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直线加速器对植入的永久起搏器的直接照射是否干扰其感知功能仍不清楚。我们最近收治了例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又发现患有右侧肺癌的患者,X线胸片显示肺癌的位置正在起搏器的后方。因病情需要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我们对该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并对起搏器感知功能影响做试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房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迟迟未应用到临床,主要困难与障碍是心房的刺激波振幅低,极化电位相对高,临床在体表心电图上有时根本无法识别是否心房夺获.美敦力公司最新推出的EnPulse起搏器,具有心房自动阈值夺获功能,成为全球率先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ACM)的起搏器.  相似文献   

4.
资料和方法1.1患者一般资料:6例均为1998年元月-1999年元月住院植入RegencySC+(VVI)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6~72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慢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73s)1例。1.2起搏器植入及随访:全组共植入6...  相似文献   

5.
王可富 《山东医药》2004,44(31):65-65
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最常见指征,症状的出现与心输出量(CO)下降有直接关系,安装心脏起搏器后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也产生了一些非正常的窦性节律改变,导致心输出量低于正常。因此,即使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也应通过合理的选择起搏器工作方式和参数.充分发挥窦性节律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器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85例患者,起搏器包括双腔起搏器DDD[心房+心室(起搏心腔);心房+心室(感知心腔);双重(1抑制+T触发)(感知后反应方式)]60例,双腔起搏器VDD[心室(起搏心腔);心房+心室(感知心腔);双重(1抑制+T触发)(感知后反应方式)]3例,双腔起搏器VVIR[心房+心室(起搏心腔);心房+心室(感知心腔)十(1抑制)(感知后反应方式);R频率调整(程控功能)]22例。结果8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测得心室起搏阈值为(0.42±0.13)V/0.5ms,阻抗(560±130)Ω,R波振幅(9.8±2.2)mV;右心房起搏阈值为(0.89±0.27)V/0.5ms,阻抗(670±180)Ω,P波振幅(2.8±1.2)mV,P波感知灵敏度(0.48±0.3)mV。A—V间期程控在140-160ms,频率适应参数程控为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取中档值,增益取低档值,下限频率程控为60-70次/min,上限频率程控于110-130次/min,感知阈值取中档,频率适应档次取4~5。随访4-50个月,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起搏器并发症发生。结论生理性起搏可产生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对有适应证的起搏器患者应首先推荐使用各类生理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8.
临床起搏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已为广大医学界所接受。近年来,随着电子工程学的发展,临床起搏器方面,进展迅速。一、生理性起搏迄今为止,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但单纯心室起搏时,失去了心房对心室排血的辅助作用,心排血量可下降20~30%,血压可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家庭监测(HM)功能对安置起搏器患者监测报警事件的应用。方法植入带有HM系统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患者28例,随访15.71±9.73个月,记录系统传送的事件及返院随访的情况。结果 17例(61%)患者传送了报警事件。临床心血管事件报警8例,其中心房颤动报警最为多见,较常规随访提早发现32.2±19.0天。起搏系统报警事件14例(34次),其中以P波感知不良报警次数最多,为17次,较常规随访提早发现42.5±25.3天。结论 HM系统可在下一次常规随访前提早发现报警事件,有助于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实时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11.
12.
13.
Two cases which exhibited a Wenckebach form of exit conduction between an electrical pacemaker and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 are presented. This manifests with increasing latency (stimulus to QRS intervals) and ultimate stimulus failure (block). The cycle then repeats itself. The QRS duration also increases progressively within each cycle. The phenomenon connotes an adverse prognosis. Several postulates regarding the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干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的干扰情况。方法 :用自身对照法 ,将国内常用的 2种移动电话分别放在 3种不同位置及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 ,检测其对埋藏式起搏器的干扰情况。结果 :对 110例患者共进行 185 7次测试 ,仅 1例 (0 .9% ) Biotronic Ergos- 0 1VVI型起搏器依赖型患者 2 2次 (1.2 % )出现干扰。干扰只发生在移动电话处于起搏器上 ,且多出现于铃响阶段。数字机干扰大于模拟机。当移动电话处在正常耳旁位置时未见干扰。结论 :目前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对移动电话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起搏器患者在通常耳旁位置使用移动电话是安全的 ;起搏器依赖型患者最好选用模拟式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17.
临床实践中,在无心房颤动等突发心脏节律异常情况下发生的起搏模式、起搏频率(DDD转为VVI,频率转为65次/min)改变主要见于电池耗竭和电重设大两类情况。 电池耗竭多见于起搏器植入年限较长的患者,最初可以表现磁频率下降、脉宽增宽,进一步即可表现为起搏模式由双腔DDD工作模式转变为较为省电的单腔VVI工作模式,进一步的电池消耗使得起搏频率进一步下降,并牺牲感知功能,以保障相对重要的起搏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测定的磁频率多已下降、脉宽增宽,程控电池状态显示“ERI”,提示电池耗竭,此时若仍未及时更换,起搏频率将逐渐下降,并出现起搏功能不良,直至完全耗竭。在电池状态严重不足时,甚至表现为不能成功程控以读取起搏器数据。对于电池耗竭的患者,应及时更换脉冲发生器,以免给患者造成危险。 而对于植入起搏器后年限较短,如植入后即刻或起搏器正常使用周期的早中期,起搏模式的改变(DDD转为VVI)则可能是出现了“电重设”。所谓电重设是指在诸如强磁场、强电场、机械碰撞、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况下,起搏器的控制电路受到干扰而保护性的强制设定为特定参数,以保障起搏器的基本功能。通过追问病史可追溯起搏器有接近电磁场等的经历,而且起搏参数可通过程控得以恢复。此时测试的电池状态不是ERI而是OK,磁频率或脉宽亦正常。本文中2例患者因电重设没被认识而更换了起搏器,经验教训值得大家吸取。 一旦出现起搏模式、频率的改变,临床医生首先应明确判断系电池耗竭还是电重设,前者需要及时更换脉冲发生器,而后者多可通过起搏器程控得以解决。需要提出的是,诊断电重设的前提是明确电池状态良好。若将电池耗竭误诊为电重设。虽然有时可以通过人工程控得以临时恢复起搏模式等基本参数,但不久仍会再反转至程控前参数。更为重要的是未能及时更换脉冲发生器将给患者造成危险,尤其是对于起搏依赖者而言甚至会危及生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EnPulse起搏器安置患者的随访,了解心房及心室自动阈值管理、自动AV间期搜索等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置入Enpluse E2D01起搏器患者15例,分别于起搏器置入后1个月及6个月时复查起搏器参数,包括起搏器最近1次自动测量的心房及心室起搏阈值,手动测量心房及心室起搏阈值,记录患者心室感知占心室总事件的比例,并记录由Search AV+所设定AV间期基础上的心室感知事件所占心室总事件的比例.结果:1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手动测量心房及心室阈值与自动测量心房及心室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心室事件为感知事件,其中绝大多数由search AV+功能参与.结论:EnPulse起搏器的自动AV搜索功能、心房及心室自动阈值管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具备起搏模式策略和AV间期延长的策略功能的起搏器(Adapta)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组,置入具有自动化功能的Adapta起搏器(实验组,n=20)和其它类型双腔起搏器(对照组,n=19)。并分别在置入前及置入后1,2年进行随访。随访中观察两组的右室起搏比例、心功能(纽约心功能分级、血脑钠肽)、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的变化。结果置入双腔起搏器术后1年及2年,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室起搏比例均明显降低(38.21%±46.01%vs 92.52%±2.70%;36.22%±73.09%vs 91.78%±7.63%,P均<0.05)。置入术后2年,对照组与实验组及与自身术前比较,LAD,LVEDD增大(LAD:43.11±7.08 mm vs 39.01±3.72 mm,40.02±4.70 mm;LVEDD:53.60±6.91 mm vs 47.71±4.79 mm,46.57±3.99 mm,P均<0.05)。其他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起搏器自动化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心室起搏比例、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起搏器自动化功能对右室起搏比率及心功能的近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具备起搏模式策略(MVP)和AV间期延长的策略(Search AV+)功能的起搏器(Adapt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4例患者入选.分别置入具有自动化功能的Adapta起搏器(实验组,n=18)和其它类型双腔起搏器(对照组,n=16).并分别在置入前及置入后1,3个月进行随访.随访中观察上述两组的右室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