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ofmucocaassocatedlymphoidtissueMALT-ML)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肿瘤,我院近期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痛,返酸伴消瘦4月。术前胃镜检查提示:贲门胃底后壁小弯侧半周形不规则凹陷,大小约5cm×10cm,诊断为(胃底贲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血常规正常。全身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术前口服阿莫西林消灭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三天后手术治疗。术中瘤体局限,肝脾未查及异常,按“胃癌”行D2根治手术。术后病理证实:胃溃疡型粘膜相关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治体会及经验。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20例胃肠MALT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胃肠MALT淋巴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胃肠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镜检时应采取多点、深挖活检以提高早期检出率;③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若坚持化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④传统的CHOP方案效果可靠,花费少;⑤部分MALT淋巴瘤病理切片中可见少量印戒样细胞,需与高度恶性的印戒细胞癌鉴别。结论胃肠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应根据内镜、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于粘膜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探讨胃粘膜相关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36例原发于胃肠,膀胱粘膜的恶性淋巴瘤,按照WHO的淋巴瘤新分类分型。结果:粘膜相关淋巴瘤占全部病例2/5,本组粘膜恶性淋巴瘤男性多于女性,粘膜相关B细胞性淋巴瘤预后比其它类型的淋巴瘤好,小B细胞淋巴瘤比大B细胞洒巴瘤好。结论:免疫组化在淋巴瘤的分型及其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胃粘膜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手段和治疗原陈方法1990~1998年收治11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原发性胃肠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11例病例术前无1例明确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经积极综合治疗,9例存活至今。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认识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适当化疗和放疗。  相似文献   

5.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a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胃肠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为结外淋巴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其临床表现与胃肠癌、溃疡、炎症等相似,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现将我院:1996~2002年间经病理证实的23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发生于胃28例(58.3%),小肠2例(4.2%),回盲部14例(29.2%),结肠4例(8.3%),术前经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9例(18.8%),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46例、T细胞性2例。结论 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发病率以胃部最高,其次为回盲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 ,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1%~ 4% 〔1〕。作者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11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5~ 5 2岁 ,平均 42岁。症状除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纳减、消瘦、贫血外 ,有 1例出现下消化道大出血、休克 ,另 1例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肠穿孔。 7例术前可触及腹部肿块 ,大小约 6cm× 6cm至 10cm× 14cm。术前B超检查示右上、下腹囊性包块各 1例 ;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脾曲癌 1例 ,升结肠癌 1例。胃镜检查 :胃体弥漫…  相似文献   

8.
胃肠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分别占81.3%,56.3%;消化道钡餐确诊率12.5%,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69.5%;28例手术加化疗治疗后随访大多数情况良好,10全疗肿块均有缩小。结论:腹痛、腹块为胃肠恶性淋巴瘤的最常见症状,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的确诊率最高,超声内镜有望提高其确诊率。胃肠淋巴瘤手术后放化疗结合外周干细胞移植为其治疗提供了良好背景。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瘤临床少见,以发热、腹痛为主要表现者更属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性,15岁,因腹痛1年,不规则发热5个月入院。患者8月起常感上腹部隐痛,7个月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8.0~39.0℃,常伴脐周痛,时有绞痛,大便正常,  相似文献   

10.
李瑛  王雪莉 《西部医学》2008,20(4):752-753
目的了解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对16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内镜、X线表现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手术完全切除12例,活检术4例。CHOP方案化疗14例,其中8个周期9例,6个周期5例,有6例加用1疗程放疗,均达到肿瘤完全缓解。但有4例分别在治疗后8、16、20个月复发,2例放弃治疗,2例再次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放弃治疗的2例3个月后死亡。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全消化道X线钡透和内镜检查在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手术及术后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前明确诊断2例。16例均实施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13例,姑息性切除3例。结论熟悉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通过胸片、内窥镜等检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采用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结外淋巴瘤很少见 ,可原发于阴道、宫颈、宫体及卵巢 ,而原发于宫颈的恶性淋巴瘤就更为罕见 ,现报告一例。患者 ,36岁 ,已婚 ,因白带增多 ,色黄粘稠 ,带血丝 ,伴腰骶部轻度酸胀 12天就诊 ,宫颈刮片 :鳞状上皮炎性反应。阴道镜检 :表面为不典型上皮。镜下取组织活检报告 :慢性宫颈炎。于 1998年 9月 14日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 ,体检 :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正常 ,外阴经产式 ,阴道通畅 ,壁软 ,分泌物淡黄色 ,量中 ,宫颈直径 4 .5cm ,2 /3混合性糜烂 ,质中 ,触之出血 ,宫体平卧 ,约6cm× 5cm× …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是指发生于淋巴结外的胃肠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虽不多见,但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必须引起注意。1985-2005年,我科收治2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 associated lym phoidtissue,MAL T)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结外淋巴瘤 ,有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容易误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笔者对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2例胃肠道 MAL 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男女之比 2∶ 1,年龄 5 0 .2 5± 13.4 0岁 (2 4~ 6 8岁 )。就诊时间 2 d~ 3年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窥镜检查 ,多数病例可见 1个或多个呈浅表或不同程度溃疡 ,个别病例有肿块形成或…  相似文献   

16.
赵锦艳 《新疆医学》2004,34(2):58-59
恶性淋巴瘤(ML)是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ML从病理和临床可分为两大类,非何杰金氏淋巴瘸(NHL)和何杰金氏病(HD)。ML占全部恶性肿瘤4.1%,ML发病数居恶性肿瘤第七位,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HD的发病数约为ML的1/4,NHL的发病数约为ML的3/4。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病理诊断标准对其转化机制进行探讨,并对转化前后二者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比较。方法收集35例低度恶性MALT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对12例复发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LCA、CD20、CD79a、CD3、CD45RO、Ki-67等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2例保持原有诊断MALT,其余10例转化为DLBCL。Ki-67指数在低度恶性MALT中≤20%,在DLBCL中≥40%,有的高度表达>90%,此项标记可作为二者鉴别的有效指标,以及转化的量化指标,也表明了其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一种轨迹。Ki-67也是表达生存状况的一项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外科治疗及术中对瘤灶的探查、确诊的经验。方法:1995年~2001年6月手术治疗的6例病人中,ⅠE期4例,ⅡE期2例。5例胃镜检查并4例行镜下活检,2例术中活检;1例行胃大部切除,余5例行胃癌D2手术。术后辅助化疗3例。结果:术前、术中活检分别确诊2例和1例,3例未能确诊者,术中2例按临床诊断行根治切除ll例当成良性溃疡切除。6例均经病理征实。术后随访7个月-4年,l例术后5个月死于左肺癌转移,其余均存活。结论: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在术前、术中活检确诊率都较低,术中活检很有必要;对术中活检仍未明确的,可依临床诊断决定根治方案。术中注意不要遗漏多发病灶,在其粘膜、桨膜面之间进行“双合诊”,是发现小瘤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骨后异位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一例宗峰刘文俞婉珍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1呼吸内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诊断甲状腺粘膜相关淋巴瘤(thyroid-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u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对34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胃恶性淋巴瘤20例(占58.8%),回盲肠6例(占17.6%),回肠1例(占2.9%),升结肠2例(占5.9%),横结肠1例(占2.9%),降结肠3例(占8.8%),直肠1例(占2.9%)。术前内镜、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CT等检查,确诊8例(仅占23.5%),误诊率达76.5%。术中快速病理检查4例,均被确诊。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前极易误诊。发病率以胃部最高,其次为回盲部,内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深取、多取,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查会减少误诊率,而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