T和CD8+T细胞,使CD40L+,CD25+和CD69+表达下降,引起T细胞早期的活化和成熟障碍,T细胞增殖能力减低,抑制了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可诱导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3.
用Ficoll密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 ,PBMC经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 (DC ) :GM CSF (10 0ng/ml)与IL 4 (5 0ng/ml)诱导 5d后 ,分别加入TNF α (10ng/ml)或rhsCD4 0L (2 μg/ml)继续培养 4d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 (CD1a、CD80、CD83、HLA DR、CD14、CD16、CD19)及摄取FITC Dextran抗原的能力 ;3 H TdR掺入法检测DC刺激自体混合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 (MLR )能力 ;ELISA法分析DC培养上清中IL 12的水平 ;Trans well细胞趋化实验检测DC对自体外周T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发现经rhsCD4 0L刺激的DC表面分子 (CD1a、CD80、CD83、HLA DR )的表达水平高于经典的细胞因子组合组 (GM CSF +IL 4 +TNF α ) ,同时rhsCD4 0L刺激后的DC摄取FITC Dextran的能力下降而刺激自体MLR和分泌IL 12的能力明显提高 ;而且rhsCD4 0L诱导的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及对自体外周T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均强于TNF α或FL激发的DC。rhsCD4 0L在体外不仅具有显著的诱导DC分化 ,促进DC成熟的功能 ,而且经rhsCD4 0L作用的DC能更有效地激发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4.
CD40和CD40L(CD40 ligand,CD154)都属于肿瘤超家族成员。CD40-CD40L(CD40 ligand,CD154)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与APC和T细胞的活化相关联,并且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等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有研究发现,CD40不仅表达在APC、内皮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上,也会在T细胞中有表达。CD40+CD8T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通路和过继免疫治疗方面,CD40+CD4T细胞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本文将对CD40在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共刺激分子CD2 8:CTLA 4/B7和CD40 /CD40L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 ,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CD2 8:CTLA 4/B7和CD40 /CD40L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免疫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CD40—CD40L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OX40和OX40L在免疫应答中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X4 0 /OX4 0L是T APC应答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当T细胞上的OX4 0与APC上的OX4 0L结合 ,OX4 0就将一个协同刺激信号传递给T细胞 ,促进了细胞克隆的扩增和增强其效应功能。OX4 0主要作用于T细胞效应的晚期阶段 ,能促进更多的记忆T细胞生成。在疾病过程中 ,OX4 0仅表达在炎症浸润部位的抗原特异性CD4 + T细胞上 ,因此可为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而且可能成为免疫干预疾病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8.
CD40L(CD154)及CD40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CD40L-CD40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系统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在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同种类型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在T细胞活化以及效应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过程中也起重要凋节作用。CD40L-CD40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应用抗CD40L的单抗(mAb)则可调控疾病的进程:我们就CD40L—CD40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共刺激分子CD28:CTLA4/B7及CD40/CD40L和SL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刺激分子CD28:TCLA-4/B7和CD40/CD40L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CD28:TCLA-4/B7和CD40/CD40L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瞬时表达的反义CD4 0RNA ,对EB病毒转化的健康人B细胞膜表面CD4 0分子表达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T A克隆技术和亚克隆技术 ,构建人反义CD4 0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D4 0 ,并以其转染本室建立的EB病毒转化的健康人B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 (FACS) ,检测B细胞膜上CD4 0分子表达的变化。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反义CD4 0RNA对B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转染空载体pcDNA3组相比 ,转染pcDNA3/CD4 0细胞上CD4 0分子的表达降低 (P<0 .0 1) ,其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反义CD4 0RNA技术 ,可作为有效的免疫调控手段。CD4 0基因本身在细胞的生长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