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LDH 释放法,体外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 Sultate A,CS-A)对7例正常人NK 活性,8例正常人ADCC 活性及8例慢性乙肝患者NK、ADCC 活性的影响.发现当CS-A 浓度分别为5mg/ml、10mg/ml、20mg/ml 和40mg/ml 时,正常人NK 和ADCC 活性均显著低于无CS-A 的对照组,CS-A 浓度为10mg/ml、20mg/ml 和40mg/ml 时,慢性乙肝患者的NK 和ADCC 活性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CS-A 对正常人和慢性乙肝患者的NK、ADCC 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S-A 能抑制局部免疫反应,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程度而利于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门诊和住院经细胞学确诊的白血病24例病人(粒细胞性白血病9例,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单核细胞性白血病3例)的NK和ADCC活性(方法见前文),并与健康人相比较,发现NK与ADCC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NK活性的降低较ADCC更为明显。7例白血病患者的NK降低到近于零。三种细胞类型白血病NK和ADCC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NK和K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Hela细胞作为靶细胞,选用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法,检测5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不同病期和病型的住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然杀伤(NK)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活性,并将其与淋巴细胞亚群数,HLA-DR和Tac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用于推断患者体内NK和ADCC活性水平。结果表明EHF病人体内ADCC活性呈亢进状态。提示ADCC参与疾病的免疫病理损伤和疾病的自限性过程。疾病早期NK活性低于正常,随疾病的发展,NK细胞活性可迅速升高,并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IFN-α)对Jurkat E6-1细胞内CCR5 mRNA表达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采用干扰素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D4+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培养48小时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RT-PCR和Real time-PCR扩增目的基因CCR5;利用脂质体转染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Jurkat E6-1细胞内CCR5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IFN-α在浓度为1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表现为增强作用;在浓度为10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增强作用有所减弱。(2)当IFN-α的浓度为1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低;当IFN-α的浓度为1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高;当IFN-α的浓度为10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又有所减低。结论:IFN-α作为一类很好的免疫调节、抗病毒生物制剂,不同剂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对细胞CCR5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四君子汤探讨PD-1/PD-L1的表达对NK细胞活性、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人外周血淋巴分离液分离出NK细胞,构建NK细胞:HCT116细胞=5:1的共培养模型,将经200 ng/ml IFN-γ处理的NK细胞设为IFN-γ组,200 ng/ml IL-2处理的NK细胞设为I...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信息辐照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近红外信息辐照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大鼠30只分为辐照组(每天辐照1h,治疗14~27天)与空白对照组(不辐照)。检测两组ConA诱生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活性,分别为335.07±122.77U/ml和211.01±118.01U/ml(P<0.01);检测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为70.80±29.85%和53.40±19.75%(P>0.05);ADCC效应为49.42±23.16%和27.34±10.12%(P<0.05)。结果表明,辐照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弓状核是下丘脑重要的神经核团,内含多种神经元胞体和几十种化学物质,其神经纤维联系也十分广泛,并参与垂体前叶内分泌、痛觉调制、免疫、情感活动、摄食等多种重要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是神经-内分泌学研究的重要神经核团.我们已往的实验研究表明,弓状核对T、B淋巴细胞、RBC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1],但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未见报道.为了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对NK细胞活性和IL-2的影响,实验利用化学损毁的方法[2],建立了下丘脑弓状核损毁的大鼠模型.然后在成年期,观察了NK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3],结果显示:在弓状核损毁组其NK活性细胞为26.39±1.49(U/ml),对照组为42.50±2.91(U/ml,P<0.01),IL-2在弓状核损毁组为13.30±1.49 (U/ml),而对照组为23.40±2.91 (U/ml,P<0.01),表明弓状核对机体的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NK细胞杀伤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rhIL-2诱导培养NK细胞;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分别作用于NK细胞24 h、48 h及72 h后CCK8法检测NK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汉黄芩素作用NK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细胞GraB、IFN-γ、PFP、CD107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K细胞p-Akt、β-catenin、Bcl-2、p-ERK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MKN45的杀伤活性。结果 0.2~50μg/ml的汉黄芩素作用NK细胞24 h、48 h及72 h后,NK细胞的增殖率增高;同一质量浓度汉黄芩素作用48 h后的NK细胞的增殖率最高且在12.5μg/ml时达最高峰;汉黄芩素3.1~12.5μg/ml作用NK细胞48 h后:NK细胞的GraB、IFN-γ、PFP、CD107a表达增加、NK细胞的p-Akt、β-catenin表达增加、NK细胞对胃癌MKN45细胞的杀伤活性增高。结论汉黄芩素能够促进NK细胞的增殖,其促进NK细胞的增殖可能与Wnt信号传导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汉黄芩素增加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汉黄芩素上调NK细胞GraB、PFP、IFN-γ及CD10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活性状态及大肠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活性,分析比较了 TIL 区域淋巴结淋巴细胞(RNL)、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 rIL—2刺激的增殖反应、表型特征、细胞毒活性及 IL—2产生能力.TIL 在 rIL—2培养早期呈现延迟的增殖反应和较高的总扩增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肿瘤局部 T 细胞为主,各组淋巴细胞 T 亚群中 CD4~ 细胞减少,CD8~ 增加,Tac 抗原表达增加.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 NK 活性、ADCC 普遍降低,同位素掺入法显示 IL—2产生能力亦降低.IL—2培养后淋巴细胞的 NK 活性、ADCC 提高,并获得得 LAK 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检测了武汉地区70例健康献血员(年龄:30~45岁),男女各35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诱生IFN-α、IFN-γ,IL-2能力和血清IFN-α水平。结果表明除女性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显著性地低于男性外,其他各项指标男女性别之间虽有差异,但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IL-6 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产生细胞也有多种,本文采用人全血细胞培养方法对血细胞中IL-6产生细胞类型进行了探讨。正常人血浆中IL-6活性很低(<0.1U/ml),但当用LPS 刺激全血细胞,2小时后即能在血浆中测出IL-6活性,此活性12小时达高峰(500U/ml),48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在全血细胞培养物中加入ConA,同样可诱导出IL-6活性,但较用LPS 刺激低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8例慢乙肝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ConA诱生γ干扰素的测定,同时用T细胞单克隆抗体系统检测其T细胞亚群。结果发现,慢乙肝病人ConA诱生的γ干扰素效价为7.858±1.483log2U/ml,而正常对照组为7.839±0.621log2U/ml,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慢乙肝病人组内个体间IFN-γ的效价差别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慢乙肝病人组T细胞亚群的T_4/T_3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IFN-γ反应低下组的5人均有T_4/T_3比例异常。在28例病人中有14例T_4/T_3比例异常(高于或低于正常),且20例HBeAg阳性病人中有12例T_4/T_3比例异常;8例HBeAg阴性病人中仅2例T_4/T_3比例异常。  相似文献   

13.
妊娠及某些与妊娠有关激素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染色计数法测定了正常妇女早期妊娠的NK细胞活性,以及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已烯雌酚在不同浓度下对N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妊娠早期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妇女(p<0.001)。②hcG在10IU/ml及100IU/ml两浓度下对NK活性都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01)。③孕酮、已烯雌酚在10μg/ml下对NK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在0.1μg/ml下对NK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鸡红细胞为靶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DCC活性,并研究干扰素对这一活性的调节作用。发现Namalva细胞干扰素对正常成年人ADCC 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促进幅度依赖于所用干扰素的剂量和处理时间,抗人 IFN-α可抑制该促进作用。人白细胞干扰素亦能明显促进正常人ADCC活性,而鼠干扰素对人 ADCC活性则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阿克拉霉素B,阿霉素和小蘖碱对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NK细胞活性由测定51cr从NK细胞作用的标记K562细胞的释放率来决定。阿克拉霉素B(0.5和1.0μg/ml),阿霉素(0.5和1.0μg/ml)和小蘖碱(1.0和10μg/ml)作用1小时后,未  相似文献   

16.
李世迎 《医学信息》2000,13(3):126-127
在天然免疫中 ,IL- 12和 NOS2发挥关键性作用 ,但二者的关系尚不清楚。为了探明 IL- 12和 NOS2在天然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及二者间关系 ,作者以大利什曼原虫 (L .m ajor)注入 NOS2 / 和 NOS2 - /-两组小鼠皮下 ,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脾有窝淋巴结 (PL N)制备细胞悬液 ,从中分别提取得到 NK细胞 KY- 1和 T细胞。应用 EL 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FN- 。NK细胞活性的检测是特异细胞毒试验 ,即以 5 1 Cr标记的 YAC- 1细胞作为靶细胞 ,4h后检测 5 1 Cr释放活性。用免疫沉淀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 NK细胞或 T细胞中酪氨酸磷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FN-α对HuH7细胞固有免疫分子APOBEC3G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uH7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0 U/ml、100U/ml、400U/ml、800U/ml and 1200U/ml)刺激,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HuH7细胞内APOBEC3G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分析APOBEC3G蛋白水平的表达;分别构建不同长度的含有IRF-E(IFN regulatory factor element)位点的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序列报告质粒、不含IRF-E和IRF-E位点突变的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报告基因分析IFN-α刺激后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IPF-E位点对APOBEC3G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上调HuH7细胞APOBEC3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的效应。序列分析发现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的-298~-283和-57~-47位碱基分别存在IRF-E和ISRE(IFN stimulated re- sponse element)序列。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使含有IRF-E序列的APOBEC3G启动子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增加6~8倍,而不含IRF-E序列和IRF-E位点突变的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活性在干扰素刺激后几乎没有变化。结论IFN-α可通过IRF-E位点上调APOBEC3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PHA、ConA刺激经IFN-α,rIFN-γ作用24小时后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其对产生IL-2、IF N-γ能力与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FN-α、IFN-γ对单个核细胞产生IL-2、IFN-γ能力的影响取决于外源性IFNs的剂量,随作用的IFN-α、rIFN-γ剂量增加,渐出现抑制性效应。IFNs作用后的单个核细胞诱生IL-2、IFN-γ能力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提示它们关系密切。此外,IFN-α,rIFN-γ能够增加单个核细胞内cAMP含量与cAMP/cGMP比值,提示这一作用可能同IL-2、IFN-γ等免疫调节因子的细胞生物学调节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小鼠IFN-γ和IFN-α/β对正常和带瘤小鼠体外诱生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N-γ因有较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有关IFN-γ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影响方面的研究还较少,IFN-γ对抗体形成的影响究竟如何,是否比IFN-α和IFN-β有更强的调节作用尚有争议。目前,IFNs多用于肿瘤病人,对其影响肿瘤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也缺乏了解,为此,我们观察比较了小鼠IFN-γ和IFN-α/β对正常和带瘤小鼠体外诱生原发直接PFC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人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IL-12、IL-12P40含量变化,分析其分子诱导NK细胞对子宫内膜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的影响,探讨IL-12、IL-12P40分子与EM患者NK细胞功能低下的相关性.方法ELISA酶联免疫检测IL-12、IL-12P40含量以及MTT释放法检测NK细胞毒活性.结果①EM患者腹腔上清液可使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16.80%±3.6%)明显下降(8.37%±4.5% )(P<0.05).② EM患者IL-12含量血清为66.38±12.6 pg/ml,低于对照组84.97±13.7 pg/ml(P<0.05);腹腔液中为77.76±14.6 pg/ml,低于对照组106.92±10.7 pg/ml(P<0.05).③EM患者IL-12P40含量血清为35.64±10.6 pg/ml,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腹腔液含量为79.76±12.6 pg/ml, 高于对照组40.54±10.0 pg/ml(P<0.05), 并与疾病的程度呈负相关.④IL-12能增强NK细胞对子宫内膜细胞的杀伤,并呈剂量依赖.在10 ng/ml浓度诱导后杀伤率为31.90%,高于对照组的16.80%.⑤IL-12P40能拮抗IL-12对NK细胞活性的诱导,当加入IL-12P40后,使IL-12诱导的活性(29.3%)下降为19.36%.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L-12P40含量的增高可能与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