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肉瘤患者治疗前SAP(serumalkalinephosphatase)值升高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1 7例骨肉瘤患者 ( 1 9例在就诊时发现转移 ,98例未发现转移 )治疗前SAP值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1 )就诊时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中 ,SAP值显著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就诊时没有发生转移的SAP值显著升高的人数 ( 68 4%和 3 6 7% ;P <0 0 5 ) ,( 2 )经过治疗后 ,就诊时没有发生转移的患者中 ,SAP值水平增高的患者再次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比例明显高于SAP值水平正常的患者 ( 3 3 8%和 1 1 1 % ;P <0 0 5 ) ,( 3 )就诊时SAP值水平高的患者中 ,其治疗后转移复发率高于SAP值水平正常的患者 ( 3 9%和1 3 3 % ;P <0 0 1 ) ,而且 ,治疗前SAP值越高 ,即使通过正规的治疗 ,其治疗后转移、复发率也越高 (≤ 1 9岁 ,P<0 0 1 ;≥ 2 0岁 ,P <0 0 5 )。 ( 4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 (包括化疗、术前化疗和手术 ) ,SAP值有下降和恢复正常的趋势 ,并且化疗前后和手术前后SAP值有显著的统计学意 (P≤ 0 0 0 1 )。但是 ,手术后SAP值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复发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 42 2 )。结论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证明 :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 ,治疗前SAP值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 ,对骨肉瘤患者治疗前S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并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变量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来评估早期(4周以内)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组平均年龄为81.6(66~92)岁。6.88%(22/320)的患者发生早期假体周围感染均接受了翻修手术。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2.3±16.8)天,大于非感染组患者(9.2±6.1)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变量分析显示术前较高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33)、高BMI (P=0.026)、手术时间的延长(P=0.031)以及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P=0.002)是发生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素。以CRP水平≥11.3 mg/L为临界值评估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是81.2%(AUC=0.83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术前较高的CRP水平、高BMI、手术时间的延长以及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这些风险因素的识别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并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10枚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均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术中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情况。对比不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癌组织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分析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10枚的危险因素。结果 癌组织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癌组织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呈升高趋势(P<0.05);癌组织Nu SAP1 m RNA、LDLR m 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校正临...  相似文献   

4.
王月芳  沙信山  邓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2):944-945,947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loma,MM)是浆细胞性恶性肿瘤,其产生的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由此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血症,是引起临床症状(如高粘滞血症)及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1,2]。MM患者体内正常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影响体液免疫,患者极易被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为本病常见的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记录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0%(28/122),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为:呼吸道、腹膜炎、泌尿系、消化道、皮肤及其它;28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病原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8.0%,真菌占28.0%,革兰氏阳性菌占24.0%;贫血、肝功能分级高、3次以上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放化疗史及年龄≥60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贫血、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次数、血糖水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不同特点,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和24例脊柱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为脊柱转移瘤组和脊柱感染组,2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脊柱转移瘤病变和感染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30例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全部为高信号。24例脊柱感染疾病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18例患者为低信号,4例为等信号,2例患者为高信号。以DWI高信号作为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30/30),特异性为91.67%(22/24),准确性为96.30%(52/54)。以DWI低信号作为脊柱感染病变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75.05%(18/24),特异性为0.0%(0/30),准确性为33.33%(18/54)。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ADC值为(0.72±0.12)×10-3mm^2/s,明显低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43±0.14)×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P<0.05)。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CNR值为(27.46±4.35),明显高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3.5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高信号为主,而感染性疾病以低信号为主,而且脊柱感染性疾病的ADC值明显高于脊柱转移瘤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于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密切目前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亚洲人群HBV携带率为8%~15%。据统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25%~40%最终发生严重的肝硬化或合并肝癌。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证据主要有两点:慢性HBV感染区与HCC发生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高HBV感染的区域HCC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反之亦然。另外,80%HCC患者都伴有HBV的感染,无论这些患者是否生活在高HBV感染的地区,在他们的血液中大多检测到了HBsAg和抗-HBc阳性。一项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感染的治疗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对接受保肢手术后发生感染的63例骨肉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感染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二期假体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感染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感染患者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骨肉瘤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感染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较大提升,术后感染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未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在食管癌不同人群中的检出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u LZ  Su XL  Chen KN  Yang RJ  Xing HP  Cui JG  Ke Y 《癌症》2005,24(7):870-873
背景与目的中国河南省安阳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有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是安阳地区食管癌的重要发病因素。本文研究HPV16型在中国北方不同地区食管癌患者中的感染率及其表达水平,以进一步明确HPV16与食管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HPV16E6探针做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ISH),检测河南省安阳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管癌患者(43例)、北京肿瘤医院散发食管癌患者(43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食管癌患者(33例)的食管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情况。结果ISH检查结果显示安阳、北京、内蒙古3个地区食管癌患者HPV16感染率分别为81.4%(35/43)、69.8%(30/43)和63.6%(21/33);安阳食管癌患者HPV16感染水平明显高于北京(H=3.91,P<0.05)和内蒙古(H=4.22,P<0.05)的食管癌患者。安阳食管癌患者中HPV16表达呈阳性、强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北京和内蒙古食管癌患者(H=3.95,P<0.05)。结论HPV16在不同地区的食管癌患者中均有较高感染率。安阳食管癌高发区的患者感染HPV16的程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盛京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收集分析,分离不重复的病原菌株,分析其耐药率。结果:849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3.34%,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368例次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3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26%)、铜绿假单胞菌(20.93%)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3.95%)等。所检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率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多依靠于经验性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仍是目前此类患者院内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不排除多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患者粒缺状态持续时间、加强院感宣教及病房管理,可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