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厚性心肌病的肥厚心肌与非肥厚心肌交感神经活性。方法选择18例肥厚性心肌病(HCM)患和6例对照(N组)。根据超声心动图将HCM组分为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APM)5例,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性心肌病(ASH)7例,弥漫性肥厚性心肌病(DPM)6列。所有患均进行超声心动图(M型和B型)检查^201Tl和^123I-间碘苄胍(MIBG)显像。结果HCM组^123I-MIBG显像与N组相  相似文献   

2.
3.
MRI对肥厚性心肌病解剖及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肥厚性心肌病(HCM)解剖及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UCG)诊断为HCM的患者,进行MRI扫描,并用ARGUS专用心功能分析软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等参数。比较UCG和MRI检测心脏解剖和功能的作用。结果:①HCM主要累及室间隔及左室前、侧壁,呈非对称性分布。②MRI和UCG在检测左室心肌质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时,2种技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RI能全面了解心脏解剖和功能异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0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0年前确诊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达180/110 mm Hg.体格检查:血压130/80 mm Hg,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电轴正常,窦性心律,Ⅰ、Ⅱ、aVL、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0.5 mV,T波倒置;左室高电压,RV432 mV、RV5 25 mV,V4~V6导联T波倒置以V3、V4导联T波倒置最深.  相似文献   

5.
张虹  范力文 《武警医学》2001,12(2):114-115
具有壁的增厚和腔的大小改变的左心室重构可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以及生理情况下的运动员心脏。然而 ,对左心室重构代表肥厚性心肌病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甚少 ,下面将国外研究的某些进展做一综述。1 左心室肥厚的进展虽然在婴儿和幼童中肥厚性心肌病总本表型的表达和临床特征偶可被识别[1] ,在 1岁以前明显的左心室肥厚很少见[2 ] 。相反 ,左心室显著快速的改变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鉴别 )常常迁延到 12~ 15岁才能完成。当左室壁增厚戏剧性地增加时 ,肥厚可变成弥散性。由于肥厚的进展仅伴有轻微腔的直径增加 ,最后的形态学结果是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后基于心血管MR(CMR)特征追踪技术的应变改变以及影响术后全心应变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27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CMR心脏电影扫描。应用特征追踪技术,分别计算出手术...  相似文献   

7.
TD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和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功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和继发性左心室肥厚(sLVH)局部心肌功能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65人,HCM患者23人,sLVH患者21人,对照组21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室间隔和外侧壁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结果:HCM患者及sLVH患者在室间隔基底段所测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HCM患者室间隔心肌运动速度明显下降.结论: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室壁运动速度有助于HCM与sLVH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肥厚性心肌病201Tl、123I-BMIPP和18F-FDG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研究发现,肥厚性心肌病(HCM)心肌血流和脂肪代谢呈解离状态〔1,2〕。本研究通过比较SPECT心肌灌注显像、脂肪酸显像和PET糖代谢显像,了解HCM患者脂肪和糖代谢状况。资料与方法11例非对称性中隔肥厚(ASH)型HCM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  相似文献   

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 )的临床疗效。选择 8例HOCM患者 ,导管测定静息左心室与主动脉压力阶差 (LVOTPG) >5 0mmHg 6例、30~ 40mmHg 2例 ,激发试验后均 >80mmHg。冠脉间隔支选择造影后经球囊试堵、导管中心腔造影及床旁超声心动图监测确定靶间隔支。无水乙醇 1 75~ 7 0ml消融第 1间隔支 6例、第 2间隔支 2例。结果显示 ,8例PTSMA手术成功率 10 0 %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术终LVOTPG平均下降 6 8 3%± 13 0 % ,未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1例术后半年临床及造影随访 ,心功能由术前Ⅳ级恢复至Ⅱ级 ,LVOTPG为 0mmHg。说明PTSMA作为治疗HOCM的一种新的介入技术 ,其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脏化学 (无水乙醇 )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 (3.5年 )。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HOCM 119入院行PTSMA ,1.入选标准 :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明确的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病史 ) ;②超声诊断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10mm ,室间隔 (IVS)厚度≥ 15mm ,室间隔 左室后壁≥ 1.3,SAM征阳性 ;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愿意接受该治疗患者 ;④经导管压力测定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G)≥ 5 0mmHg(1mmHg =0 .133kPa) ,或应激后LVOTG≥ 70mmHg。⑤心脏血管解剖适于行PTSMA[1 ] 。 2 .除外标准 :①非梗阻性心肌病 ;②合并严重的左房室瓣病变 ;③间隔心肌较薄 (<15mm)和间隔心肌中部梗阻者 ;④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疾患 ;⑤不能确定靶间隔支及球囊在间隔支固定不确切[1 ] 。其中 34例随访近 3.5 (3.5± 0 .5 )年。在消融术前及术后半年 (5~ 7个月 )至 3.5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 (IVS)厚度及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3.化学消融情况 :每例患者平均使用无水乙醇为 3.0~ 9.0ml,平均 (4 .2± 1.8)ml,消融间隔支平均1~ 3(1.4± 0 .4 )支 ,34例患者平均住院 (15 .4± 4 .5 )d。 4 .术中、术后LVOTPG :术前平均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探肥厚性心肌病(HCM)心肌MR延迟增强(DE)与心肌钙蛋白Ⅰ(cTn Ⅰ)的相关性,以及二者联合用于评价HCM病情和提示预后的价值。方法:搜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HCM患者35例,均同期行MR检查和血cTn Ⅰ检测,分析MR延迟增强与心肌肥厚、cTn Ⅰ值改变的关系。结果:(1)35例HCM中出现MR心肌灌注延迟期强化者25例(71.4%),血cTn Ⅰ异常增高者19例。无DE组cTn Ⅰ中位值5μg/L,DE组cTn Ⅰ中位值110μg/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18,P〈0.05)。DE组25例中有18例(72.0%)血cTn Ⅰ异常增高,而在19例血cTn Ⅰ异常增高者中18例(94.7%)出现延迟强化。(2)心肌增强比例与肥厚比例呈正相关(rs=0.713,P〈0.01)。cTn Ⅰ值与心肌肥厚比例、增强比例呈正相关(rs=0.521、0.605,P均〈0.01)。结论:心肌MRI延迟增强和血cTn Ⅰ异常升高常同时发生于HCM患者。MR心肌延迟强化成像与cTn Ⅰ检测联合应用可以为准确判断HCM病情、评价疗效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3000 h.26年前体检发现心电图呈部分ST-T改变:Ⅰ、Ⅱ、Ⅲ、aVF、Vs及V6导联ST段下移0.5 mm;Ⅰ、aVL导联T波低平;V5、V6导联T波负正双向,倒置深度1 mm;其余波形均正常.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心得安试验阳性,其余各项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肥厚性心肌病(HCM)合并妊娠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其随时威胁着母儿的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合并心脏病者1456例,其中合并肥厚性心肌病者23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现将其临床改变和同产期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磺标脂肪酸类似物的甲基数量及位置与心肌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16烷脂肪酸类似物(IFAs)上甲基的位置与数量对其在心肌内滞留代谢的影响。将α位单甲基16烷脂肪酸(αM-IHA)、β位单甲基16烷脂肪酸(βM-IHA)、α位双甲基16烷脂肪酸(α2M-IHA)及16烷直链脂肪酸(IHA)经^131I标记后,由小鼠尾静脉注入,并在注后30、60、150、300及600秒时处民全血的放射性变化;并将心脏制成匀浆,分离溶液相及脂质相,通过薄层层析法脂质相的不  相似文献   

15.
心肌主要利用脂肪酸作为供能物质。^123标记的中长链脂肪酸已被用作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其中(131I)BMIPP由于β位上存在甲基,能较长时间滞留在心肌细胞内,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心肌的脂肪酸代谢与血流分布之间可出现解离现象,显示心肌代谢障碍与血流障碍不完全平行,这一现象为脂肪代谢显像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病,由糖尿病继发而来,且独立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之外,通过影响心肌细胞重塑最终引起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1]。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存在脂肪酸代谢增加和葡萄糖代谢的慢性抑制,尽管这种能量转换在发病初期是适应性的变化,但是由于过度的利  相似文献   

17.
18.
肥厚性心肌病与冠心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其发病原因、治疗原则及预防有各自的特点 ,然而因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有相似之处 ,因而有引起误诊之可能。现就其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误诊原因加以探讨 ,以提高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例均为女性。例 1,44岁。例 2 ,67岁。主要症状 :均为反复发作的心前疼痛、心慌、气短。心电图示 :心房纤颤 ,S -T段下移 ,陈旧性心肌梗塞。B超示 :左室后壁及室间隔明显增厚。均误诊为冠心病。予扩冠、抗凝、强心、抗心律失常等治疗 ,效果不佳。例 1误诊 4年 ,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前后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1例HOCM患者在PTSMA前进行了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显像,其中15例进行术后急性期(3~7d)99Tcm-MIBI灌注显像和18F-FDG代谢显像复查,以半定量记分法评价各室壁节段灌注和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99Tcm-MIBI灌注显像:90.3%(28/31)的HOCM患者PTSMA术前室间隔放射性浓聚,PTSMA术后80.0%(12/15)的HOCM患者室间隔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18F-FDG代谢显像在PTSMA术前54.8%(17/31)的患者表现为代谢异常,术后33.3%(5/15)的患者代谢异常降低,以间隔后段最为明显.结论 99Tcm-MIBI SPECT灌注显像可作为评价PTSMA术后效果的重要手段.18F-FDG代谢显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性治疗的31例室间隔中上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S5-1探头于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采集二维灰阶图像,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中段前间隔和间隔的局部收缩功能参数:心肌运动速率(S)、环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率(RSR)、角速度(AV)、角位移(AE),测量该层面整体旋转角度峰值(BR).对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与对照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中段前间隔与间隔的S、CSR、RSR、AV减低,BR增加,AE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无创、准确地评价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