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而新生血管的形成是由多种血管生长因子介导实现的,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肿瘤血管生成中最为重要。本就VEGF与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6例垂体腺瘤标本中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蛋白表达,以VIII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法作为血管密度(MVD)计数的方法,分析上述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VEGF、bFGF蛋白表达与MV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皮抑素蛋白表达和MVD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蛋白水平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即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新发现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具有信号肽的结构,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作用于邻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国外研究显示VEGF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促进因子。本文就VEGF与人脑胶质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PF),于1989年被正式克隆确认,是体内一种强效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增强血管通透性[1]。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还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促进神经突触延伸,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新生作用[2]。现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神经系统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结构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最初发现于血管系统,对其相关结构、理化特性的研究较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索垂体瘤微循环与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2例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同时染色VonWillebrand因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以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蛋白表达及MVD与垂体瘤海绵窦侵袭性的关系。结果VEGF蛋白表达和MVD与垂体瘤的海绵窦侵袭性均有关(两者均P<0.001)。结论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在垂体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48例脑膜瘤及9例瘤旁正常脑组织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研究,以探讨脑膜瘤组织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高度特异性促VEGF,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及缺血缺氧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就VEGF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生物学特性1983年Senger等[1]发现肿瘤细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垂体腺瘤血管增殖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研究中,血管增殖相关因子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与血管增殖有关的CD系列因子、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与转化生长因子B(TGFB)等根据各自的机理,在肿瘤血管的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关系密切。对这些血管增殖相关因子的研究可能为我们评估和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皮抑素(Endostatin)能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还可抑制斑块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内皮抑素和VEGF作为血管形成的调节因子,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侵袭性(20例)和非侵袭性(10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MMP-9与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9、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非侵袭性腺瘤组显著增高(P<0.01)。在蛋白水平,侵袭性腺瘤组中MMP-9与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性相关;在mRNA水平,侵袭性腺瘤组中MMP-9与VEGF表达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与MMP-9基因表达增高及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VEGF表达上调有关。MMP-9与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实体瘤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胶质瘤是一种富含血管的恶性肿瘤 ,胶质瘤的血管内皮增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 ,故VEGF是胶质瘤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靶标 ,通过抑制及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和作用来抑制胶质瘤血管生成是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的一种治疗新途径及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渗透因子。在颅内感染中,VEGF表达增加,通过损伤血脑屏障、提高血管通透性、加重炎性脑水肿,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促进感染的发生发展。发生脑缺血时,VEGF既是血管渗透因子,又具有生血管、神经营养、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在以上疾病的急性期,通过VEGF抗体等阻制VECF的表达,降低其引起脑水肿、加重炎症反应的作用;而在脑缺血的病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构建合适的载体进行VEGF的转基因治疗,有望为治疗颅内感染及继发性脑缺血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特别是在脑肿瘤的形成、生长、转移及瘤周脑水肿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脑肿瘤引起的脑功能变化与瘤周脑水肿关系密切,后者与VEGF的表达存在肯定的相关关系。本文就近年来VEGF及其与瘤周脑水肿(peritumoral vasogenic brain edema,PVBE)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神经素是一类既作用于血管系统,又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同时调节二者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神经素的典型代表,不但能调节血管生长、血管发生、血管渗透性、血管功能,还具有神经保护、促神经发生、影响突触可塑性、保护轴突髓鞘形成等作用。近期研究表明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缺陷共同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与VEGF突变、异常密切相关。上调VEGF表达为治疗ALS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从其骨髓腔中分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37℃、5%CO2培养至传代4次。采用Transwell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分为空白组、VEGF组、Netrin-1组及Netrin-1加VEGF组,培养12h后显微镜观察并计算每孔细胞数目,培养1周后测定管腔周长、管腔数目及分支点数目。将转染Netrin-1重组子后的MSCs细胞悬液、未转染的MSCs细胞悬液接种于大鼠腹部皮下,以Matrigel胶作为空白对照组,移植10d、20d、30d后取出胶栓,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在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中,VEGF组与Netrin-1组细胞迁移数量、小管形成中的管腔周长、管腔数目及分支点数目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加Netrin-1组与VEGF组或Netrin-1组比较,细胞迁移数升高,管腔周长变长,管腔数目和分支点数目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内血管生成实验中,移植转染Netrin-1重组子的MSCs与移植普通MSCs相比,MSCs/Netrin-1组的VEGF蛋白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etrin-1和VEGF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相当,两者结合更能促进血管生成。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形态定量分析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中VEGF表达、PCNA标记指数(PCNA LI)、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结果(1)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可以表达VEGF,阳性颗粒分布于肿瘤胞浆中;(2)高级别肿瘤PCNA、LI、MVD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5);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PCNA、LI、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肿瘤(P<0.05);(3)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MVD的增大,VEGF在肿瘤血管内皮的染色率逐渐增加,与肿瘤的MVD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为0.44,P<0.01)。结论脑胶质瘤的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VEGF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渗透因子,主要由包括胶质瘤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分泌产生,其来源广泛,结构多样,近来研究表明,VEGF在胶质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周围水肿方面有着特异性的作用,各种因子对胶质瘤细胞或其他产生VECF细胞的调节,致VEGF的异常表达,是胶质瘤异常血管生成加强的主要原因,而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和加强,导致血管渗透性的改变则是胶质瘤瘤周水肿的主要机制。因此,对VEGF表达的调控,可能为抗胶质瘤血管生成和瘤周水肿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或血管调理素(vascutotropin),最初在1983年由Senger等在猪肝癌模型中发现,当时认为它可诱发肿瘤,直到1989年才由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液中分离纯化出来。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VEGF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表达异常,提示它与CNS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正>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周围新生血管的密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直接相关,脑血管新生可能为神经元重构提供了关键的神经血管底物[1]。缺血性脑卒中新生血管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新生血管诱导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促进血管新生。一、直接介导血管新生的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具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生理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