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干化学试纸法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 ALT 初筛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2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进行ALT检测。结果干化学试纸法和速率法对ALT的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干化学试纸法筛查ALT,对环境要求宽泛,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用于血站对街头无偿献血者的 ALT初筛工作。  相似文献   

2.
ALT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初筛质量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LT一直是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苏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02~2004年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血液中,ALT约占80.5%、77.7%、57.7%。为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引起的血液报废,苏州血站在2003年引进干式生化快速检测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结合2002~2004年ALT不合格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的分析结果,对该项措施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扩大单采成分志愿者名库并稳定且逐步壮大单采成分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从全血献血者的名库中选择献全血3次以上并至少有1次献400 ml的献血者,初筛数据采用Excel绘图并手工进行统计。结果 993名献血者中初筛不合格的男性主要为ALT(9.8%)和脂质(9.1%),女性主要为Hb(6%),男、女性别相比较,ALT、脂血、Hb均为P0.05,18~23岁和41~50岁以脂血异常为主,24~30岁和31~40岁以ALT异常为主,51~55岁以ALT异常为主。结论对于初筛不合格的捐献者,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无偿献血者的保留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学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12-1313
目的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降低采供血成本,节约血液资源。方法采用干式化学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采血前ALT初筛,并对开展初筛工作1年多检测结果以及开展初筛前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无偿献血者ALT初筛后的效果。结果 ALT不合格率:初筛前4.87%,初筛后0.3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后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ALT初筛,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5.
献血者ALT上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是我国献血者查体不合格和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确定中国献血者ALT上限值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我国献血者可以考虑使用的合理标准。方法献血者血液,初检标本6585份,复检标本46583份,均来自山东省血液中心。应用IFCC推荐的速率法测定ALT,应用ELISA方法测定HBsAg和抗-HCV。结果在6585份初检标本中,ALT≥41U/L标本196份,其中14份HBsAg阳性,占6.76%,4份抗-HCV阳性,占2.19%;171份单纯ALT异常标本中酶活性在4l~80U/L占82.23%,41~100U/L占89.77%,41~120U/L占95.33%,≥121U/L占6.69%。在46583份复检标本中,ALT异常标本500份,其中2份HBsAg阳性占0.4%,9份抗-HCV阳性占l.80%;489份单纯ALT增高标本占总不合格率的69.86%,ALT活性41~80 U/L占89.57%,41~100 U/L占93.87%,41~120U/U/L占97.34%,≥12l U/L占2.66%。结论将献血者ALT筛查上限定为参考值上限的两倍≤80U/L,血源浪费可降低40%以上,血液报废率可降低60%以上。目前献血员采用标准≤40U/L无助于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献血者ALT上限值的确定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ALT异常是我国献血者查体不合格和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确定中国献血者ALT上限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献血者的初检标本和复检标本应用IFCC推荐的速率法测定ALT,应用ELISA方法测定HBsAg和anti—HCV。[结果]6057份初检标本中ALT异常(≥41U/L)标本191份,其中11份HBsAg阳性(5.76%),4份anti—HCV阳性(2.09%);176份单纯ALT异常标本中酶活性在4l~80U/L占81.25%,41~100U/L占89.77%,41—120U/L占94.32%,≥121U/L占5.68%。47590份复检标本中ALT异常标本500份,2份HBsAg阳性(0.4%),9份anti—HCV阳性(1.80%):489份单纯ALT增高标本占总不合格率的68.87%,AL.T活性41~80U/L占89.57%,41~100U/L占93.87%,41—120U/L占97.34%,≥121U/L占2.66%。[结论]将献血者ALT筛查上限定为正常上限的2倍(≤80U/L)或60U/L,血源浪费可降低30%-40%以上,血液报废率可降低50%~60%以上;目前献血者采用标准(≤40U/L)无助于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值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献血者筛查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邯郸地区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间参加无偿献血的20861名献血者进行进行 ALT、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 检测。ALT 采用速率法检测,其余免疫项目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以 ALT>40 U/L 定为高值人群,≤40 U/L 为低值人群。结果 ELISA 检测阳性献血人群与阴性献血人群相比,ALT 高值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 阳性人群分别与阴性人群 ALT 结果进行比较,抗-HCV 阳性者 ALT 高值人数明显高于抗-HCV 阴性者(P <0.05)外,其余均无差异。结论无偿献血者 ALT 值升高与抗-HCV 阳性有关,检测献血者 ALT值有助于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的报废.方法 统计2007~ 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检测数据,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采血地点和献血次数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125 709人份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4.04%,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合格率排序为25岁~>35岁~>45~55岁>18岁~;不同职业不合格率排序为农民>军人>工人>其他职业>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学生;不同采血地点不合格率排序为罗江县>什邡市>绵竹市>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德阳市区;对献血次数的不合格分析,除ALT外,初次献血者的不合格率较再次献血者高.结论 献血前做ALT、和抗-TP初筛,可减少血液报废、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风险;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献血者进行重点宣传.  相似文献   

9.
临沧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情况,为制定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板速率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2次ALT检测,37℃下反应2次检测均超过40 U者判为异常,对异常结果与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献血次数的相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的相关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231份献血者标本经检测有1 495份ALT异常,异常率为7.04%;ALT异常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初次献血者异常率最高,可达66.15%,异常的比例随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有ALT异常史的多次献血者,其再次献血时ALT异常的概率在40%以上;90%以上的ALT异常仅为ALT单项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ALT异常一直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此项目虽容易受一些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多环节把关,就能达到既保证血液安全,又避免血液浪费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ALT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减少血液报废,对街头流动采血点用干化学试纸条法,快速初筛无偿献血者ALT。笔者对2002年度流动采血点献血者ALT统计分析发现,无偿献血者ALT的不合格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