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肠梗阻40%~60%,其中约80%是手术粘连所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术后肠粘连存在,二是某种因素促成已粘连的肠袢发生梗阻,所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高云霞  李沛 《黑龙江医学》2024,48(5):608-611
目的:探究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行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根据患儿的术后情况分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组、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组,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分析患儿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提出术后护理对策。结果: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67例,占比81.71%。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5例,占比18.29%。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组病程25~72 h、手术创伤占比均高于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8、12.954,P<0.05)。结论:病程25~72 h和手术创伤均是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术后加强护理,减少手术创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尔泰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对15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关腹前腹腔内应用术尔泰,观察术后5年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与88例同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5年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0例(12.9%),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1例(23.8%)(P〈0.05)。治疗组术后通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5)。结论术中正确使用术尔泰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茴香枳术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茴香枳术汤(白术、小茴香、枳实、苍术、香附、桂枝)配合西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有温阳运脾、理气通络的功效。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少康 《吉林医学》2014,(3):587-587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0例,小肠切除术10例,腹腔感染史5例,单纯性肠梗阻15例,进行手术治疗。另选择术后还未发生肠梗阻的患者50例,其中阑尾切除术25例,小肠切除术15例,单纯性肠梗阻10例,进行预防。结果:本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47例,3例死亡(2例是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另50例患者经过积极预防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降低。结论:许多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够解除粘连性肠梗阻,通过积极正确的预防是可以减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华社发 《当代医学》2010,16(13):97-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成功利用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1例因肠管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损伤小肠而中转改为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47%。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施行粘连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82例粘连性肠梗阻回顾性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2例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38例,肠破裂修补术后22例,子宫切除术后12例,脾破裂脾切除术后3例,肝破裂修补术后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腹腔感染史4例。单纯性肠梗阻68例(切除粘连带,松解粘连,其中小肠折叠缝合术1例),绞榨性肠梗阻14例(粘连松解肠管功能恢复8例,肠坏死肠切除4例)。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痊愈80例,死亡2例(1例老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及肠破裂修补术后为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1例-2例。许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才能解除梗阻的;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只有通过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蔡巧英  徐江南  李丽军  叶锋 《浙江医学》2017,39(18):1588-158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行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3.3%),均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复发。开腹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8例(13.33%),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采取手术治疗;再次发作4例,多次发作2例。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82例粘连性肠梗阻回顾性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2例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38例,肠破裂修补术后22例,子宫切除术后12例,脾破裂脾切除术后3例,肝破裂修补术后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腹腔感染史4例。单纯性肠梗阻68例(切除粘连带,松解粘连,其中小肠折叠缝合术1例),绞榨性肠梗阻14例(粘连松解肠管功能恢复8例,肠坏死肠切除4例)。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痊愈80例,死亡2例(1例老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及肠破裂修补术后为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1例~2例。许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才能解除梗阻的;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只有通过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与术式的选择。方法:对外科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2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经积极的保守治疗12~24小时内症状明显缓解,36小时内可恢复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经治疗36小时未见缓解应给予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正确术式。结论: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预防术后肠粘连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法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行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20—50mL不等。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损伤小,腹腔清晰度高,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腹腔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2009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15例病历资料.结果 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少,术后平均住院5 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的30例患者资料。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满意疗效,平均手术时间为6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ml,术后平均住院4.1d,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恢复快、痛苦轻、瘢痕小等优点,而且较大限度减少术后再度粘连。它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份~2016年5月份期间,来我院诊治的胃肠道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胃肠道术后患者给予医院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仅为5.13%,而对照组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7.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确实能抑制或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人体脂肪油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腹部术后引起的粘连。如何防止术后粘连是临床工作者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采用人体脂肪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术后随访2—10年,全部恢复劳动力,均未再发生肠梗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彭雄波  李晋  方维君 《吉林医学》2010,31(29):5076-507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5月~2009年4月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5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并和常规开腹松解术组对照。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症状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再粘连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开腹松解术(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脏层腹膜干扰轻等特点,新造成粘连的机会低,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2~2006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均治愈。术中平均出血量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无并发症,随防至今未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小,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40例(86.9%),无腹部手术史6例(13.0%),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39例(84.8%),绞窄性肠梗阻7例(15.2%)。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26例,肠切除吻合术6例。短路术4例,小肠折叠排列术3例。绞窄性肠梗阻行肠切除吻合术5例,松解复位术2例。46例均治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方法和加强术中、术后综合预防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再粘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6例顺利完成,3例因粘连广泛致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58.6min,术后5~6d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9~45个月,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具有创伤小、术野广、腹腔干扰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可以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术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M-A管小肠内排列术,均逆行排列,观察治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治愈,未复发。有7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3例术后发生肠瘘,2例拔管时发生M-A管破裂。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