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这一常压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综述其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应用。方法 归纳分析了自该技术提出以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结论 DESI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对普通表面上的物质直接进行检测,所分析样品基本不需要前处理,因而操作简便、快速,能反映样品存在的真实信息。目前已在药物的检测和高通量分析、生产监测、体内代谢以及化学成像等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抗肿瘤药物医嘱处理子系统,提高该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归纳抗肿瘤药物医嘱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开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抗肿瘤药物医嘱处理子系统。结果 开发了抗肿瘤药物医嘱处理子系统并付诸应用,实现了对医嘱在保存前配伍合理性、剂量合理性、频度合理性的检测,以及条形码技术在给药流程中的应用。结论 信息技术在确保抗肿瘤药物医嘱合理性及给药流程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uadrupole-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6-姜酚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SD大鼠ig给药6-姜酚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尿液、粪便以及胆汁样品。样品前处理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结果 对代谢产物的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析,检测到大鼠体内6-姜酚相关代谢产物共21个,其中血浆样品中5个代谢产物,尿液样品中9个代谢物,粪便样品中12个代谢产物,胆汁样品中8个代谢产物。结论 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阐明了6-姜酚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药物代谢鉴定研究提供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药物残留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揭示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优势。方法 分析国内外最新文献,对药物半抗原的特点、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人工抗原合成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半抗原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对抗体开发的策略,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卵黄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在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应用进行分析;对近年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层析和新兴的免疫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介绍。结果 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极限较低、快速、方便、低廉等优势,是药物残留检测的发展方向。结论 半抗原合成的可控设计、有效抗体的规模化生产及其与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的结合是今后免疫学药物残留分析中重要的技术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朱颖  陈璇  白小红  郭静超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7):1334-1338
 目的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制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作定量分析。 方法 利用自制的液相微萃取装置,以聚偏氟乙烯纤维( MOF503 )为溶剂载体,正辛醇为萃取溶剂,供相中 HCl 浓度为 2 mmol·L-1 ,供相中甲醇比例为 50% ,搅拌速度为 1 800 r·min-1 ,萃取时间为 60 min 。萃取结束,萃取液经 80 ℃ 水浴蒸干后用 60 μL 甲醇溶解,在 434 nm 处进行 HPLC 分析 。 结果 在优化的液相微萃取条件下,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检测限分别为: 0.30 , 0.25 , 0.25 , 0.35 和 0.30 μg·L-1 ,精密度在 8.1% ~ 14.1% 之间,在制首乌中的回收率在 75.4% ~ 111.5% 之间。 5 种化合物液相微萃取富集倍数分别为 21 , 21 , 36 , 44 , 47 倍。测定了制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痕量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 。 结论 液相微萃取是一种简单、快速、选择性高、富集倍数高、有机溶剂消耗少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可用于同时分析制首乌药材中蒽醌类化合物 。  相似文献   

6.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药动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和最繁琐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动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蛋白沉淀、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透析、分子印迹、柱切换、超临界流体萃取。目前,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而且正向着简便化、自动化、超灵敏化以及样品、试剂微量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药动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和最繁琐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动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包括蛋白沉淀、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透析、分子印迹、柱切换、超临界流体萃取。目前,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而且正向着简便化、自动化、超灵敏化以及样品、试剂微量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运用网络技术及大型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存储运算处理能力实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的自动化评价与分析。结果 解决了医院抗菌药物统计中数据的复杂逻辑关系问题,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的有效管理,基本上实现了全院范围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结论 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监控管理水平,实现了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微透析与分析系统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琳  张幸国  李范珠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9):1457-1460
 目的 介绍微透析(microdialysis,MD)与分析系统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概述包括MD-液相色谱仪、MD-毛细管电泳仪,MD-质谱仪或MD-串联质谱仪和MD-生物传感器的MD-AS的研究进展,概述其种类及特点,并着重介绍其应用。结果结论 MD与分析系统联用(MD-AS)能对小体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了在线、实时、在体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HS-SPME-GC-MS分析香荚兰豆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香荚兰豆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富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并筛选了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优化了SPME的操作条件。 结果: 共分离并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17%。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香兰素(48.28%),其次为愈创木酚(15.54%)。 结论: 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为香荚兰豆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