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病例。其中双例1例,左侧6例,右侧4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IVU及尿道膀胱造影检查,9例行输尿管。肾盂逆行造影,2例行CT三维尿路重建(CTU)或磁共振尿路成像(MRU)。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8例行输尿管下段裁剪整形+输尿管膀胱乳头状再植术,1例保守观察治疗。结果 9例患者获1-8年随访,均行B超及IVU复查,7例积水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IVU或逆行造影是诊断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首选方法,输尿管裁剪整形+输尿管膀胱乳头状再植术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先天梗阻性巨输尿管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15例4-12岁(平均年龄7岁)诊断为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患儿进行Lich-Gregoir术。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留置双J管,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0min),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并出院,术后2个月内来院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例患儿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5例患儿术后经彩超证实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梗阻解除,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无1例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 Lich-Gregoir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抗返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先天性巨输尿管症通过目前CTU、MRU等检查可以有效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儿童起病急,进展快,尽早手术能有效保护肾功能。手术治疗方式较多,以输尿管裁剪和折叠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为主。现在以逐渐兴起腔内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为重点。本文现针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女患37岁。因腰部钝痛伴尿痛、尿频、尿急5年,“以肾盂积水”于1987年10月2日入院。经静脉肾孟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确诊为“双侧巨输尿管”。同位素肾图双侧梗阻,尿镜检血细胞 ,红细胞 。同月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巨输尿管折叠,膀胱再植术。1988年4月5日窥视下将双“J”管置入左侧巨输尿管,随访15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及肾图,提示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以左肾理想,输尿管缩小的程度也较右侧明显,病人腰部钝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损伤输尿管的好发部位、原因、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手术可能损伤输尿管,术前插输尿管导管以利术中识别输尿管。术中创面渗液明显多,要注意有无输尿管损伤并用靛胭脂或美兰检查。术中及时发现的输尿管损伤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手术24h后发现的输尿管损伤先行肾造瘘术.3月后行输尿管端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本组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7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全部治愈。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只要诊治措施碍当是可预防避免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输尿管镜碎石、膀胱镜逆行插管、经皮肾穿刺造瘘、血液透析处理。结果经相关处理后,31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明显改善,2例。肾功能轻度好转,2例肾功能无变化。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尽早解除输尿管梗阻。不同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查得以确诊。5例行经尿道囊肿切开或部分切除术;5例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15年,12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B超或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行膀胱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结论 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IVU和膀胱镜检查。治疗上应根据囊肿大小和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行急诊经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经皮肾穿刺造瘘、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及时解除了上尿路梗阻,28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4例肾功能改善。结论:针对输尿管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不同病因,灵活选用治疗方法,尽早解除梗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颜纯海  殷福兴 《江苏医药》1991,17(5):243-244
报告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1例,重点讨论手术治疗方法,主张不管临床类型、有无梗阻或返流、单侧或双侧,均可采取手术治疗。如有肾功能损害或尿路严重感染时,首先治疗并发症,好转后即行手术治疗,其方法为切除输尿管末段2~3 cm后再植入膀胱,或距膀胱2~3 cm处作输尿管膀胱侧侧吻合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董小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47-548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肾输尿管大部切除术,4例行病变输尿管切除加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4例行息肉切除加端端吻合,2例行息肉切除加基底电灼术。结果术后12例获得3~48个月随诊,未见息肉复发与恶变。结论 X线造影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术前确诊需依靠输尿管镜检查加组织活检。根据病变数量、累及输尿管范围及患者肾功能决定手术方法。腔内手术治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疗效。方法23例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4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16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3例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20例,患肾萎缩功能丧失2例,患肾切除1例。结论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所致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62例妇产科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总结损伤输尿管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术中发现22例,行输尿管损伤修补术,均治愈;术后近期发现19例,8例行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6例治愈,2例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3例通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或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术治愈;2例行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1例因重度积水行肾切除术,2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肾积水消失。结论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需要及早实施手术,按照损伤部位、积水程度及损伤程度选取正确手术方法。大多数患者经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4年来收治的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病人的资料进行了介绍,其中有2例是因意外原因而发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造影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的重要检查方法。8例患者中,2例自觉症状轻,肾功能正常,IVP示肾显影良好,肾积水不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余6例行肾及输尿管切除或行输尿管裁剪整形、折叠后加leadbelter-Politano氏输尿管膀胱再移植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末端狭窄可由先天性疾病、炎症改变、医源性损伤及盆腔肿瘤侵犯、放疗后纤维化等因素引起,常导致输尿管扩张积水甚至肾功能的损害,外科手术是修复狭窄、解除梗阻的重要手段,目前微创手术已基本替代传统手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镜下内切开术、球囊扩张术及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等,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严重输尿管末端狭窄及上述治疗失败后的可靠选择。本文就输尿管末端狭窄微创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4年来收治的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病人的资料进行了介绍,其中有2例是因意外原因而发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的重要检查方法。8例患者中,2例自觉症状轻,肾功能正常,IVP示肾显影良好,肾积水不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余6例行肾及输尿管切除或行输尿管裁剪整形、折叠后加leadbelter-Politano氏输尿管膀胱再移植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解除梗阻的几种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68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或插管、开放手术处理并比较其并发症。结果:41例肾功能完全恢复,23例肾功能有明显改善,4例肾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无效,各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危害以经皮穿刺肾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轻或对肾功能危害小。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解除肾功能衰竭患者梗阻,以腔内手术及经皮穿刺肾造瘘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本组28例,行输尿管端吻合术18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肾切除2例,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术3例,输尿管逆行放置双丁管内引流2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结论输尿管损伤的治疗在诊断明确后患者一般情况较稳定时及时恢复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并放置双J管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检查,酌情气压弹道碎石,放置双J 管内引流治疗结石、狭窄、息肉及炎症物导致的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50例.结果 术后患者血清BUN、SCr 均明显下降,尿量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应用榆尿管镜技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系统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20例妇产科手术引起泌尿系器官损伤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38岁。损伤发生原因:子宫切除术10例,剖宫产术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卵巢癌腹膜后清扫术5例。损伤器官及部位:输尿管下段9例,膀胱6例,输尿管下段合并膀胱5例。结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9例,膀胱修补术6例,经损伤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5例。术后均痊愈。结论妇产科手术是泌尿系器官医源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多导致阴道尿瘘和输尿管等损伤。早期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之一,其发病率为0.4%~1.8%[1-2]。目前临床上的观点是,对于高级别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因进行性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逐渐下降,需首选手术治疗[3]。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末端输尿管游离成形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ich-Gregoir术为经典手术之一[4-5]。199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