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多药耐药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为白藜芦醇作用的靶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形态学和DNA片段化观察细胞凋亡;RT-PCR检测mdr1基因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FCM测定P-gp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白藜芦醇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白藜芦醇诱导后K562/ADM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和DNA片段化等特征性改变。白藜芦醇下调K562/ADM细胞mdr1基因表达、抑制P-gp合成,并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caspase-3活性。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的凋亡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膀胱癌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方法:将实验分为空白组和蟾毒灵组(蟾毒灵组分为不同浓度组)。用CCK-8法评价蟾毒灵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测定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及Bcl-2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蟾毒灵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蟾毒灵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浓度、时间依赖性明显,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蟾毒灵有明显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作用,其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蟾毒灵可明显上调Caspase-3、Caspase-9、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裸鼠皮下瘤生长实验示:蟾毒灵不同浓度干预组细胞种植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蟾毒灵浓度越高,其抑制瘤体生长的趋势越明显。结论:蟾毒灵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可显著诱导T24细胞凋亡,并能有效抑制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Casepase-9、Bax的表达并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合成辣椒素(N-Vanillylnonanamide)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多药耐药K562/ADM、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K562/ADM细胞和HepG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周期和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示合成辣椒素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根据同时期半数抑制浓度(IC50)示HepG2细胞最敏感,K562细胞较K562/ADM细胞敏感.合成辣椒素可阻滞细胞周期.合成辣椒素诱导24小时后Annexin V/PI双染色显示白血病细胞和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白血病敏感细胞株和耐药细胞株的对舍成辣椒素敏感性相似.结论:合成辣椒素可抑制白血病和肝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辣椒素对药物敏感和耐受的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4.
董倩倩  张俊萍 《新中医》2021,53(23):149-154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 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能力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 细胞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Bufalin) 处理组(0.25,0.5,1 μmol/L) 和顺铂(DDP) 组(1 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 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作用;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经蟾毒灵处理HT-29细胞24 h 后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 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 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RT-qPCR) 检测蟾毒灵对HT-29 细胞PI3K、Akt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FC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0.25,0.5,1 μmol/L) 组能诱导结肠癌HT-29 细胞的凋亡(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0.25,0.5,1 μmol/L) 组能够诱导结肠癌HT-29 细胞的周期阻滞于G2/M 期,并且蟾毒灵浓度越大,周期阻滞效果越显著(P<0.05)。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能够下调PI3K、p-PI3K、Akt 和p-Akt 的表达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P<0.05)。RT-qPCR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能够显著下调PI3K 和Akt mRNA 的表达。结论:蟾毒灵能够诱导结肠癌HT-29 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藤黄酸对K562细胞hERG 钾通道蛋白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国惠  舒文秀  吴青  陈燕 《中草药》2009,40(6):915-919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观察藤黄酸对hERG钾通道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 K562细胞以不同浓度藤黄酸(0.125~8.0 μmol/L)处理0~72 h后,MTT法观察藤黄酸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的情况,Annexin-Ⅴ/PI双标法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PI 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RT-PCR法分别检测藤黄酸对K562细胞内hERG通道的调控作用.结果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其24 h的IC50 为(2.637±0.208)μmol/L.此外,藤黄酸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而藤黄酸的凋亡诱导效应可能与其诱导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关.hERG钾通道蛋白在人白血病K562细胞中表达量较高,藤黄酸对hERG钾通道蛋白及其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结论 藤黄酸可通过下调hERG钾通道蛋白的表达发挥较强的抗白血病效应,hERG钾通道有望成为白血病诊治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硒化壳聚糖作用K562/ADM细胞12~24 h,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软件拟合计算细胞周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gp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mdr-1 mRNA水平.结果 硒化壳聚糖能够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05,P<0.01),下调P-gp表达和mdr-1mRNA水平(P <0.05,P<0.01),硒化壳聚糖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 硒化壳聚糖能够通过下调mdr-1基因和P-gp蛋白表达,阻滞细胞于G1期诱导凋亡来对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耐药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蟾酥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蟾酥对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蟾酥对CEM/VCR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蟾酥能够有效的抑制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生长,药物在低浓度0.00896μg/ml作用CEM/VCR细胞24h即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抑制率为31.67%,药物浓度增大到700μg/ml,作用时间延长至72h时,抑制率高达81.63%,说明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比关系。蟾酥作用于CEM/VCR细胞24、48及72h的IC50分别为3.32836,1.74344及0.67074μg/ml;光镜、电镜下见实验组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甚至破损,染色质明显浓缩、聚集,边聚于核膜下,有的形成胞膜完整的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证实蟾酥能诱导CEM/VCR细胞凋亡,随着蟾酥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也增大。结论蟾酥能够有效的抑制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生长,诱导CEM/VCR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毒饮、养正片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探索其时效关系,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用药时机的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含清毒饮、养正片药物血清,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加入含药小鼠血清,培养K562细胞株;分别于培养12、24、36、48、72h收集细胞,固定、染色、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存在有自然凋亡,正常小鼠血清无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清毒饮、阿糖胞苷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愈加明显.清毒饮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还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当细胞出现明显凋亡时,细胞株S期显著下降,G0/G1期升高,提示清毒饮和清毒加养正合剂都可引起K562细胞株的G0/G1期阻滞,对凋亡的敏感性增强.结论:清毒饮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提示该中药复方具有从分子水平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这也是中药复方协同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在增效减毒方面的关键机制;清毒饮对K562细胞发生细胞毒作用,是通过抑制其细胞周期S期、将其阻滞于G1期,并通过促进K562细胞凋亡实现的,其作用强度与时间呈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当归多糖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当归多糖(APS)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株K562,培养时添加25 mg/L、250 mg/L、2 500 mg/L当归多糖,分别于第2,4,6天,取细胞用台盘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抗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25~2 500 mg/L的当归多糖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250 mg/L作用后S,G2+M期K562细胞数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APS诱导细胞后bcl-2明显降低(P<0.05)。结论APS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APS通过阻止K562细胞进入S期而抑制其DNA合成,bcl-2表达降低可能是APS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柯文娟  刘新月  陈燕  舒文秀 《中草药》2008,39(5):714-718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分析其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探讨其可能的抗癌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测定细胞中cyclin D1和cyclin E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甘草次酸对K562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为量效和时效依赖性,作用48 h的IC50值为(93.1±3.7)μmol/L.甘草次酸可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Hoechst染色可见细胞核内凋亡小体.甘草次酸可以诱导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G2/M期细胞比例减小,S期变化不明显,仅在最大浓度组稍有降低.甘草次酸可以同时下调K562细胞内cylin D1和cyclin E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下调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甘草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周期阻滞于G0/G1期.该效应可能与其下调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有关,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平  彭文烈  赖文岩  徐安龙 《中草药》2002,33(12):1102-1104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应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作用 2 4 h后 ,采用 MTS/ 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茶多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 .0 0 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 ,茶多酚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部分处于 G0 / G1 期 ,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 5 ) ,并且可以诱导其凋亡。结论 茶多酚可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肝癌Hepa 1-6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epa 1-6肝癌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2-7-二氯氢化荧光素乙二脂(DCFH-DA)染色法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姜黄素对胞内ROS产生的影响。结果:2~40μmol/L姜黄素作用24 h、48 h均可抑制肝癌Hepa 1-6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5~20μmol/L姜黄素作用48 h后Hepa 1-6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呈一定程度剂量依赖性,同时可检测到活化型caspase-3、以及ROS产生。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Hepa 1-6细胞增殖,促使Hepa 1-6细胞凋亡,可能与活化caspase-3及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霞  苟萍  孙桂琳  孙素荣  索菲娅 《中成药》2010,32(4):557-561
目的:研究大蒜生理活性物质对人胃癌细胞MGC-9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1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经大蒜素及其前体物质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氨酸+蒜氨酸酶处理后,MGC-9和B16细胞不同程度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除蒜氨酸酶外,蒜氨酸、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都能诱导MGC-9和B16产生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蒜氨酸+蒜氨酸酶的作用尤为显著。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阻滞B16细胞于G0/G1期。结论:本文由大蒜提取物处理后结果与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6-甲基-11-(4-二甲基氨基苄烯-7,8,9,10-四氢-1-氢吲哚[1,2b]吲哒唑三氟甲磺酸盐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B1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发现6-甲基-11-(4-二甲基氨基苄烯-7,8,9,10-四氢-1-氢吲哚[1,2b]吲哒唑三氟甲磺酸盐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观察到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阻滞于G2/M期和S 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B1表达下调。结论 6-甲基-11-(4-二甲基氨基苄烯-7,8,9,10-四氢-1-氢吲哚[1,2b]吲哒唑三氟甲磺酸盐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凋亡作用可能与G2/M期和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及山柰酚(kaempferol,Kae)单用及联合应用时对K562/A02细胞系多药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562和K562/A02细胞经Que及Kae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计算药物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增敏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内ADM浓度的变化;Annexin V/PI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基因芯片检测药物转运蛋白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药物作用48 h后,Que及Kae在5~160μmol.L-1时对K562和K562/A02细胞均有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作用,K562/A02对ADM的敏感性显著增强,二者联用效果有协同性;在ADM为5μmol.L-1时,药物与细胞共培养2 h即可检出Que能增加细胞内ADM的浓度,而Kae则对ADM浓度无明显影响,两药联合作用的效果不及Que单独作用。Que和Kae均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K562和K562/A02细胞的凋亡。二者可影响ABC、SLC家族等药物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调节Bcl-2、TNF等凋亡相关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尼洛替尼(nilotinib,AMN107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及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K562/A02细胞中的BCR-ABL融合基因;用不同浓度的AMN107分别处理K562/A02细胞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变化;通过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O-1基因的表达。 结果 FISH法分析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98%;R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0,5,10,20 μmol·L-1 AMN107作用于K562/A02细胞24 h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随AMN107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MTT法和Annexin V/PI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随AMN107浓度升高而下降,凋亡率逐渐增加;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经AMN107处理的细胞,G0/G1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阻滞在G2/M期;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均检测到HO-1基因表达随AMN107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AMN107可抑制BCR-ABL融合基因和HO-1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耐药细胞的凋亡,说明HO-1是CML细胞生长以及BCR-ABL基因存在的一个相关因子,HO-1基因是克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的一个潜在靶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使用免疫组化和共聚焦技术研究拔罐对环跳穴区皮肤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健康SD大鼠,剃除双后肢环跳穴区毛发,充分暴露穴区皮肤组织,在左侧环跳穴进行拔罐干预,拔罐后即刻灌流,并分别取正常大鼠和拔罐大鼠左侧穴区皮肤组织,长宽均为1 cm。使用25%高渗糖脱水后用恒冷箱切片机制成20μm厚的组织切片,然后分别用Mast Cell、NPY、5-HT抗体进行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拔罐组大鼠环跳穴区皮肤组织表皮层明显增厚,且结构不清,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挤压变形,Mast Cell、NPY、5-HT阳性表达明显增强。Mast Cell和5-HT在表皮和真皮内靠近血管和毛囊聚集,在皮下组织中大量散在分布围绕血管形成不连续的细胞带。NPY神经纤维在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分布以串珠形式为主,在真皮下层绕血管毛囊汇聚明显。使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在10倍镜下对5-HT和Mast Cell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在20倍显微镜下NPY阳性表达纤维的长度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拔罐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能够使环跳穴区皮肤组织中Mast Cell、NPY、5-HT的表达上调,这些神经活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激活相关信号传递通路而实现拔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病症结合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周期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慢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脾气虚组、脾胃湿热组、胃阴虚组、胃络瘀阻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舌苔脱落细胞的周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舌苔脱落细胞EGFR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阻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S期细胞高于脾气虚证及胃阴虚证患者,EGFR显著上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虚实证患者舌苔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EGFR表达上调可能为其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358例(399只眼)青光眼病例小梁切除术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观察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未发生浅前房者,周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中央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0%(P>0.05).Ⅰ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7.1%,中央丢失率为5.9%(P>0.05).Ⅱ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9.1%,中央丢失率为6.5%(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Ⅲ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54.7%,中央丢失率为45.2%(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而浅前房是其损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Ⅲ度浅前房.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微乳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药物新剂型—丹参酮微乳 (Tan-M)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细胞毒作用和对多药耐药 (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Tan M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的细胞毒性和MDR逆转作用 ,设空白微乳 (E-M)为对照组。结果 :Tan-M非细胞毒性剂量 (生长率≥ 95 % )为 0.2μg·mL-1;低毒剂量 (生长率 85%~90% )为 0.7μg·mL-1。E-M无毒剂量相当于 0.7μg·mL-1Tan-M同等稀释度 ;低毒剂量相当于 1.2μg·mL-1Tan-M同等稀释度。无毒性剂量的Tan-M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 ,抗药性逆转为 3.88倍 ;低毒剂量的Tan-M逆转倍数为 3.97。 0.2 μg·mL-1的E-M逆转倍数为 2-62。结论 :Tan-M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DM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和MDR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