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保护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县13910名≥15岁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广西农村≥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为9.20‰.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53,P=0.001),25~岁组患病率(17.26‰)最高.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8,P=0.02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患病率(4.74‰)低于初中及以下人群(10.12‰).不同婚姻状况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70,P<0.01),未婚人群患病率(22.56‰)最高.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间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影响广西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农村地区25~3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未婚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是广西农村精神分裂症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侗族居民酒精依赖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为酒精依赖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三江侗族自治县1 200名年龄≥15岁农村侗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 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完成调查1 023人,调查完成率为85.25%。广西壮族自治区年龄≥15岁农村侗族居民酒精依赖时点患病率为19.55‰,终生患病率为20.53‰。男性的酒精依赖时点患病率为33.10‰,高于女性(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8,P〈0.01)。男性的酒精依赖终生患病率为34.84‰,高于女性(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9,P〈0.01)。酒精依赖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婚姻状况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组和离婚或丧偶人群时点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5.21‰和60.6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195,95%CI:2.418~136.909)和婚姻状况(OR=14.965,95%CI:1.612~138.915)是广西农村侗族居民患酒精依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农村侗族居民酒精依赖患病率较高,男性、45~54岁者和离婚或丧偶人群是广西农村侗族酒精依赖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抽取的6个地级市和10个县共18 219名≥15岁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8.29‰和8.32‰,终生患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9.77‰和9.90‰;时点患病率在不同年龄(x2=15.458,P=0.017)、不同文化程度(x2 =8.545,P<0.001)、不同婚姻状况(x2=75.518,P<0.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终生患病率在不同年龄(x2=26.293,P=0.001)、不同文化程度(x2=11.614,P=0.009)、不同婚姻状况(x2 =86.947,P<0.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民族和地区居民时点患病率、终生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居民患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5岁农村居民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县13910人≥15岁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完成调查11191人,调查完成率为80.45%。广西农村地区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和总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3.77‰和26.81‰。按终生患病率高低排列,广西农村地区前3位特定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9.20‰)、酒依赖(6.17‰)和抑郁(5.27‰)。总终生患病率女性(21.30‰)低于男性(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53~0.84,P=0.001);壮族(33.45‰)高于汉族(2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21~2.01,P=0.001)。抑郁患病率在55~64岁年龄组和离婚人群患病率较高;25~34岁组和未婚是精神分裂症患病高发人群;酒精依赖症患病率在35~54岁组、65~74岁组和小学及以下人群较高。[结论]精神分裂症、酒依赖和抑郁是广西农村地区主要精神疾病,应针对其患病高发人群开展防控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重性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重性抑郁症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和10个县≥15岁常住居民共21 290人,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3.0版(CIDI 3.0)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面访调查,并采用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诊断.结果 重性抑郁症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40‰和5.32‰;女性重性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其他民族时点患病率高于汉族和壮族居民(P<0.01);时点患病率的患病年龄主要为55~64岁(P<0.05);离婚人群重性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均较高(P<0.01).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重性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女性、年龄55-64岁、离婚的居民是预防重性抑郁症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5岁城乡居民心境障碍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10 100户≥15岁18 219名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 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心境障碍时点患病率为4.50‰,终生患病率为6.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心境障碍的危险度高于男性(OR=1.47,95%CI=1.05-2.23),少数民族患心境障碍的危险性高于汉族(OR-1.30,95%CI=1.06~ 1.76);离婚人群心境障碍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均较高(P<0.01).结论 广西心境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少数民族、离婚人群患病率高;重性抑郁是广西需要重点防治的特定心境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15岁居民各类精神疾病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12月在广西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6 000名≥15岁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以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完成调查4743人,总调查完成率79.05%;广西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分别为:苗族11.12‰,侗族41.06‰,瑶族29.11‰,仫佬族34.11‰,毛南族29.51‰;总终生患病率分别为苗族12.13‰,侗族42.03‰,瑶族29.11‰,仫佬族39.96‰,毛南族29.51‰;各少数民族居民精神疾病主要为酒精依赖、抑郁和精神分裂症;各少数民族居民精神疾病总终生患病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疾病已成为广西农村少数民族地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内蒙古牧区蒙、汉族≥55岁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中MCI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牧区≥55岁蒙、汉族人群进行MCI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蒙、汉族≥55岁人群MCI粗患病率为19.48% (1782/9146),标化患病率为18.98%;蒙、汉族MCI粗患病率分别为17.46%(标化患病率为16.99%)和20.60%(标化患病率为19.98%).蒙、汉族人群MCI粗患病率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MCI粗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蒙古族从55~59岁的12.17%上升至85岁的27.78%,汉族从55 ~59岁的15.50%上升至85岁的23.53%.蒙古族人群MCI患病率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9,P=0.000),汉族人群高于蒙古族人群.蒙古族女性与男性相比,MCI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6,P=0.123);汉族女性与男性相比,MCI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病风险高于男性(x2=24.470,P=0.000).结论 内蒙古牧区蒙、汉族老年人群MCI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MCI患病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卫红  张红梅  信佳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373-4374,4377
目的 调查唐山地区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及检测空腹血糖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唐山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6.15%.男性患病率为5.40%,女性患病率为6.73%,不同性别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7,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01,P<0.05),7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9.54%,30岁以下居民患病率为0.50%.城市居民患病率为7.10%,乡镇居民患病率为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2,P<0.05).文化水平越高患病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7,P<0.05).体重过低人群患病率3.73%,肥胖人群患病率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地区、文化水平、体重指标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同,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糖尿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乡居民重性抑郁症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为抑郁症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桂林市3个城区和3个县≥15岁常住居民共3 783人,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3.0版(CIDI 3.0)和白行编制调查表进行面访调查,采用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诊断.结果 桂林市城乡居民重性抑郁症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2‰和6.61‰;女性重性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7.67‰,高于男性的2.19‰(RR =3.52,95%CI=1.17 ~ 10.63,P=0.017),终生患病率为9.20‰,高于男性的3.83‰(RR =2.42,95% CI=1.01 ~5.80,P=0.048);离婚居民重性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76.92‰,高于在婚居民的4.44‰(RR=18.67,95% CI=3.96 ~ 87.98,P=0.000),终生患病率为76.92‰,高于在婚居民的5.93‰( RR=13.98,95% CI=3.05~64.17,P =0.000).结论 桂林市城乡居民重性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女性和离婚居民是预防重性抑郁症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西城乡居民酒精依赖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07年广西城乡≥15岁居民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2006年广西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方法,计算广西城乡居民酒精依赖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结果 2007年广西≥15岁城乡居民因酒精依赖DALY损失为1.45 DALY/千人,其中因死亡造成的损失(YLL)为0.05 DALY/千人;因残疾造成的损失(YLD)为1.40 DALY/千人;农村居民损失1.95 DALY/千人,高于城市的0.65 DALY/千人;男性DALY损失为2.83 DALY/千人,高于女性的0.14 DALY/千人;酒精依赖的DALY损失主要集中在30~69岁,在60~69岁最高。结论农村、男性和中老年人群是广西酒精依赖防治的重点,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酒精依赖所带来的伤残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程度。方法:利用比例法、累进性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08年广西农村各种卫生筹资渠道的公平性。结果:2000~2008年广西农村通过税收进行筹资的公平性呈上升趋势,2008年略显累进性(kakwani指数为0.0076)。直接现金卫生支出的kakwani指数在-0.1上下波动,筹资的公平性较差。结论: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加强利用税收进行卫生筹资,拓宽社会卫生筹资,降低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从而提高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阜新市城市18—65岁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阜新市2724名18-65岁城市居民进行了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0.14%。各类精神疾病总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39%,9.06%和13.71%。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分别为4.36%,7.86%和4.80%,终身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场所恐怖(3.81%)、特殊恐怖(3.70%)和重性抑郁(3.67%)。男性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低于女性(OR=0.63,95%CI为0.45—0.88),酒精使用障碍高于女性(OR=12.33。95%CI为6.17.24.63)。离婚者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均升高。结论精神疾病已成为阜新市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流行及聚集情况。方法 2017年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项目点资料对南宁市20-70岁1837名城乡壮族居民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XC小五号.EPS;P〗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和饮酒的流行率分别为49.63%、49.31%、8.22%、43.14%和20.66%。在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的壮族成年人以及城市居民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更高(〖XC小五号.EPS;P〗=120.430、32.460、12.429, 均P<0.05)。具有≥1和≥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生率为82.87%和54.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以上居民1种、≥2种CVD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是小于34岁居民的2.366倍(95%CI:1.104~5.069)和5.992倍(95%CI: 2.956~12.146);文化程度越高,≥2种CVD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越低;农村居民1种、≥2种CVD危险因素聚集风险低于城市居民。结论 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处于较高水平,危险因素聚集水平较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壮族居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村居民打鼾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农村居民打鼾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4月,调查广西2个县10个自然村≥14岁常住农民2 960人,采用集中填写问卷辅以入户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农村居民打鼾程度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中有768人打鼾,打鼾患病率为25.9%,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打鼾患病率分别为13.1%,7.4%,4.2%,1.3%;男性打鼾患病率(36%)高于女性(16.9%);随着年龄的增长,打鼾患病率增加(P<0.01);超重及肥胖者打鼾患病率明显高于未超重(包括体重偏低及正常)者(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0岁、超重和肥胖、吸烟和饮酒为打鼾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西农民中度以上打鼾患病率较低,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可减少打鼾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桂黔交界地区中华硬蜱中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桂黔交界地区捕获的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以探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方法用BSK-Ⅱ培养基从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从而鉴定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从捕获的中华硬蜱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QLT1)。分离株经鉴定为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结论中华硬蜱很有可能是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西白裤瑶地区代谢综合征的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少数民族地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南丹地区白裤瑶族109人、壮族106人、汉族94人进行一般情况、生活行为、心理症状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结果调查对象的总患病率为21.36%,男女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2.3%、28.2%;白裤瑶族、壮族、汉族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6.9%、24.3%、27.5%。男性的血压异常、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高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而腰围异常患病率低于女性,汉族的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HDL、高FBG患病率均高于白裤瑶族,汉族的高TG患病率高于壮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女性、年龄、饮酒是MS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白裤瑶地区人群MS患病率较高,不同性别、民族MS的患病分类不同,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加强对MS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