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扩张形成纤维化和玻璃样变,主动脉内膜与中层的附着力下降,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内膜与中层之间,使之剥离向周径和长径方向发展,形成主动脉夹层[1].Debackey等1955年根据内膜撕裂的部位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3型:DebackeyI型是内膜撕裂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即剥离的血肿扩展至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甚至可达髂动脉,也包括破口位于左弓面内膜逆行剥离达升主动脉者.Debackey II型内膜破口与I型相同,夹层血肿仅限于升主动脉.Debackey III型是内膜撕裂位于降主动脉,向下扩展到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向上波及主动脉弓,未累及心脏部位[2].本院2010年11月24日为1名主动脉夹层I型Bentall术后7年再发主动脉夹层III型的患者行大血管覆膜支架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腔内隔绝术治疗1例主动脉夹层极高危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Ⅲ型主动脉夹层瘤行传统手术较为困难,需在部分体外循环保护下行开胸手术,不仅术中操作困难,而且易发生吻合口出血、截瘫、左肺出血及心脏意外等,病死率高达6%~67%,而术后截瘫(或轻瘫)达7%~46%.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使病死率大大降低[1].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术前均诊断为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口在升主动脉.术中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致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4例,行介入主动脉腔内支架术1例.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其中1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1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2~18个月,效果良好.有1例远端假腔仍有血流,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可以认为是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及弓部形成,易误诊为一般Ⅰ型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是最佳适应证;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流从破口处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血管急重症,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1].临床常用De Bakey分类法将此分为3型:Ⅰ型部位起始于升主动脉并越过主动脉弓向远端延伸;Ⅱ型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始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向远端延伸.新开展的主动脉夹层(De BakeyⅢ型)实施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共51例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34例,慢性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11例,主动脉夹层Satnford B型37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外伤性头臂干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术中支架置入术11例,行"Bentall手术"3例,"保留弓顶"1例,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转流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3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 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术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外伤性夹层动脉瘤经腔内修复术,术后痊愈;1例Stanford B型慢性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其余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例随访2~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及中层损伤后,血液经撕裂的内膜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产生血管壁剥离,形成假性腔道。随血流冲击,血管壁剥离逐渐延伸呈瘤样扩张,侵及主动脉内环,导致瓣环变形扩张,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依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Ⅲ型,其中Ⅰ型因侵及主动脉升部、弓部、降部,需行主动脉根部替换+主动脉弓置换+降主  相似文献   

7.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血肿扩大时,将主动脉壁中层剥离成为内、外两层,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异常凶险,发生夹层动脉瘤后24 h生存率仅40%,故应  相似文献   

8.
吴小霞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343-134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即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故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如不及时治疗则预后极差。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h内病死率高达21%。本科于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收治本病1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盈盈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06-10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损伤,形成破口,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形成血肿,血液经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血液在高压下在主动脉内层与外层之间泛滥,将主动脉剥离为两层[1].DeBakeyⅠ型夹层是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夹层病变扩展累及胸、腹主动脉直至髂总动脉,即概括整个主动脉的全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病情凶险,手术技术复杂,难度大[2].  相似文献   

10.
刘澜 《全科护理》2016,(30):3232-3234
正主动脉夹层是由于血液通过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伸剥离而引起的血管外科急症。内膜破裂位于降主动脉,且不累及升主动脉,称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很多,当消化道大量出血时易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当病人存在血管性疾病时,即使出血量不大,也易引起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危险、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主动脉中层结构异常、发生病理改变,血压变化造成血管壁横向切应力增大,引起壁间血肿蔓延、主动脉内膜撕裂,从而形成主动脉夹层[1-2]。该疾病病情极其凶险,如未经治疗,33%在24 h内死亡,50%在48 h内死亡,80%在1周内死亡[3]。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为De BakeyⅠ型及Ⅱ型主动脉夹层瘤,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并且在这裂开的间隙内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流。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为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瘤[1]。其24 h病死率约25%,48 h病死率约50%,常累及冠状动脉开口或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因此手术需根据患者累及的部位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I型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准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等优点,我科从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一例因年龄大选择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三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术,均获得良好效果,7到14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称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内膜破裂,高压血流通过破口冲入血管壁内形成假腔[1-3].一般认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14d之内为急性期.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临床治疗分型方法为Standford分型:即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4].国内著名学者孙立忠教授对主动脉夹层进行了细化分型,并对各个亚型病理特点进行了描述,还就此提出相应治疗方式[5].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仍为Standford分型.由于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从发病到手术前包括麻醉的各个环节动脉瘤随时可能突发破裂导致患者猝死,加之手术创伤范围大,手术过程复杂、环节多,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手术病死率高.现对该疾病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5.
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夹层动脉瘤(A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故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如果瘤体继续扩大,会引起破裂出血.一旦破裂,抢救非常困难,病死率极高,是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我科于1999年至2002年急诊处理4例ADA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或剥离,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患者易因大血管破裂而死亡.根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3型[1],其中Ⅰ型可累及主动脉升、弓、降部,需行外科血管重建,用4分支人工血管取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为13例患者施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可将胸主动脉夹层分离分为Stanford A、B两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其近端剥离常累及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管内形成夹层,甚至导致冠状动脉开口完全从主动脉窦部内膜撕脱,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Ⅲ型主动脉央层瘤行传统于术较为困难,需在部分体外循环保护下行开胸手术,不仅术中操作困难,而且易发生吻合口出血、截瘫、左肺出血及心脏意外等,病死率高达6%~67%,  相似文献   

19.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升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TTE对升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CT、MRI及手术证实为升主动脉瘤的声像图及CDFI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总结了其CDF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升主动脉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三种类型.真性10例,假性1例,夹层主动脉瘤5例.真性主动脉瘤管腔局部扩张,当升主动脉扩张>50mm时可诊断为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病变动脉内可见撕裂的动脉内膜.假性动脉瘤是由动脉壁部分破裂,血液溢出血管外形成的包裹性血肿,而非真性动脉扩张.结论TTE可对绝大多数的升主动脉瘤做出明确诊断.可作为随访观察升主动脉扩张及筛检升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AD的年发病率约为2.8~6.0/10万,患病的平均年龄为63岁,65%为男性。1970年Daily根据夹层的累及范围提出了Stanford分型,将AD分为A、B两型。凡是累及升主动脉者为Stanford A型,仅累及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者为Stanford B型[1]。其中,急性Stanford A型AD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是心血管外科中的灾难性疾病,其发病率为2.53/10万人/年,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未经治疗的Stanford A型AD患者出现症状后入院前死亡率为17.6%,入院后24 h内死亡率高达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