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全平  杨春霞 《中国校医》2011,25(9):650-650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因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6个月就诊。体格检查:患者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3cm×3cm大小包块,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3cm×4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及搏动感,推按包块可还纳入腹腔。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8岁,因“下腹痛1d”于2008年5月27日入人院。病史采集:14岁初潮,月经稀发,周期约为6个月,I。MP:2008年2月,未诊治。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下腹隐痛。入院查体:T为36.3℃,P为72次/min,R为19次/min,BP为130mmHg/81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子宫正常大小,轻压痛。左附件区可扪及一直径约10cm类圆形囊实性包块,压痛;右附件区未扪及异常。超声检查示,左侧盆、腹腔内类椭圆形低回声团块(12.4cm×5.7cm×13.4cm),界清,其内可见众多细小无回声区;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性,36岁。因右侧腹部周期性疼痛20余年,加重两个月入院。体检:右下腹触及一个约6cm×7cm包块,边缘光滑,活动度差。B超检查:使用日本东芝340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先取俯卧位,常规肾区及耻骨联合上方扫查,左肾大小为12.5cm×4.5cm×5.0cm,位置及形态基本正常,右肾区各切面反复探查,未探及。肾及输尿管轮廓,再嘱患者仰卧位,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性,43岁,因“子宫肌瘤2年,痛经1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8月17日人院。病史采集:G1P1,末次月经:2007年8月1日。患者曾患乙肝、胃炎,否认结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外伤及手术史。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下腹轻压痛。妇科检查:白带呈淡红色,鱼腥味;宫颈光滑,宫颈管内见约0.3cm息肉状突起;子宫约2个月孕大,左附件区扪及直径约为4cm包块,双附件区压痛明显。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大小为5.3cm×6.0cm×6.0cm,宫腔查见1.2cm×1.9cm×1.5cm稍强回声,肌壁间见多个弱回声团,左附件区查见3.8cm×3.6cm×3.7cm分隔状囊性占位。X射线胸片提示: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2岁.因发现胸部正中肿块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发现胸骨中下部有2 cm×2 cm大小包块,无红肿、无疼痛、无发热等不适.病后在其他医院按胸骨结核治疗,胸骨肿块逐渐增大.入院后检查:T 36.4℃,P 80次/min,R 21次/min,BP120/80 mm Hg.胸部皮肤无红肿,胸廓双侧对称,胸骨中下段隆起,可触及5 cm×6 cm大小包块,质硬、凹凸不平、固定、无触痛、无波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8岁,因下腹痛9d,阴道出血1d,于2005年3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心率为82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腹肌稍紧,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妇科情况,子宫大小正常,右侧附件区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血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检查示:右附件区一约11.5cm×4.2cm不规则混和性包块,回声分布不均匀,强弱不等,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包块内有丰富血流信号。入院诊断:卵巢肿瘤(恶性待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例1女,16岁,因发现左额部肿块1年,伴头痛1月余于2011年8月5日入院。查体:左额部可见2.0cm×2.0cm大小局部皮肤略肿胀,压痛阳性。头颅CT显示:左额颅骨缺损,大小2.0cm×0.5cm。入院后行包块切除术及颅骨修补术,术中见额骨颧突处有一缺损区范围约2.0cm×1.5cm,病变组织大小约2.0cm×1.5cm,前额正中可见小孔状颅骨缺损,未特殊处理。术后常规病检回报示:(左颞、前额)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于术后10d伤口I/甲愈合,出院诊断为:颅骨多部位嗜酸性肉芽肿,随访7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8.
周昀  苏海燕  邹兴军  杨进 《现代保健》2009,(23):195-195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0岁,羌族,因发现腹腔内包块进行性生长4年余,腹胀、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4年前患者自己扪及腹部包块,未行治疗,后进行性生长,两个月来感觉腹胀、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95mmHg,神志清醒、慢性消瘦病容,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49岁,已婚,因“4个月前出现经期延长症状,经量增多1个月,排尿不畅1周”于2007年5月24日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集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d/(28~30)d3、量中、无痛经。4个月前出现经期延长(10^+d)症状,中间2d~3d量多,同既往月经量,其余时间为点滴状出血,周期同以往,未诊治。LMP:2007年5月8日,开始5d~6d呈点滴出血,继而量增多2d,伴血凝块,后淋漓不净至5月24日,并于1周前感觉排尿不畅,呈滴水样,无尿痛、便秘等症状。入院查体:T36.7℃,R20次/min,P86次/min,BP110mmHg/68mmHg,心、肺(-)。腹平,右下腹可扪及一正常子宫大小包块,质中、活动欠佳、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式;阴道畅,有血迹,见一约为12cm×13cm表面光滑的肉红色实性包块,部分脱出宫颈口,质偏硬,  相似文献   

10.
曹金军 《现代保健》2009,(15):98-9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维吾尔族,主因右上腹渐增性包块半年,反复腹胀、背部隐痛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7.4℃,心率86次/min,呼吸22次/min。右上腹部膨隆,肝脏肋缘下可触及,触及大小约4cm×3cm包块,B超检查提示:肝右叶单房包虫病,胰腺囊肿,Casoni试验阳性。积极术前准备后,于右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进腹,顺利实施肝右叶包虫囊肿内囊切除术,切开外囊,取出内囊及残留的子囊,以甲醛纱布擦拭内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后内翻缝合。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搏动性包块4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周"入院.4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搏动性无痛包块,约3 cm,未进一步诊治.入院1年前开始包块逐渐增大到约5 cm,伴有右侧腹股沟区疼痛,就诊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右下肢动脉瘤",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包块突然变大,约10 cm,皮肤张力增高,肿块边界清楚,右侧胭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弱,右侧皮温升高.既往病史:入院前9个月因大动脉炎、右侧锁骨下动脉瘤、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于外院行主动脉一双侧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无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3岁,因“左颊部无痛性包块5年”入院。5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颊部一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不影响进食及语言。入院前2月于外院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疑为涎腺混合瘤,B超提示左颊部实性不均质包块。体查:包块位于左颊部近上颌结节处,约3×3×2cm^3。大小,椭圆形、质中、边界欠清、无压痛、表面略呈结节状。张口度约3cm,张口型稍偏左。入院诊断主要考虑左颊部混合瘤或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严旭东 《现代保健》2009,(25):133-13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因右手臂肿痛3d,局部见脓性分泌物而于2008年9月25日入院。7d前局部曾有外伤破溃史。入院查体:T38.1℃,P86次/min,R217次/min,BP110/70mmHg,一般情况好,查右上臂见一4,5cm×5.5cm大小红肿区,表面见脓性分泌物,局部有压痛。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3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于2008年4月3日入院。绝经3年,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去当地妇保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附件区5.3cm×5.4cm×4.6cm低回声团块,予菌必治氟罗沙星针静滴抗炎治疗一周后疼痛缓解,于2008年4月1日在本院复查,B超示:左附件区5.4cm×5.6cm×4.8cm低回声团,  相似文献   

15.
徐秀云  孙伟 《中国保健》2010,(4):138-13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右下腹痛3天,于2008年6月11日入院。体检:右下腹部触及一约5.0cm×5.0cm大小包块,边界清,活动度可,质稍硬,伴压痛。B超示:右卵巢见一约5.2cm×5.Ocm囊性包块,边界较清。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性,53岁,住院号171781,因“发现盆腔包块4^+年,腹胀半年”于2008年4月18日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律,2-0—4—2,4年前超声检查发现一直径约15cm盆腔包块,患者拒绝手术,经消炎治疗后腹痛缓解,未定期复查。于1年前绝经。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如孕8^+个月。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及附件包块巨大,耻骨联合上方一巨大包块占据整个盆、腹腔,上缘达剑突下,两侧至腋前线,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不活动。超声示下腹部30.0cm×18.1cm混杂回声,边界清,子宫前位,约为6.9cm×2.7cm×3.5cm,肌层回声均匀,宫内膜线居中,内膜不厚,宫腔未探及异常,考虑来源于附件包块。CT示下腹一28.8cm×14.8cm×34.0cm混杂密度影,边界清,病灶密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0岁,发现左腋窝无痛性包块1个月.体检:左腋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为4 cm×3 cm,质硬,可移动,无压痛.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4岁,22岁结婚,23岁行剖宫产,产后满6个月在当地镇服务所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时、术后只觉下腹稍有不适,术中未有剧烈腹痛,术后无畏冷发热。剖宫产术1年半,发现腹壁切口包块4月余为主诉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7.0℃,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0/64mmHg。神清,腹平坦,下腹部见一长约12cm×0.5cm横行手切口瘢痕,瘢痕中央隆起一直径约3cm大小包块,表面一破口有少量白色脓液流出,局部压痛,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全强 《中国校医》2004,18(1):23-2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我校教职工.近两个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较稀,近两周腹部不适、隐痛,1 d前洗澡时偶然发现左下腹部肿物而就诊.查体:身体消瘦,营养偏差,于脐部偏左下3 cm处可触及约6 cm × 5 cm大小的包块,其表面较光滑,质地中等偏硬,左右移动度较大,上下可轻微移动,有轻微压痛.血常规检查:Hb 144g/L,WBC 4.6×109/L、中性0.65,血沉11 mm/h.B超示左下腹部探及6 cm× 5.1 cm×4 5cm大小肿块,外形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活动大.  相似文献   

20.
周敏 《健康大视野》2007,15(1):126-126
患者,女,45岁,23岁结婚,孕4产3,末产于11年前,8年前行人工流产术1次。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查体:腹部如孕3月大小,下腹正中有一包块,活动度好,有压痛。妇科检查:经产外阴,官颈轻度糜烂,散在宫颈腺囊肿。宫体前位,如孕3月大小,质软活动好,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B—HCG195—245mIU/m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体前位,约10.2cm×9.6cm×7.9cm,宫颈内膜线不清。宫壁回声欠均匀,下段前壁可见一约1.4cm×1.6cm×1.5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宫颈稍大约3.3cm×2.8cm。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宫腔内可见约8.9cm×9.7cm×5.0cm的混杂回声,近宫腔右侧壁部分为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余为中等回声内散在分布的整个圆形无回声,动态下观察,均匀的中等回声变为大片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但数个小圆形内蜂窝状无回声仍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