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热、头痛3天加重伴恶心1天于1997年2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因着凉发热,咽痛、轻咳、周身不适,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并出现头痛、恶心。入院前1天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CCR)评估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30例HBV-ACLF患者(治疗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n=87)和死亡组(n=43);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93)。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当天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观察入院当天、住院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清肌酐、胱抑素C、血清Alb、PT,计算CC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营养指数(PNI)、CCR5(入院后第5天CCR)、ΔCCR5(入院后第5天CCR-入院当天CCR)、CCR10(入院后第10天CCR)、ΔCCR10(入院后第10天CCR-入院后第5天CCR)、CCR15(入院后第15天CCR)、ΔCCR15(入院后第15天CCR-入院后第10天CCR),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咳嗽、胸闷、气促25天入院。入院前20天无诱因出现干咳,有时咯白色泡沫痰,伴胸闷、气促,尚能平卧。入院前10天出现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D-UCG示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入院即刻给予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检测24h内、7天、15天的肝脏转氨酶,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后7天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与否分成两组: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分析两组肝脏转氨酶变化趋势。结果:两组入院后7天、15天无肝脏转氨酶超过正常高限3倍以上的病例;两组肝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入院24小时内均数明显增高,入院后7天、15天降至正常范围内;肝功能异常组入院24小时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数呈轻中度增高,入院后7天、15天呈轻度增高;肝功能正常组入院24小时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数呈轻中度增高,入院后7天、15天降至正常;结论:部分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ALT轻度增高,AST降至正常范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常规剂量他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7,(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判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SI分级标准,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PSI评分,根据PSI评分将患者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比较各组患者PCT水平;根据患者的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天、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入院第7天的血PCT水平。结果随着PSI分级升高,患者PCT水平升高,不同PSI分级患者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天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入院第7天存活组患者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患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呈升高趋势。结论动态监测PCT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出老年C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预后,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4岁。因咳嗽、气喘7天,心前区压榨性疼痛1天,于1988年9月4日入院。患者7天前因着凉而阵发性咳嗽、气喘、胸闷、无发热,使用氨茶碱0.2g,3次/d,共5天,气喘未见改善,继服氨茶碱,于入院前1天感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气喘加重来院。以“支气管哮喘”入院。  相似文献   

7.
男,9岁。因头部创伤后并吞咽困难、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天入院。入院第2天病情急剧恶化,胸式呼吸消失,失音,不能吞咽,并出现烦躁,面色青紫。即行气管切开,缺氧征渐改善。入院第6天病人突然憋气,右颌下、胸腹壁出现皮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0岁。因“上感”1周、心悸胸闷2天入院。入院后5天超声心动图、胸片等检查均正常。入院时心电图(附图)系Ⅰ、Ⅱ、Ⅲ导联同步记录:P-P规则为  相似文献   

9.
<正> 标本来源及其简况:3株格洛斯特鲁普沙门氏菌均分离自新生儿大便。病例1,男,4天,因口吐白沫1天以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收治入院。入院前后均无腹泻,入院后首次大便培养出格洛斯特鲁普沙门氏菌。病例2为8天女婴,因无明显原因腹泻并中度脱水收入院。大便为绿色稀水便,5~6次/日,镜检阴性。先后给于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噻肟治疗12天痊愈出院。入院后首次大便培养也为格洛斯特鲁普沙门氏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因寒战,发热11天伴腹痛1天于1988年10月28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11天因受凉引起畏寒、头痛、发热,自用安痛定、速效伤风胶囊等治疗,发病第11天病人突然右上腹呈持续性剧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1.1主诉患者,男性,27岁,因“发热1周,腹胀4天,鼻衄1天”入院。 1.2现病史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 9℃,伴头痛、头晕、畏寒,无咳嗽、咳痰、腹庝、腹泻。入院4天前感腹胀,伴恶心,呕吐,共2次,为胃内容物。入院1日前出现鼻衄,经门诊鼻腔填塞后鼻衄停止。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反复脐周痛,阵发性绞痛50天,加重3天于1982年6月27日入院。每次发作无诱因、无规律,无呕泻、发热、喘咳及便血。轻时1~2天自行缓解。入院前3天又复发,对症处  相似文献   

13.
病例 例1,患者,男,60岁,农民。主因发热10天,头晕、呕吐3天,四肢活动不利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于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咽痛、流涕、发热,体温在38℃左右,3天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当时四肢无活动不利。查CT未见著变。在家静脉点入甘露醇、青霉素,于入院一天前病情加重,四肢活动不利。入院查体:体温39℃,双肺呼吸音粗,右面舌瘫,右眼球不能外展、内收,左眼不能内收,但能外展,有水平震颤,左上下肢肌力Ⅲ~ ,右上下肢肌力Ⅳ级,按“脑炎”对症处理,于入院第二天,病人不能张口、吞咽、言语,双眼水平活动不能,但能上下运动,四肢瘫,肌力0级,发热,体温持  相似文献   

14.
男,32岁。因胸骨后吞咽时疼痛17天,于1985年1月2日入院。患者于17天前快速吃面条2碗,感胸骨后突然针刺样疼痛,以后每餐进食时疼痛显著。入院时除体温37.5℃外,体检、化验、胸透无异常发现。初诊为急性食道炎。入院5天行胃镜检查,胃镜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营养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营养不良和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1)天营养指标,分析影响3个月预后的因素。结果入院第1天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29%,入院第(14±1)天为30.49%(P0.05)。与第1天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第(14±1)天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肉周长和血清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P0.01);男性较女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血清白蛋白下降明显,女性较男性上臂肌肉周长下降明显(P0.01)。年龄(P=0.009)、入院时高血糖(P=0.038)、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0.001)、入院时营养不良(P=0.018)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营养不良与年龄、入院时高血糖和入院时NIHSS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入院时营养不良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男,60岁,因胸闷发热10天加重伴左侧胸痛3天入院。病人于入院前10天受凉后出现胸闷、发热,入院前3天出现左侧剧烈胸痛,持续性刀割样。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有肺门感染征象。口服复方新诺明治疗无效,并出现憋气,持续发热,胸透示:左侧胸腔积液(中等量)。怀疑为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 26岁已婚居住出血热疫区。3月前由部队退役回家乡做驾驶员工作,因发热8天,血尿3天于1989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11天突起发热、头痛、呕吐,腰痛,3天前出现血尿,神志恍惚,血压未测得,注射部位可见大片瘀斑,经当地医院抗感染及输鲜血750ml。血压恢复正常,但血尿不止,遂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院。1年前曾有“血尿”病史,诊断不明。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脑病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8~25岁,在病程第4天与第3天入院。2例均根据全国出血热会议标准诊断并经血清学检测证实。既往无高血压病、癫痫及内分泌疾病史。入院时血压分别为80/50及100/80mmHg。入院后经综合治疗,分别于病程第9天及第15天进入多尿期。2例均在多尿期第4天突发血压急剧升高(例1为180/100mmHg,例2为230/100mmHg)、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8岁。因不规则发热12天,头痛,精神异常9天,于198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2日始高热、纳差、轻度腹泻。病程第4天突然前额持续性疼痛,呕吐2次,谵妄,抓空摸床,当地医院拟诊  相似文献   

20.
病历介绍患者女性,73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3天,加重1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不易咳出,伴活动后喘憋,进食差,无发热、咯血,就诊于当地,给予"青霉素"静滴,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天,患者喘憋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血压最高达190/100mmHg,未规律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