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桂英 《当代医学》2013,(35):34-34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催乳汤对消除产妇乳房肿胀,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恢复产妇体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乳房肿胀、乳汁分泌过少的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104例以及观察组10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性乳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身穴位按摩并配合催乳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泌乳时间、乳房肿痛评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评分为(28±05)分、泌乳时间(28.6±3.8)h、乳房肿痛VAS评分(2.5±1.2)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2.2±0.8)d,对照组泌乳量评分为(3.8±0.9)分、泌乳时间(37.6±4.2)h、乳房肿痛VAS评分(3.8±0.9)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4.2±0.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泌乳量少、乳房胀痛的产妇实施手法按摩并配合催乳汤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乳汁分泌,确保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应用于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结果:试验组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和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配合乳房按摩能增加泌乳量,预防乳房疾病,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穴位刺激配合乳房按摩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纳入150例产后缺乳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刺激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乳汁分泌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两组出院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及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乳汁分泌量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1、2、3 d,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乳房充盈程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乳汁黏稠程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刺激配合乳房按摩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后产妇缺乳症状,提高其乳房充盈度及黏稠程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提高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陈俊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26-2327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和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于产后立即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6h-8h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比较2组产妇乳房充盈时间、产后72h内的乳汁泌乳量和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2组产妇乳房充盈时间、乳汁分泌情况、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求,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共180例产妇按其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观察组在产后实行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实行常规按摩加热敷,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胀痛情况等,了解两组按摩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穴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缓解乳房胀痛的效果比传统的乳房热敷按摩更好。结论产后早期进行乳房穴位按摩,能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效缓解乳房胀痛感。  相似文献   

6.
产后乳房按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翔  董晓红  杜正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04-104,122
目的 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产后提前泌乳,增加乳汁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10月住院平产分娩的产妇共200例.随机将1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产后乳房按摩,其余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泌乳时间、泌乳量、乳胀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乳房胀痛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乳房按摩能提前泌乳时间,增加产后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 0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2天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研究组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血、消肿、通乳类中药鹿角粉配合多系统治疗仪用于产后促进乳汁分泌及减轻乳房胀痛方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产科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按摩、挤奶)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于产后第1天即开始口服中药鹿角粉配合Y S-1型多系统治疗仪进行乳房穴位按摩,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24 h乳汁排出量、改善乳房疼痛及乳房肿胀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鹿角粉口服配合多系统治疗仪用于产后24 h乳房泌乳情况、改善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66-168
目的观察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程度并比较。结果在泌乳始动时间以及开始泌乳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泌乳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胀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能促进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构建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最终实现纯母乳喂养,此外还能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让其身心保持健康,减轻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婴儿吸吮联合脉冲治疗和穴位按摩对产后泌乳、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74例,2组产妇产后30min内实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试验组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乳房及相应部位实施脉冲治疗20min,然后行穴位及乳房按摩,每天各1次,连续3d~5d.对照组服用中药配方,每天1剂,连服3d~5d.结果 2组比较,试验组产后乳汁分泌早(P〈0.01),乳腺管通畅的比率高(P〈0.01),子宫复旧好(P〈0.01)。结论婴儿吸吮联合脉冲治疗和穴位按摩可促进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对产后乳胀的疗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产后乳胀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治疗乳胀,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24h内双侧乳胀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胀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乳胀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42%,对照组有效率为20.9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产妇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赖青 《右江医学》2012,40(2):174-175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中药通乳方治疗产后乳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产后乳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乳方。结果治疗后两组孕妇的乳房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产妇24h乳汁排出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多(P<0.01),观察组增多更明显(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中药通乳方可明显改善产后乳房疼痛,促进乳汁排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丽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206-20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简便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6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乳房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乳房热敷、按摩和辅助哺乳后挤奶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乳房胀痛,观察组产后第2、3、4天乳房疼痛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房硬度平均值在产后第2、4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热敷、按摩和辅助哺乳后挤奶可使乳汁分泌提前,乳腺导管畅通,达到减轻乳房胀痛的目的,是预防乳房胀痛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解决产妇产后乳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乳房按摩联合包菜外敷,对照组采用湿热敷联合乳房按摩,观察两组解除乳胀有效率.结果:在治疗2天后,实验组乳房肿块消失率、红肿症状消失率、乳汁畅通排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乳房按摩联合包菜外敷治疗乳胀效果优于湿热敷联合乳房按摩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有效地减少了产妇的痛苦,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廖训菊  韦奕羽 《右江医学》2012,40(3):377-379
目的探讨乳房按摩联合蒲公英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产后并发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采用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公英外敷乳房。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和治疗后24 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提前,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蒲公英外敷可有效疏通乳腺管,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房按摩联合中药通乳方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并发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通乳方。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和治疗后24、48、72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提前,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0)。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中药通乳方可有效疏通乳腺管,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产后乳胀的产妇1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采用散结通乳方口服加发酵面外敷加传统的方法(热敷、按摩、挤奶)处理;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乳房胀痛、乳胀消退及24小时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实验组乳房疼痛的程度、乳房硬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小时乳汁排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散结通乳方口服加发酵面外敷配合传统的方法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5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50例与观察组250例。对照组产后指导给予完全的母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后4h指导并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每日5次左右,每次15~20min,连续3d,观察两组产妇开始产乳时间、一周后的乳汁分泌及充盈度。结果:观察组开始产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一周后泌乳量也高于对照组,乳房严重肿胀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能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肿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