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扬  张俊 《家庭医学》2005,(24):4-7
今年的3月21日,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确定的“世界睡眠日”首次走入中国,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类生命的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是否拥有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证,睡眠障碍共分为11大类,包括近百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纪春岩  商红 《中国校医》1997,11(1):18-20
安易醒是新近 能在特殊大脑受体中的选择性竞争性拮抗BDZs药物的苯咪唑二氮要衍生物,故能逆转这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效应。本文观察了14例服毒所致BDZs药物中毒者应用安易醒的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安易醒对于逆转BDZs过量引起的临床表现是非常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苯二氮Zhuo类药物中毒1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使用苯二氮Zhuo类药物及药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938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12.9%的学生现在或过去曾经过去曾经使用过苯二氮Zhuo药物,乐安定,且多为短时非经常用药;有6.61%的使用者为大量长时经常用药;学生对有关苯二氮Zhuo类药知识较贫乏,大多数学生对其成瘾性不了解。结论: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学生中苯二氮Zhuo类药物使用的问题,并加强药品管  相似文献   

5.
应用特异性苯二氮Zhuo类受拮抗剂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Zhuo类药物中毒54例,结果表明,该药可迅速逆转二氮Zhuo类药物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有良好的促醒功能,并能有效地改善呼吸抑制状况。  相似文献   

6.
苯二氮Zhuo类药物(BZD)临床应用及争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甲氨二氮Zhuo(利眠宁)的上市,标志着BZD安眠药物新时代的开始,该类药物进入临床应用。由于其高效、安全、耐受性良好,且是广谱的治疗焦虑性障碍药物,使BZD成为目前抗焦虑和失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据统计,全球超过5000万人服用BZD,其仍是本世纪目前失眠和抗焦虑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8.
以思诺思治疗30例睡眠障碍患,结果显示:思诺思对暂时性和长期睡眠障碍有良好的效果,93.33%的患对睡眠的改善评价较为满意,其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头痛、头晕、疲倦等。作对思诺思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苯二氮Zhuo类药物(BZD)的使用情况。方法:按自制的药物使用调查表调查243例病人。结果:146例(60.1%)病人使用了BZD,其中7例单独使用,32例用于癫痫性精神障碍,139例与其它精神药物合用,58例用药超过两个月。结论:并用BZD并非完全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琪林 《东方药膳》2021,(21):84-85
目的:讨论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末,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两组SDR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均随治疗时间增加呈现持续性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8-2022年宝山区大场社区连续5年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8-2022年在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诊断为失眠或睡眠障碍,并予以镇静催眠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开出苯二氮?受体激动剂的处方数分别为40828、48010、49794、57354、50286张,有逐年上升趋势。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在97.04%~99.45%,尤以艾司唑仑最高,处方占比在86.28%~92.28%。予以艾司唑仑的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3,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90.97%~92.56%,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7.80%~24.64%,年度处方数在13~24张的比例在7.44%~10.06%之间,超过24张的最高占3.08%。结论苯二氮?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非苯二氮?类药物处方量占比较低。在服用艾司唑仑的患者中,女性居多,老人居多,使用过度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睡眠健康管理模式对单纯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招募单纯失眠症患者,按其是否愿意参加管理的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病情需要均给予失眠的中西医规范化药物基础干预,试验组同时接受睡眠健康管理,对照组不安排睡眠健康管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 23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其中试验组15例,对照组8例。干预后两组PSQI总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干预后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及睡眠障碍等方面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干预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入睡潜伏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睡眠健康管理模式结合并中西医规范化药物基础干预可以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中学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武汉市初、高中学生使用苯二氮卓(BZD)类药物的现状。方法于2002年调查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每个区随机抽取4所普通中学,共28所中学;每个学校调查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按偶数抽取二、四、六、八……班,共258个班,获有效问卷12345份。采用自行设计的匿名式自填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发现武汉市中学生BZD类药物的使用率为4.0%,依赖倾向的发生率为4.1‰。全市服药的学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性:男生高于女生(P〈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0.01)。最常用的药物为安定(59%)和硝基安定(29.7%)。服药时间1—7天者占43.3%,6个月以上者为8.2%。服药原因占首位的是失眠(43%),其次是学习压力大(25%)。而BZD类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则是:摆脱烦恼(14.1%)、好奇(13.3%)、受周围人影响(10.8%)、寻求快乐(9.85%)等。药物来源29%是从家中得到。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要遵医嘱、性别、经常喝酒、好玩可服和有益无害、经常抽烟、我与父母关系、母亲教育方式、父亲文化水平、父母间关系、年级等是BZD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市中学生有使用BZD类药物的现象,使用BZD类药物是个人、家庭、社会多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赵杨 《药物与人》2014,(10):28-29
对失眠症中西医发病机理的认识、临床诊断、治疗、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及相关问题作综合性叙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typical antipsychotics,AAPs)在门诊慢性失眠患者中8年前后的使用情况及对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35例)与2005年(113例)在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进行AAPs及BZDs使用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5年患者组BZDs使用率(89.4%)、使用时间[(8.21±3.76)月]、使用剂量[(12.32±3.43)mg/d]高于2012年患者组[分别为79.3%、(5.46±2.05)月、(5.36±2.87)mg/d)],AAPs使用率(15.9%)、依赖综合征发生率(11.1%)低于2012年患者组(分别为42.2%、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012年使用AAPs患者组的BZDs使用剂量[(3.42±3.11)mg/d]、长期使用率(39.1%)低于无AAPs组[分别为(6.82±3.32)mg/d、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Ps在门诊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使用有明显增加趋势,有助于减少BZDs的不合理使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不合理使用及依赖综合征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失眠,中医谓之“不寐”,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西医谓之“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睡眠时间短、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症。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早醒、睡眠不深、或彻夜不寐等多种情况。经常失眠会给人精神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的痛苦,出现头晕脑胀、耳鸣健忘、认知功能障碍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运用中医治疗失眠,疗效高、副作用少。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珍  周西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6-2438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1943年美国医生、心理学家leo Kanner首先提出“婴儿孤独症”概念,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儿童孤独症是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三联征为特点的精神疾病,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与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0 000名儿童中有2~13例。我国仅有一些地区的患病率报告〔1〕。儿童孤独症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末开始被公众普遍认识。近十几年来,儿童孤独症在病因、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  相似文献   

20.
综合心理治疗对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南  赵洪  柳超萍 《中国校医》2004,18(3):270-271
目的 评估综合心理治疗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6 4例门诊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进行治疗 ,每组 32例 ,综合心理治疗组 (简称综合组 )接受综合心理治疗 ,对照组接受刺激限制治疗。用DSM -Ⅲ对失眠症的定义评估患者的睡眠变化情况 ,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 (SDS)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 6周后 ,2组的睡眠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且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的SAS、SDS评分分别比治疗前显著低 (P <0 .0 1) ,治疗结束 1个月后随访疗效稳定。 结论 综合心理治疗和刺激限制治疗对失眠症患者均有明显稳定的疗效 ,综合心理治疗疗效优于刺激限制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