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分析国内卫生管理部门质量监管需求和医疗机构质量管理需求,调查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及信息公司相关产品中医疗质量实时监控功能,研究确立医疗服务流程关键监控点,并构建医疗质量实时监控指标共685个,以便对医疗过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住院病案质量实时监控反馈制度,提高病案质量。方法总结分析工作实践经验,提出病案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结果提出了建立健全病案环节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住院病案质量实时监控反馈制度、重视出院病案质量检查抓好终末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结论病案质量控制具有健全的环节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反馈制度,通过不断挖掘质量管理新思维,及时调整质控手段,保证病案质量与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性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监控指标的设置及分析,对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筛选指标,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初步形成具体指标.形成调查问卷并下发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及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对初步形成的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监控指标形成共识,可利用该指标对急诊科的日常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监督评价,提高急诊医疗管理质量.结论:上海市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监控指标的应用,可为医疗机构加强急诊科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提供抓手,卫生监督部门也可对医疗机构急诊医疗质量进行监管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医疗环节质量实时控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晓薇  张顺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63-2064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涵盖了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各个层面,是整个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l].在医疗质量全程管理过程中,环节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对于医疗质量监控检查住院期间病历书写情况、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医患沟通执行情况及依法执业等情况十分重要.通过环节质量实时监控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实施中医医院质量目标管理的方法及流程。通过对质量目标的实时监控,及时反馈沟通,不断完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围绕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的目标,结合医院管理需求,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梳理、挖掘,并在必要时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表进行有效的改造,初步构建了一套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整套体系包括危重病例监控、手术及有创操作监控、整体情况监控、中医特色优势应用情况监控4个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医疗质量实时监控与评估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系统以人机对话方式可以完成对在院病人的环节质量和出院病人的终末质量的实时监控与评估 ,对满意度调查等服务质量和员工综合考评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医院HIS系统相融合 ,使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估做到了科学化、实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当前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存在的病历记录不清晰、患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方法:智能管理系统遵循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临床业务流程,从对患者的管理、透析日程准备及患者治疗排班等不同环节对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管理和监控.结果:智能管理系统的综合运用,实现了透析治疗过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时监控,为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制定优良的医疗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帮助.结论: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基础条件与实施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医院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模式是基于持续质量改进 (continualqualityimprovement,CQI)思想 ,强调“保证高质量服务过程的管理过程”和“质量改进程序或过程”的现代管理先进方法[1] 。旨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 ,强化医疗质量的过程管理 ,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院医疗质量有效地、不间断地医疗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最终实现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目的。一、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基础条件(一 )落实CQI的理念 :持续质量改进[2 ] 是实时质量控制的基础保障之一 ,这是因为其包括了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积…  相似文献   

10.
对医院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医疗质量在线实时监控系统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临床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程序和指标体系.实施在线控制后,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电子病历质量、合理用药和合理用血等医疗质量指标均明显改善,质量控制效率明显提高.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医疗质量在线实时控制,能够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控制效率,并对临床医疗和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在研究建立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要素管理、过程管理、监测控制管理模式,确定医院病种质量与费用实时控制方法、病案实时控制方法,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病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医院信息系统开发"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使门诊病历录入结构化,对每份病历自动评分和手工评分,并网上实时反馈病历缺陷。结果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每份病历均进行质控,使整改周期缩短至几小时,工作效率、门诊病历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率从53.8%上升到96.3%(P<0.01)。结论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对提高门诊病历质量发挥巨大作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子病历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管理的状况标志着医院管理的水平。实现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全流程管理,是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的一个瓶颈。为了更好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的质量控制,实现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全流程管理,本研究首先构建完整的电子病历质量控制标准规范,通过提取与此标准规范不相符合的存储内容,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电子病历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病历质量监控及管理的实践,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分别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在监控环节中对医疗保险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控的内容。结论落实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是提高病历质量的根本保证,强化对病历监控力度及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是提高病历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质量过程指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应用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中。方法梳理医院质量管理指标,按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SMART)原则筛取考核指标,设定考核方式。结果建立了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过程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监测。结论医疗质量指标的信息化监测和考核,使医疗质量数据获取及时、准确,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军队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及面临的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实施医疗质量监测管理的工作经验,梳理医疗质量监测、临床管理决策、质量与安全管控之间的关系。结果构建军队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的框架。该框架以临床医务人员工作为核心,以临床辅助决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为参考,在对患者诊疗的过程中,对各诊疗环节及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指标体系,完成医疗质量的动态评价。结论该评估体系结合临床决策信息,更加注重内在医疗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状况,研究实现物联网化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因卫生装备质量问题引起的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方法依据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物联网化管理要求及物联网应用特点,制定合理的实现方案。结果设计了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大部分的卫生装备质挝控制物联网化管理的应用框架,并对各部分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结论设计的物联网化应用框架,能实现医疗卫生装备在院内使用、流通过程的全方位实时质最监控,从而给予卫生装备最好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病历质控,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有效运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对在院病历进行系统检查、环节实时分级控制、持续质量改进,对出院病历进行终末控制。结果病历及时性提高,雷同率降低,医院病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利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病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历完整性、正确性有了明显提高,保证病案医疗、教学、科研等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病历质控平台设置二次手术实时预警系统,明确监控流程,管理部门通过走动式管理对早发现的非计划二次手术实施全程监管。干预后,非计划二次手术重返率由0.52%下降至0.19%,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明显下降。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非计划二次手术开展实时监控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