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用胰激肽原酶对改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是否优于贝那普利。方法:128例伴有空腹胰岛素增高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贝那普利 胰激肽原酶组、缬沙坦 胰激肽原酶组4个治疗组。另设对照组30例。随访期4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治疗组血压水平及BMI相似。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均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这些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缬沙坦 胰激肽原酶组改善幅度最为明显(P<0.01),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用胰激肽原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显著优于贝那普利或贝那普利和胰激肽原酶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零号对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和降压疗效。方法将200例按WHO标准选择非肥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北京降压零号治疗组:每日服北京降压零号1片;苯那普利组:每日服苯那普利10mg,均为每日清晨8时1次口服,疗程12月。治疗前后测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血脂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两组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北京降压零号和苯那普利都能改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对血脂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米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老年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为雷米普利组64例,硝苯地平组64例,雷米普利组口服雷米普利(商品名瑞泰)2.5~1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片10~20mg每日3次,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普利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米普利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餐后2h血糖、提高血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常规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常规组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FINS、HOMA-I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ISI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PG(4.83±0.69)mmol/L、2 h PG(5.87±0.78)mmol/L、FINS(14.42±1.75)mU/L、HOMA-IR(2.92±0.43)低于常规组的(5.65±0.74)mmol/L、(6.40±0.83)mmol/L、(17.82±1.87)mU/L、(3.28±0.56),ISI(5.23±0.74)高于常规组的(4.64±0.7...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药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用组,每组34例。贝那普利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10 mg/d;氯沙坦组患者服用50 mg/d;联用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10 mg/d、氯沙坦50 mg/d。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变化。结果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为(127.3±5.4)mmHg,舒张压为(70.0±6.1)mmHg,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t=3.1、5.3、4.6、2.5,均P<0.05),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单用药物组(χ^2=2.34、2.79,均P<0.05);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为(67.33±34.62)μg/min,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t=5.43、6.76,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贝那普利或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史勇 《中国药师》2012,15(3):385-38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乙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贝那普利10 mg,po,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250 ml,ivd,qd.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和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SBP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周建敏  郭文建  于荣强 《中国医药》2013,8(9):1222-122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56例,完全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28例)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组(28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hP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后FIns、2 hIns和HOMA-I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12.1±2.4) mIU/L比(16.6±2.7) mIU/L,2 h Ins:(66±4)mIU/L比(80±5)mIU/L,HOMA-IR:(3.1±0.9)比(4.3±1.0),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分别为(16.7±1.9) mIU/L、(81±6)mIU/L和(4.4±1.1);2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TC分别为(5.53±0.37)、(4.39±0.26) mmol/L,TG分别为(3.3±0.6)、(2.2±0.4) mmol/L,LDL-C分别为(3.5±0.6)、(2.7±0.6)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5.56 ±0.37)、(3.3±0.5)、(3.5±0.6) mmol/L;2组治疗后TC、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亚冬  王燕 《中国医药》2012,7(3):296-297
目的 观察预混赖脯胰岛素50联合口服降糖药替代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76例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大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研究组给予预混赖脯胰岛素50,2次/d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对照组应用胰岛素(优泌林R,N)4次/d注射,监测血糖谱,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及夜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发生低血糖的次数,胰岛素总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h血糖、3:00血糖[分别为(8.4±0.7)、(11.2±2.3)、(7.7±0.9) mmol/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9)、(9.8±1.7)、(5.9 ±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39 ±8)U均低于对照组(43±10)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研究组发生低血糖4例(10.5%),对照组发生7例(1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混赖脯胰岛素50联合口服降糖药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的降糖方案,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每日多次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 2)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后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个体日间血糖波动<5.0mmol/L)2周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β-arrestin2水平,并计算各组样本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血清β-arrestin2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水平显著升高,可有效缓解胰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347-35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在睡前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0.4~0.6单位/(kg·d),泵入量为每日总量的50%,其余剂量于每日三餐前平均分配,保证空腹血糖4.4~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Cys-C、hs-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QOL-C30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张红霞  原杰  秦洁  柳洁  张韶君  苗芳 《中国医药》2013,8(7):938-940
目的 评价西格列汀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中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单用胰岛素、BMI≥25 kg/m2、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和单用胰岛素组,各40例.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 mg/d,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8、12周末2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糖化血红蛋白(HbAlc)(12周时).结果 治疗2、8、12周末,2组血糖(FPG和2hP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FPG(7.6±1.8)、(6.8±2.1)、(6.1±1.3) mmol/L比(8.9 ±2.3) mmol/L,2 h PG(9.5 ±2.0)、(8.2±2.6)、(8.1±1.7) mmol/L比(13.6±3.1)mmol/L;单用胰岛素组:FPG(7.4±1.5)、(6.6±1.9)、(6.0±1.5) mmol/L比(9.1±2.0)mmol/L,2 h PG(9.9±1.8)、(8.5±2.1)、(8.0±1.9)mmol/L比(13.6±3.1) mmol/L,P<0.05或P<0.01];治疗12周末,2组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7.4±0.8)%比(8.9±1.4)%,单用胰岛素组:(7.5±0.6)%比(8.7±1.3)%,P<0.05].8周开始,单用胰岛素组BMI增加(P<0.05),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胰岛素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单用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末,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其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余承志  余承欢 《河北医药》2005,27(7):525-526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用与苯那普利单用,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性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61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与苯那普利联用组(31例)和苯那普利单用组(30例),经过6个月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联用组与单用组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浓度降低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升高、左室重量指数下降等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血钾、肌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可产生更有益的疗效,且安全和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6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口服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8周,观察治疗第4周和第8周及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24h动态血压、餐前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2hBG)、餐前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4周患者SBP、DBP即有明显下降(P<0.05).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压和夜间平均压在治疗8周时下降显著(P<0.05).治疗4周时患者三酰甘油(TG)、P2hBG、FINS、P2hINS、HbA1c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糖、脂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64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 治疗6周后空腹血糖[对照组(7.5±0.3)mmoL/l,二甲双胍组(6.4±0.2)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对照组(11.7±0.4)mmol/L,二甲双胍组(9.1±0.5)mmol/L],两组均有明显下降且二甲双胍组更显著,二甲双胍组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TG、LDL、BMI均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代谢综合征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的70例门诊高血压伴高尿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钾50~100mg/d(A组)及厄贝沙坦150~300mg/d(B组),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前后作比较,并设对照组35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达到目的水平(P〈0.01),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均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高血压并高尿酸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两者相比较,以氯沙坦钾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杨柳  甘建和  冯婷婷  黄小平  陈科  王晓红 《江苏医药》2012,38(23):2801-2803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急性肝损伤时血糖升高的作用.方法 20例急性肝损伤患者,1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治疗组),9例未给予激素治疗(对照组).定期监测肝功能、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结果 2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与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4.71±0.96)mmol/L相比,治疗组三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11.34±2.84)mmol/L、(15.42±4.69) mmol/L、(19.73±4.70) mmol/L](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餐后血糖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住院(12.38±8.03)d,与对照组的(15.56±4.77)d相仿(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效果是肯定的;但治疗期间可引起血糖升高,可能与肝脏受损程度及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2hPG)异常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2 hPG分别为(10.16±1.58) mmol/L、(9.23±1.78)mmol/L、(8.86±1.2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1.66)mmol/L、(11.44±1.79)mmol/L、(10.13±1.44)mmol/L (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FPG分别为(8.06±0.85) mmol/L、(7.63±0.59) mmol/L、(6.78±0.43) r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1±0.36) mmol/L、(8.02±0.49) mmol/L、(7.01±0.37)mmol/L (P<0.05).治疗过程观察组低血糖2例,恶心1例;对照组低血糖1例,眩晕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以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9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每组33人。第一组为单用氯沙坦,第二组为单用贝那普利。第三组为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一二组均为对照组,第三组为实验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h血糖值,以及三组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中第三实验组比第一第二对照组空腹血糖含量下降4.19及餐后2h血糖值下降6.46,尿蛋白下降19,尿肌酐下降1.1。肾功能指标更趋于正常水平。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起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94例(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肌酐浓度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为(114.32±3.79)mm Hg、舒张压为(77.69±4.28)mm Hg、血肌酐浓度为(157.29±12.30)μmol/L、24 h尿蛋白含量为(1.29±0.13)g/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血压、血肌酐浓度及24 h尿蛋白含量有降低作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