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并结合鉴别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收集的17例肝脏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为单发肿块,2例呈多发病灶.CT平扫14例表现为低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5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强化.8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其中4例内部有分隔状强化;4例动、门脉期无强化,延迟期呈结节状强化.有7例误诊,CT诊断正确率约59%.结论 较多的肝脏炎性假瘤通过其CT表现,综合分析能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例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明显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周围肝实质灌注异常的MRI表现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73例肝血管瘤患者的MRI动态增强表现.使用GE Signa 1.5 T超导型MRI扫描仪,全部患者均行SE序列T1W1、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瘤体大小采用门静脉期最大直径,强化速度根据动脉期病灶强化充填体积是否占肿瘤总体积的50%,分为快速强化和慢速强化.[结果]73例血管瘤出现异常高灌注17例(23.2%).肝动脉期表现为楔形、节段性或分叶状强化:门静脉期信号略高于肝实质或与肝实质等信号,延迟期与肝实质等信号.快速强化型血管瘤出现肝实质灌注异常现象(HPD)的几率(76.4%)大于慢速强化型(23.6%) (P<0.01);小血管瘤(d≤2cm)出现HPD的几率与大血管瘤(d>2cm)无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肝血管瘤周围异常灌注易见于快速强化型血管瘤,且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脏异常高灌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辽宁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脏坏死结节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与增强扫描,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特征。结果在80例患者中,70例为单发,10例为多发,T2WI扫描动脉期、静脉期主要表现为高信号,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与等信号; 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坏死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5%和80.0%。MRI T2WI曲线下面积AUC=0.858,可信区间(0.754,0.962);增强扫描DCEI曲线下面积=0.898,可信区间(0.800,0.991);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0.982,可信区间(0.956,1.009),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在辽宁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了MRI对肝脏坏死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不同病变的强化特征。方法:收集39例肝脏占位患者,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原发性肝癌12例、肝脏转移瘤4例、肝脏血管瘤8例、肝脏腺瘤4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肝脓肿2例,术前分别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对动态增强图像绘制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curse,TSC)。结果:12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变周边见"假包膜";6例巨块型肝癌可见中央坏死及出血;2例病灶可见病灶中脂肪变性,动态增强曲线呈现出"快进快出";肝脏转移瘤4例,病变中央大都为坏死区,可见包膜影,增强包膜早期强化,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肝脏血管瘤8例在常规T2WI脂肪抑制呈明显的高信号,边界清楚,动态增强曲线为"慢进慢出型";肝脏局灶性结节2例,边缘尚清,病灶中央可见纤维瘢痕,增强方式为"快增缓增型";肝脏腺瘤4例,边缘清楚,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肝脓肿2例,病灶分布在肝周缘,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强化。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结合常规序列对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局灶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1例FNH病灶影像学资料,包括CT检查11例,其中4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CT平扫为低密度8例,等密度3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增强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8例呈等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延时期9例为等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多期扫描6例可见中央瘢痕,2例有假包膜。结论 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本组未作MRI增强检查)。因此,增强检查在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完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病倒证实的5例原爱性肝淋巴瘤MRI表现,并对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肝淋巴瘤MRI主要表现为:DW1为稍高信号,T1W1为低、等信号,T2W1信号种类较为复杂,存在等信号、等低信号以及中等信号等,偶尔存在低信号包膜。病灶动态增强表现为进行性轻度、中度延迟性强化,经增强后主要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表现为轻度以及中度均匀强化,部分患者呈边缘强化;结论:通过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可区别于肝脓肿、肝癌、肝转移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有利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现19个病灶,病灶单发12例,多发3例.幕上13例,幕下2例.MRI表现: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团块状或结节样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属轻、中度;DWI多呈高信号,ADC值多低于或接近于正常脑白质.结论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结合其MRI特点、部位及年龄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有利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现19个病灶,病灶单发12例,多发3例.幕上13例,幕下2例.MRI表现: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团块状或结节样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属轻、中度;DWI多呈高信号,ADC值多低于或接近于正常脑白质.结论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结合其MRI特点、部位及年龄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经CT及MRI检查,6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且呈囊实性,CT平扫密度均低于同层面肌肉组织,密度不均。病灶内伴出血1例,细小钙化4例。病灶在MRI T1加权成像(T1WI)上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出现中央稍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的“靶征”,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灶呈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病灶内部信号略低,边缘呈高信号。在CT及MRI增强图像上,6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5例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1例病灶内部可见小结节样明显强化影;1例MRI延迟期病灶内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CT;4例病灶内部或病灶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在CT及MRI上多表现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可伴钙化、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16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轻。MR平扫T1WI等信号12个,略低信号16个,T2WI呈等低信号21个,略高信号7个;DWI呈高信号20个。14例行1H-MRS检查,11例肿瘤实质区均出现典型中度减低的NAA峰,明显升高的Cho峰,10例出现高耸的特征性的Lip峰。增强扫描,18个病灶明显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强化,典型的出现"缺口征"及"尖角征"。13例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结论 PCNSL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于PCNSL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万军平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52-165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PCNSL)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颅内PCNSL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PCNSL可单发或多发,CT平扫多呈等或稍高密度影,呈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呈"手握拳样"或"团状"。MRI平扫T1图像上均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图像上呈较高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实质部分均呈结节状、团块状、不规则团片状均匀明显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大多数具有一定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徐新胜  朱笑年 《现代保健》2011,(11):116-117
目的 探讨肝脏肉芽肿的早期和晚期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肉芽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行上腹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肉芽肿早期病灶,平扫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形态可为圆形、花瓣型、索条形,增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或明显强化,持续至门脉期、延迟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31例肝脏肉芽肿共35个病灶,其中9个为早期肉芽肿.纤维化期平扫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形态为圆形、卵原形等,增强无明显强化或边缘环状强化,31例肝脏肉芽肿共35个病灶,26个为纤维化期病灶.结论 肝脏肉芽肿的多期CT表现可以反映其所处的病理时期,可以与肝脏的其它肿物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对Wernicke脑病(W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WE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2例WE患者,病变累及双侧丘脑内侧及第三脑室周围5例,中脑导水管周围、桥脑被盖4例,乳头体2例,双侧大脑脚1例。上述病例表现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5例,稍长T1长T2信号7例,信号边缘均模糊不清,4例中心区域信号欠均匀;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5例,4例ADC图呈低信号,1例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4例,ADC图均呈低信号;2例DWI呈等信号,ADC图均呈稍低信号。结论 WE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头颅MRI检查尤其是DWI,对于该病早期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磁共振影像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过病理证实的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的磁共振图像。结果15例肝局灶结节性增生均显示为单一病灶。在T1WI中,有14个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1个病灶呈略高信号。在T2WI中所有病灶显示为等或略高信号影,并在12个病灶中显示中央瘢痕为高信号。动脉期所有病灶的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在门静脉和延迟期呈等或略高信号影。有12个病灶屁示内部瘢痕样强化。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图像能够反映大多数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NH)的MR成像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24例确诊的FNH患者43个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2名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总结FNH的MR图像特点。结果:MR平扫显示:T1WI中呈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9处病灶检出瘢痕。动态增强检查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高信号;门静脉期病灶信号强度逐渐减低;延迟期病灶高信号逐渐减低。共计21个病灶检出瘢痕,增强检查可使FNH的诊断率提高22.9%。结论:MR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针对FNH病灶检测敏感度较高,结合增强榆奇,可以显著提高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与MR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8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MR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良性腮腺肿瘤18例,CT与MR主要表现为:呈类圆形等密度、MR等信号结节影,边界较清,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恶性肿块10例,CT与MR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肿块,边界欠清,MR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伴侵犯周围组织。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与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若肿块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不均匀强化,常提示恶性腮腺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20例的MR表现,并讨论其鉴别诊断。结果20例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下蚓部,侵及上蚓部并向前长入第四脑室15例,多见于儿童;1例局限于下蚓部蚓垂及小结区向前侵犯延髓后缘;发生于小脑半球,侵犯皮层区4例,多为成人。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无或轻度水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9例。沿蛛网膜下腔转移2例。肿瘤在T1加权像多数呈低信号,少数等信号,增强扫描13例中度至明显强化,1例仅见肿瘤血管强化,实质无强化。于T2加权像多数呈均匀高信号,少数呈等高混杂信号。囊变及出血少见。结论发生于小脑蚓部及半球髓母细胞瘤,其MR表现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MR多数能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临床特征及其手术病理结果,以期进一步加深时该病的认识并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术后病理确诊的卵泡膜细胞瘸10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包括有无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平扫、增强的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结果:平扫瘤体实性部分表现为T2WI等、低信号和T2WI低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纤维分隔;增强扫描动脉期多为轻度强化,并有延迟强化的特征。术后9例的病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基本符合,表现为病理中的坏死、囊变与MRI上的囊变信号数目、分布基本一致。结论:综合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对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CM)的MR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CM患者的头部MR特征。所有患者均经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或病理确诊。15例患者共进行26次MR检查,6例行增强MR检查。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主要表现皮质髓质交界区、半卵圆中心以及双侧基底节区点状、片状、泡沫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病灶;增强MR常常表现为软脑膜的异常强化,还可表现为局部脑皮质肿胀、囊性病灶、脑积水、孤立性肉芽肿样病灶等。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认识其头部MR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