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经右股动脉置入冠状动脉球囊导管至左前降支;预适应3~4次,每次球囊充盈30 s,间隔5~10 min;以3~5 atm扩张球囊封闭LAD远端血流,40 min后撤除球囊.结果 8头巴马香猪中有6头存活,造模成功率为75%.模型梗死面积变异系数为11.7%(33.2±3.9).封堵后心电图呈动态变化,心肌酶学指标(CK、CK-MB、cTnI、Myo、LDH)较术前明显升高,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均增大,LVEF均下降,部分实验猪出现心室壁瘤,TTC染色、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封堵法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高,保持了梗死区冠脉可重复进行造影,为干细胞植入梗死区心肌治疗AMI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hbFGF基因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FGF基因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及效果.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培养猪骨髓MSCs,制备、抽提、纯化质粒Pd-bFGF,通过球囊堵闭法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冠状动脉内给药方式灌注hbFGF基因到梗死部位.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免疫组化计数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血管计数、Rentrop分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梗死面积等指标,进而评价hbFGF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均有促血管新生及心功能改善作用,A组的作用最强.结论 基因联合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不同干细胞移植对心室重构影响的机理。方法以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球囊导管压迫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小型猪AMI动物模型。在AMI 90 min时,经冠状动脉腔内进行自体BM-MNC和MSCs移植。于术前及干细胞移植后28 d,观察心功能、心肌微血管计数、心肌核因子_KB、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与心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术后28 d,BM-MNC组、MSCs组EDD均明显低于AMI模型组(P=0.005),E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01;P=0.0017)。(2)BM-MNC移植组血管数比梗死组及MSCs组增加(梗死区P=0.000 1,边缘区P=0.000 1)。(3)BM-MNC组及MSCs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比梗死模型组减少(梗死区P=0.000 1,梗死边缘区P= 0.000 1,正常区P=0.005 2)。(4)BM-MNC组及MSCs组NF-_KB阳性率比单纯AMI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5)梗死模型组、BM-MNC组以及MSCs组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的VEGF基因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的相比增加(梗死区P=0.0001;梗死边缘区P=0.000 1)。BM-MNC及MSCs移植组,心肌梗死区的bFGF基因表达量比梗死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00 1)。LVEF与心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441 1,P= 0.027 3),与心肌NF-_KB负相关(r=-0.579 6,P=0.000 6);与梗死区、边缘区血管数正相关(r=0.775 0,P=0.000 3);与VEGF表达正相关(r= 0.565 1,P=0.018 1);与bFGF表达正相关(r=0.573 5,P=0.016 1)。结论经冠脉自体BM-MNC及MSCs移植均可减轻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增加心肌血管数量,增加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VEGF及bFGF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的改善与干细胞移植后增加心肌血管数量、增加心肌VEGF及bFGF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心肌组织NF-_K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把110例患者分为低血钾组、正常血钾组,对比两组的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钾36例(占32.7%),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7.1%)与下壁(23.9%)相比更易合并低血钾(P<0.01)。低血钾组的梗死相关血管更多为前降支(55.6%)和近段病变(55.6%),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3)。低血钾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均为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段病变,多为前降支,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69岁女性患者因胸痛7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胆囊结石病史。半年前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于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2枚,前降支因钙化严重拟择期处理。此次入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体外肺膜氧合系统辅助下行复杂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前降支钙化严重,导丝进入较困难,球囊难以通过,故使用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进行预处理。反复在血液稀释对比剂下行斑块消融,激光与球囊扩张交替进行,直至扩开病变,成功于前降支及对角支植入4枚支架。术后病情好转出院。6个月随访血管通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102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特点,分为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和非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71例)。对比分析两组冠脉造影特点和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除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梗死前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非墓碑型组(p<0.01)外,两组的年龄、性别、易患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罪犯血管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端(64.5%vs36.6%,p<0.01),合并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的比例高(51.6%vs21.1%,p<0.01;38.7%vs17.0%,p<0.01),术前TIMI血流分级0~1级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墓碑型急性心肌梗死组(83.9%vs59.1%,p<0.05)。两组CK-MB峰值、LVEF值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墓碑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端,且多为完全闭塞性病变,常合并其他冠脉病变及缺乏良好的侧支循环保护,积极急诊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经尾静脉和心外膜直视注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MSCs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和标记,在梗死后2周,A组经尾静脉植入MSCs,B组心外膜直视注射MSCs,C组尾静脉注入等量DMEM培养液为对照。4周后测定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移植组心肌组织中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免疫组化显示阳性标记细胞α-Actin肌动蛋白检测阳性。与对照組相比,A和B组左心功能显著改善(P<0.05),A和B组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分别为(45±2)%,(40±4)%和(41±3)%,P<0.05]。结论MSCs经静脉移植和心外膜植入都能够归巢至心肌梗死区,对梗死大鼠的心脏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k stem cells MSCs)移植至梗死心肌后对兔的一般情况、心功能、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将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MSCs注入心肌梗死区.测定各组手术前后体重和心功能并取出心脏作相关检查.结果 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MSCs组术后一般情况好,6周时体重明显增加(P<0.05),术后3周、6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明显增加(P<0.05),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毛细血管数目显著增多(P<0.01).MSCs组心肌梗死区可见BrdU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不成熟的心肌样细胞.结论 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除提高心功能外,尚可改善兔子的一般情况,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9.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未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梗死相关血管(IRA)(共22支血管),左前降支12例(54.5%),左回旋支5例(22.7%),右冠状动脉5例(22.7%).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1级5例(22.7%),2级13例(59.1%),3级4例(18.2%).结果 22例患者共置入22个支架,支架置入后 TIMI血流3级21例(95.5%),2级1例(4.5%),残余狭窄为3.2±2.9%,支架置入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靶病变需重复再通治疗.结论急性心血肌梗死(AMI)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TIMI血流3级达到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例拟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通过放置于梗死相关动脉内的球囊导管,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另外8例对照组患者以生理盐水代替细胞进行移植.结果 3个月随访时,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范围显著缩小(32.4%±4.8%到16.9%±2.9%,P<0.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较小(16.9%±2.9% 比28.1%±2.8%,P<0.001).只有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心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2.05cm/s±1.08cm/s到4.47cm/s±0.59cm/s,P<0.001).细胞治疗组左心室(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以及梗死区心肌灌注显著提高.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与骨髓细胞引起的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下活体动态示踪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冠脉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移植后8周MSCs的转归。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型猪自体骨髓MSCs,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并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体外标记MSCs-GFP。采用经皮球囊封堵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2组,MSCs移植组(n=8),经冠脉移植双标记的MSCs到小型猪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n=5),移植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24 h、3周、8周在MRI下进行活体动态示踪。8周后离体组织学观察大体形态学改变及移植细胞存留情况。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25μg Fe/mL SPIO与0.8μl/mL阳离子脂质体联合对MSCs的标记率达95%~100%,标记后细胞活力和增值能力较前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GFP的表达无影响,双标记细胞仍具备成骨、成脂及成心肌分化能力,心肌细胞表面标记物α-MHC和actinin表达阳性。双标记MSCs经冠脉移植后24 h,3周,8周MRI成像均可见梗死区域的室间隔有明显区别于周边组织的低信号,信号强度(SI)改变分别为52.98%±10.74%,21.53%±5.40%,6.23%±2.01%(P<0.05),对照组无可见低信号区域。组织学检查示MSCs移植组心梗瘢痕面积明显缩小(P<0.05),HE染色见心梗区域心内膜下出现再生心肌,普鲁士蓝染色可见有蓝色颗粒聚集,荧光显微镜下同一切片GFP表达阳性,CD68(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阴性。每高倍镜视野下心梗边缘区和梗死区的蓝色颗粒数分别为36.2±3.8和9.7±2.1(P<0.05)。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阴性。结论 GFP/SPIO双标记MSCs是安全的,且不改变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经冠脉移植双标记MSCs可在MRI成像下表现出理想的信号强度,示踪时间长达8周,MSCs移植可减小心梗瘢痕面积,促进心肌再生,8周后SPIO主要定居于心梗边缘区,仍存在于MSCs中,SPIO活体动态示踪小型猪骨髓MSC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10例并行冠脉造影证实,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Myo、cTn和CK-MB浓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用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Myo和cTnI以及CK-MB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H-FABP、CK-MB、MYO、cTnI较健康体检者、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P<0.01),UAP患者H-FABP也较SAP患者升高(P<0.01),无论是胸痛发生3小时前还是3小时之后,H-FABP的阳性率均比Myo和CK-MB以及cTnI敏感性更高(P<0.01)。在ACS患者H-FABP无论在发病3小时之前还是之后均较Myo和cTnI以及CK-MB更早出现(P<0.05)。ACS患者H-FABP的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明显相关,即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重度狭窄高于中度和轻度狭窄病变(P<0.05)。ACS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EF值)小于40%的H-FABP水平要高于EF大于40%的H-FABP水平(P<0.05)。结论 H-FABP对ACS的诊断较Myo、CK-MB和cTnI更敏感。H-FABP、Myo、cTnI以及CK-MB的联合检测与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FAB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程度更高。血清H-FABP、Myo、cTnI以及CK-MB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MMP-9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53例单支病变接受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后24h抽取静脉血化验MMP-9,观察12~25个月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术后MMP-9升高组(n=48)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明显高于术后MMP-9正常组(19.6%VS9.8%,P0.05),MMP-9升高组的血脂水平、他汀类药物、植入支架枚数、球囊预扩张时间及术前hsCRP水平与MMP-9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9的升高对PCI术后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尽早、足量的他汀类药物以及关注炎症的相关指标可使病人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非体外循下外科治疗心肌桥的方法临床经验和手术后期远期疗。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单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3例,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肌桥松解术。手术方法采用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一样的操作方法,锐性切开心肌桥上的心肌组织。患者年龄(47.8±13.4)岁,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V1~V5心肌缺血,心肌桥狭窄程度78%±9%,均位于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长度(2.1±0.29)cm。结果心肌桥松解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心肌缺血症状消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平均住院天数(5.5±1.5)d,术中及术后均没有输注血制品,平均SICU时间(20.1±2.2)h,术后均没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患者术后3个月冠脉造影示心肌桥消失。结论对于病变严重的心肌桥狭窄>50%患者,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治疗方法以心肌桥松解术效果最好,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比较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单纯心肌桥松解术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体外循环的相关并发症;(2)寻找冠脉更为容易,减少对冠脉的损伤;(3)心肌桥后的心肌保护更好,避免了心脏停跳,更好地保护了心功能;(4)切开的心肌内的止血及时容易;(5)手术效果切实;(6)患者康复快,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物实验已证实缺血后适应能够减少再灌注损伤,但关于它的临床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就其在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中的价值作一探讨。方法 43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PCI治疗,缺血后适应组(25例)在行PCI术时于血流开通即刻接受后适应治疗。PCI术后0、8、16、24、32、40、48和72 h取静脉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入院时和PCI治疗后24 h取静脉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入院时和术后2小时分别行心电图检查。同时术后24 h采用HOLTER记录心律失常事件。术后第7天和6个月时行心超和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1)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入院时生命体征、缺血时间、冠脉病变情况和植入支架情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CKMB峰值高于缺血后适应组(374.9±146.8)U/Lvs.(280.7±120.0)U/L,P=0.026)。对照组CKMB曲线下面积也较缺血后适应组大(8643±3779 vs.6125±2136,P=0.017)。(3)两组入院时血清hsCRP浓度无明显差异[(5.0±2.8)mg/L vs.(4.8±2.2)mg/L,P=0.156],但术后24 h缺血后适应组该浓度低于对照组[(6.1±4.8)mg/L vs.(9.6±5.0)mg/L,P=0.025]。(4)缺血后适应组术后2小时ST段完全回落者较对照组多(88%vs.55.6%,P=0.04)。(5)缺血后适应组各种心律失常事件较对照组少(P<0.05)。(6)缺血后适应组术后7天和术后6月时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5.04%±11.23%vs.47.81%±7.78%,P=0.025;54.70%±4.62%vs.49.27%±5.57%,P=0.024)。缺血后适应组术后7 d和术后6个月时WM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7±0.22 vs.1.44±0.30,P=0.039;1.15±0.12 vs.1.33±0.18,P=0.01)。(7)SPECT半定量分析显示缺血后适应组心肌缺血面积、心肌坏死面积和心肌坏死缺血比术后7天为:27%±15%、14%±1 1%和46%±29%,术后6个月为:23%±11%、10%±8%和38±29%。对照组心肌缺血面积、心肌坏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背景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在冠脉病变患者中风险最高,预后最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故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但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DES)能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和再介入的比例,因此也成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冠脉搭桥作为左主干病变治疗金标准的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9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3例患者接受了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6月到3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平均随访(16.4±8.8)个月,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1.5%及13.0%,P>0.05;(3)DES组与CABG组术后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8.8%及85.0%,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有着与冠脉搭桥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对于左主干累及分叉病变者,DES组因较高的血运重建率而疗效略差于CAB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自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HBV前-X(pre-X)融合蛋白结合蛋白,探讨pre-X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PCR扩增HBV pre-X基因序列,根据酵母双杂合体系构建诱饵质粒pDEST32-pre-X,并测定DNA序列验证。将质粒pDEST32-pre-X转化为酵母细胞MaV203,应用Western blot验证pre-X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再与转化为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pDEST22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gal上三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阳性酵母菌落的猎物质粒进行DNA测序。利用核苷酸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pDEST32-pre-X诱饵质粒,Western blot证实转化诱饵质粒的酵母细胞能正确表达pre-X融合蛋白,pDEST32-pre-X及正常成人肝细胞cDNA文库共转化酵母细胞后,选择性培养出45个菌落,经缺陷培养基分离及X-gal检测后筛选出3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为一种蛋白,即TCP1蛋白。结论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1个与pre-X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V pre-X融合蛋白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糖蛋白(G)Ⅱb/Ⅲa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在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及ET-1显著升高(P<0.01),NO及FMD显著降低(P<0.01)。且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升高较术前也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常规组和通心络胶囊组CD62p、CD63、GPⅡb/Ⅲa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复合物、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P<0.01),NO和FMD的水平明显增加(均P<0.01),治疗6个月与治疗2个月比较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P<0.01)。常规治疗组6个月发生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6例,室速/室颤3例,猝死发生2例,而通心络治疗组6个月发生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无室速/室颤和猝死的发生。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的环肺静脉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术本身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隔离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4-74岁(平均59.60±8.35);其中伴高血压者23例,伴糖尿病6例,均为心功能Ⅰ级。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第三天窦性心律时ECG以及心脏彩超(分别为同一操作者);其中心电图各导联p波间期最大值(Pmax)与p波间期最小值(Pmin)之间的差值即p波离散度(Pd)。结果经导管环肺静脉隔离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Pmin和Pmax分别为(57.8±15.8)ms,(128.9±25.8)ms和(60.1±14.3)ms,(115±20.6)ms,其中Pmax手术前后比较P<0.001;p波离散度手术前后分别为(71.1±17.5)ms和(54.7±15.6)ms(P<0.001),具显著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P波离散度和左房大小的关系表明,不仅术前P波离散度和术前左心房大小未见明显相关(r=0.122,P=0.437),同时手术前后P波离散度变化(△)亦与术前左心房大小无显著相关(r=-0.209,P=0.208)。结论尽管阵发性房颤P波离散度与左心房大小无关,但成功的环肺静脉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本身即能显著减少Pmax和Pd,提示其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内非均质性电活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对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PCI)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即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100例,包括阿司匹林、氯比格雷,他汀类药物等)和雷尼替丁治疗组(简称雷尼替丁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雷尼替丁),两组病例在PCI术后次日凌晨分别空腹抽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定血清CD62p和GPⅡb/Ⅲa的水平;用电阻抗法(impedance platelet aggregometry,IPA)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作对照,雷尼替丁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D62p、GPⅡb/Ⅲa和血浆FIB-C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PCI术后CD62p、GPⅡb/Ⅲa和FiB-C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前相比也明显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1,P<0.05,),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2周后,CD62p、GPⅡb/Ⅲa、FiB-C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较PCI前或PCI后均显著下降(均P<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随访6个月,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各出现3例血栓事件,雷尼替丁组未见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而对照组出现8例消化道出血。结论雷尼替丁可预防CHD患者PCI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未见干扰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及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