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 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PY表达的水平。结果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19.5±7.2)、竖立次数(10.2±2.6)、修饰次数(6.6±2.4)、糖水消耗百分比[(53.1±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4±7.3)、(19.0±2.4)、(14.0±2.4)、(76.0±2.7);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6.2±3.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13.9±4.2)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修饰次数(10.3±1.6)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61.5±8.5)%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8.2 ±2.7)格、竖立次数(8.1±3.5)次、修饰次数(4.3±1.6)次]、糖水消耗百分比[(52.5 ±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3±5.8)%、(13.9 ±3.2)%、(10.6 ±2.4)%、(68.3 ±4.5)%;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15.3±7.7)格]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8.2±5.6)次]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饰次数[(6.2 ±1.5)次]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糖水消耗百分比(66.7 ±5.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CREB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3.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55-2058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各15只。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碳酸锂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灌胃氟西汀(10mg/kg),碳酸锂组大鼠每天灌胃碳酸锂(60 mg/kg),抑郁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抑郁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5),水平穿越格数和竖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海马BDNF表达降低,氟西汀和碳酸锂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DNF表达的降低,且氟西汀的效果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4.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75-1377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噻奈普汀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10 mg/kg),噻奈普汀组每天灌胃噻奈普汀(50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噻奈普汀组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奈普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氟西汀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噻奈普汀可以部分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物氟西汀与噻萘普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噻萘普汀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萘普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10 mg/kg),噻萘普汀组每天灌胃噻萘普汀(5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Western-blot检测中,慢性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噻萘普汀组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导致大鼠海马Bcl-2表达降低,氟西汀和噻奈普汀可能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cl-2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应激组(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在实验结束后对三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检测海马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 CUMS组大鼠总行程、平均运动速度、直立次数及糖水偏好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UMS组海马乙酰化微管蛋白(Acet-Tub)表达升高,酪氨酸化微管蛋白(Tyr-Tub)表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Acet-Tub表达降低,Tyr-Tub表达升高,与CU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能降低大鼠海马微管系统的动态性,损害神经可塑性,氟西汀可以逆转损害的微管结构,可能是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P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制作动物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运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α-CaMPKⅡ的表达变化.结果 应激后抑郁症组体质量(167.30±11.10)g、水平穿越格数(12.88±6.51)格、竖立次数(5.88±3.23)次、修饰次数(7.13±4.02)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3.20±15.3)g、(52.00±12.17)g、(23.70±6.95)g、(11.00±1.94)g;均P <0.05].应激后噻奈普汀组大鼠体质量(173.60±20.40)g与抑郁症组无明显差异(P >0.05),水平穿越格数(24.00±9.48)格、竖立次数(14.50±3.95)次、修饰次数(10.80±2.04)次均高于抑郁症组(P <0.05),但低于对照组(P <0.05).抑郁症组大鼠海马α-CaMPKⅡ表达明显减少(P <0.01),噻奈普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慢性应激时α-CaMPKⅡ表达减少,噻奈普汀通过α-CaMPKⅡ途径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抑郁模型大鼠接受再次急性和慢性应激后细胞支架微管系统的动态性改变,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CUMS组(CUMS+生理盐水),氟西汀组(CUMS+氟西汀),急性再应激组(CUMS+氟西汀+药物清洗期+急性游泳应激),CUMS再应激组(CUMS+氟西汀+药物清洗期+CUMS).实验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并使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乙酰化微管蛋白(Acet-Tub),酪氨酸化微管蛋白(Tyr-Tub),微管结合蛋白2(MAP-2)及磷酸化微管结合蛋白2(phospho-MAP-2).结果 (1)CUMS再应激组糖水偏好[ (43.38±7.84)%],总行程[(859.21±653.62)cm],运动平均速度[(2.05±0.60)cm/s]及直立次数[(0.12±0.30)次]均减少,与对照组及CUMS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再应激组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组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UM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 CUMS再应激组Acet-Tub表达升高[(244.24±8.90)%],Tyr-Tub表达降低[ (30.92±11.00)%],与对照组及CUM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MAP-2的表达与对照组及CUM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hospho-M AP-2的表达减少[(24.75±8.83)%],与对照组及CUMS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再应激组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组各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UM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动物再次暴露于CUMS后,其行为和微管动态性损害更严重,同时伴随微管相关蛋白磷酸化的变化,提示临床抑郁症的发生以及复发的町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及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青年(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氟西汀组各8只.应激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单笼饲养,实验第1~21天,接受各种不同的应激.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给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大鼠群养不给任何刺激.实验第22天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及用Open-field法测量大鼠的行为,然后杀死所有大鼠,速取左心室心尖部心肌组织,制成免疫组化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ICAM-1、VCAM-1表达,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减少,粪便粒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与应激组大鼠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增加,粪便粒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减少.应激组大鼠心肌I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OD值分别为(23.89±10.19),(42.44±12.36),t =3.27,P <0.01]、 V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OD值分别为(8.29±2.01),(20.61±7.11),t =4.71,P <0.01];氟西汀组大鼠心肌ICAM-1表达低于应激组[OD值分别为(42.44±12.36),(29.86±5.97),t =2.59,P <0.05]、VCAM-1表达低于应激组[OD值分别为(20.61±7.11),(13.11±2.11),t =2.86,P <0.05].结论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引起大鼠体质量下降及行为学改变,引起大鼠心肌炎症性反应.应用氟西汀可以预防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及行为学改变,减轻心肌炎症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cl-2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碳酸锂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碳酸锂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碳酸锂组每天灌胃碳酸锂(6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试验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cl-2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前3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后模型组和碳酸锂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锂组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及糖水消耗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estern-blot法检测中,慢性应激后3组大鼠海马Bcl-2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碳酸锂组大鼠海马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Bcl-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锂组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海马Bcl-2表达降低和细胞色素C表达升高,碳酸锂能够调节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cl-2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源性肥胖大鼠弓状核神经肽Y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变化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为肥胖所致不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刚断乳SD雌性大鼠,饲以自制高能饲料,喂养14周后,根据Lee’s指数及连续阴道涂片,筛选出肥胖不孕模型;另有饲普通饲料组为对照组。观察神经肽Y(NPY)、瘦素受体(ob-R)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其下丘脑弓状核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瘦素(leptin)、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肥胖不孕大鼠血清E2、T、lept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FSH、L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弓状核NPY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ob-R及GnRH表达较对照组均减弱(P(0.05)。结论食源性肥胖大鼠由于神经内分泌-代谢失调引起NPY表达增强GnRH水平降低,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性无排卵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2.
大鼠空肠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光镜水平观察了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在大鼠空肠壁内的分布。结果显示:NPY-IR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位于粘膜固有层内小肠腺之间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疏网状。对NPY-IR神经的起源及其对肠粘膜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大鼠边缘系统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边缘系统内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主动脉灌注固定,开颅取脑。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下丘脑内存在大量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其密度Caleja岛>海马>梨状内核>扣带前皮质。结论NPY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内脏、学习和记忆等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观察了大白鼠输精管神经肽(NPY)样免疫反应神经元。NPY样免疫反应神经元位于大白鼠输精管粘膜固有层内。免疫反应细胞体多为椭圆形,少数圆形。免疫反应产物呈颗粒状分布于细胞质中。讨论了NPY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存于大白鼠输精管组织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及其相互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去肾上腺素(NE)对心肌细胞生长、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方法 进行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以^3H-亮氨酸掺入率的变化来反映NPY、NE对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 (1)NPY组、NE组^3H-亮氨酸掺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NPY与NE合用可使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进一步升高,与二者单独使用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1)NPY、NE均可促进心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2)NPY与NE在促进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杏仁内侧核内神经肽Y(NPY)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相互关系,向杏仁内侧核(MAN)内微量注射NPY,或微电泳NPY,观察神经元单位放电和测量动脉血压,并在血压改变的条件下测量血浆中NA含量。结果发现,NPY可以对抗NA的升压作用,微电泳NPY到MAN也得到相同结论。向MAN注入NPY后血浆中NA的含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NPY拮抗NA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神经肽Y(NPY)对EAE豚鼠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及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NPY对EAE发病的作用.方法 将20只豚鼠随机分为EAE对照组,NPY干预组.观察两组豚鼠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死亡率及病理改变.结果 NPY干预组发病后潜伏期明显比EAE对照组延长(P<0.001),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0.001),死亡率降低(P<0.05),且病理改变程度较轻.结论 NPY干预组豚鼠发病轻、潜伏期延长、神经功能障碍较轻、死亡卒低、病理上炎性细胞浸润及白质脱髓鞘改变较轻,说明了侧脑室注射NPY对EAE的发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上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史君  王静  王星  李春跃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6):641-644,F0004
目的:探讨从心血管压力负荷增加到心肌肥厚形成的全过程中外周血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参照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外周血NPY和CGRP的浓度,电子天平称量左心室重,计算心重指数(LVW/BW)。结果:①模型组NPY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心重指数呈正相关;②模型组CGRP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心重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浆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比例失衡参与了压力负荷增加致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二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肥胖大鼠Leptin-下丘脑NPY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下丘脑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等指标的影响,研究针刺减肥机理,为临床应用针刺减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月龄SD雄性大鼠20只,采用自制高脂饲料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分为肥胖组(6只)与针刺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脂肪细胞瘦素表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Leptin及下丘脑NPY水平.结果:与肥胖组相比,针刺后脂肪组织瘦素表达减弱,血清瘦素水平降低,下丘脑NPY水平降低.结论:针刺对食源性肥胖大鼠的疗效显著,其减肥效果可能是通过Leptin-下丘脑NPY轴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