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临床观察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根据患者残留甲状腺组织大小和摄碘率,合理应用^131I投放剂量,每位患者治疗1~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8个月,并对22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作一疗效分析。结果:22例患者共经49次治疗,有效22例(100%),清除12例(57%),无效0例。结论:放射性^131I甲状腺手术彻底、单发软组织转移且转移灶肿块较小者治疗效果较好,反之较差。“手术+ⅢI治疗+甲状腺素抑制”是最佳分化型甲状腺癌综合治疗方案,这一方案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血清Tg,普通^131I甲状腺显像,诊断剂量和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结果的比较研究,对这两类方法在甲状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大剂量^131I治疗后转移灶及甲状腺残留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对DTC患者的治疗方案,我们收集54例121例次DTC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患者的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文静  徐慧琴  汪会  赵学峰  何延辉 《安徽医药》2013,17(11):1897-1899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测定联合”。I-全身扫描(^131I-wholebodyscan,^131I-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I治疗后的随访价值。方法67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的DTC患者,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治疗后随访1~2年,复查时行血清Tg测定及”’I-WBS检查。结果67例患者中血清Tg测定与^131I-WBS均阴性的35例,血清Tg测定与^131I-WBS均阳性的有15例,血清Tg测定阴性而^131I-WBS阳性的5例,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阴性的11例。血清Tg测定联合”。I-WBS检测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9.07%,准确度为83.58%。结论血清Tg测定及^131I-WBS在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应联合应用互相补充,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采用^131I治疗的应用。方法对63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采用^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并结合甲状腺激素治疗,随访观察。结果63例患者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行^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并辅以甲状腺激素治疗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不但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还可以增加病人的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单光子发射型CT(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灶,有助于判断疗效和制定治疗计划。由于开放型放射性核素使用的特殊性,使得正确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SPECT/CT融合显像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更好发挥^131I的临床治疗作用。缺乏及时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就难以理解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淼  黄成 《重庆医药》2009,38(16):2034-2035
目的 诊断剂量^121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放疗中是否存在顿抑现象。方法随机将甲状腺切除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放疗前(14.8±0.2)MBq^131I诊断性全身核素扫描;B组放疗前(74.0±0.3)MBq ^131I诊断性全身核素扫描。诊断扫描后24h应用3.7GBq^131I放疗。6~8个月后再次核素扫描判断残留组织一次完全去除率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甲状腺球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时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残留组织一次完全去除率A组13例(86.7%),B组14例(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达到正常低限A组12例(80%),B组11例(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作为诊断性核素并不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残留组织术后放疗一次完全去除率,不存在顿抑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辉  王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351-352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其80%。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近全切除^131Ⅰ内切除甲状腺残余组织或甲状腺癌转移灶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其中^131Ⅰ的关键在于增强病灶的吸^131Ⅰ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甲酸可诱导失分化肿瘤细胞的摄^131Ⅰ功能恢复和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9.
于鹏  宫凤玲  张建华 《天津医药》2012,40(4):406-407
131Ⅰ全身显像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发现转移灶灵敏度较高的方法,但对一些施行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其他检查方法疑为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患者,诊断剂量的131Ⅰ全身显像却常常表现为阴性.本研究旨在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及转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5例术后病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进行131Ⅰ治疗,并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疗法的联合治疗方法,随访1~5年,按照病理类型、服碘次数、转移情况、显像情况等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次131Ⅰ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15例,不完全清除10例.合并转移患者15例,131Ⅰ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4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应用131Ⅰ治疗,对于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治疗转移灶、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及治疗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对36例甲状腺癌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行131I去除治疗,3~6月后复查。结果:20例无转移灶的甲状腺癌患者残留甲状腺经一次去除17例,经二次去除3例,3~6月后复查甲状腺不显影。10例甲状腺癌并肺转移患者经2个疗程、5例并骨转移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转移灶不再摄取131I,随访3年、5年未见异常显影,Tg测定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伴纵隔转移患者,去除治疗3个月后残余甲状腺消失,但纵隔转移灶无变化,后转入光子刀治疗。结论:131I在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和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预防复发和治疗转移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与131I-全身显像(131I-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诊断及转移病灶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检测48例DTC患者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在给予5.55GBq131I-治疗5~7d后行131I-全身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所示肿瘤转移灶的数量和范围行半定量法评分,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DTC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关系的差异。结果 87.95%(73/83)的DTC患者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和131I-WBS显像符合,9.64%(8/83)的DTC患者血清Tg阳性(Tg>0.10μg/L)而131I-WBS阴性,有2.41%(2/83)的DTC患者血清Tg阴性而131I-WBS阳性(肿瘤转移灶浓聚131I)。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25~0.849,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DTC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有相关性,Tg水平升高预示DTC患者体内存有大量肿瘤转移灶,应对其密切随访并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30例DTC病例,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因素。方法 230例DTC患者,均于甲状腺术后行131I清甲治疗,按照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残余甲状腺质量、治疗前Tg水平、131I治疗剂量、清甲治疗距离手术时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来进行分类,研究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影响因素。清甲治疗成功的标准:1 TSH刺激后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组织不显影,2甲状腺吸碘率<1%。结果 230例DTC的患者,一次清甲治疗成功140例,成功率为60%,未成功者为90例,占比例为40%,经χ2检验和logistich回归分析,手术方式、残余甲状腺大小是131I清甲治疗的有效影响因素,而性别、年龄、治疗前Tg水平、清甲治疗距离手术时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对131I清甲治疗影响不明显。结论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残余甲状腺大小。  相似文献   

14.
定量唾液腺显像评价放射性碘治疗后唾液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首次接受不同剂量131I治疗后唾液腺功能情况。方法将40例确诊为DTC患者按照应用131I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应用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对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唾液腺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低剂量组(2.96GBq)治疗后仅腮腺30min摄取率(UR30)明显受损(P〈0.05),高剂量组(5.55GBq)腮腺和颌下腺UR30、排泌分数(EF)、排泌率(ER)均明显降低,排泌时间(EP)显著延长(均P〈0.05);腮腺较颌下腺受损更重。结论首次接受131I治疗DTC患者的唾液腺功能会受损,受损程度与使用131I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T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99Tc-MIBI显像对临床疑似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似甲状腺癌的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99Tc-MIBI显像诊断,同时与同期甲状腺彩超、CT诊断和临床病理对照。结果^99TcO4^-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90.24%(37/41),特异度23.53%(13/17);^99Tc-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51.22%(21/41),特异度88.24%(15/17)。放射性核素显像对甲状腺癌有较好的检出率,甲状腺彩超检查尚可,CT检查及Tg测定意义不大。结论^99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癌诊断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采用131I治疗的应用。方法对63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采用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并结合甲状腺激素治疗,随访观察。结果63例患者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行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并辅以甲状腺激素治疗可获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外科好发的肿瘤,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案[1].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分化较好,癌细胞与正常甲状腺细胞一样具有摄取碘的能力,故131I治疗是最有效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对转移灶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原发肿瘤,并用131I去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可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2].  相似文献   

18.
赵义刚  勾正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59-3360
目的: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50例^131I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甲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120例进行门诊随访1~5年,平均3年。结果:(1)暂发性甲低组40例,占33.33%,其中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28例,再发甲亢者12例。远期随访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有5例在1~4年后出现甲低:甲亢者中有6例在3个月~2年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4例在3个月~2年后出现永久性甲低。(2)永久性甲低组80例,占66.67%,其中95%(76例)在^131I治疗后1~6个月出现甲低:有临床症状者占85%(68例);有用小剂量^131I(≤185MBq)者占83.75%(67例)。结论:早发甲低中多为永久性甲低,后者中服用小剂量^131I治疗者多;暂发性甲低的转归不能用于预测以后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9.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已有50多年的历史,利用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组织(简称去除治疗),有助于防止甲状腺癌的复发和及时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1].近年来,本院对1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组织进行了131I去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131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DTC术后患者,根据DTC转移部位给予一次和分次治疗,总去除剂量为(370~740)×10^7Bq,间隔时间为4个月.结果 50例DTC术后患者中,35例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成功(70.0%);转移癌18例中,治愈6例(33.3%),有效8例(44.4%),无效4例(22.2%);甲状腺转移患者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甲状腺转移(t=2.715,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t=2.844,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DD8+、CD4+/CD8+含量[(26.5±4.7)%、(39.4±5.7)%、(0.6±0.4)%]均低于治疗前[(38.3±5.6)%、(29.8±6.9)%、(1.4 ±0.5)%](t=2.345,t=2.244,t=2.451,均P〈0.05).结论 DTC术后131Ⅰ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治疗转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