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分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d,每日晨顿服;而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120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结果使用氟西汀可使老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盐酸氟西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口服降压药2周后,加用盐酸氟西汀片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表(HAMD)、汉密顿焦虑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盐酸氟西汀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5%,HAMD和HAMA评分治疗前分别为30.60±2.55和29.90±1.45,治疗后分别为11.22±2.47和9.92±1.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症状,应注意识别,对此类患者降压的同时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被分成3组,第1组与第2组为具有抑郁心态的高血压患,第3组为无抑郁的高血压对照组,3组均用洛丁新降压治疗10周,第1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prozac)。结果:3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8.89%、53.85%、83.33%。即有抑郁的第2组降压效果明显低于无抑郁的第3组,经过抗抑郁治疗的第1组降压疗效有显提高。结论:抗抑郁治疗可增强高血压伴抑郁患降压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治疗冠心病抑郁状态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冠心病抑郁状态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HAMD对1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定,以评分≥20分者为抑郁组共63例,(8分为无抑郁组共52例,将抑郁组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加服氟西汀,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共治疗6w。结果 冠心病抑郁发病率为38.9%,试验组经氟西汀治疗后HAMD分值减低,抑郁状态缓解,心律失常、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T-T段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对冠心病抑郁状态有显著的疗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转归有明显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氟西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盐酸氟西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口服降压药2周后,加用盐酸氟西汀片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表(HAMD)、汉密顿焦虑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盐酸氟西汀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5%,HAMD和HAMA评分治疗前分别为30·60±2·55和29·90±1·45,治疗后分别为11·22±2·47和9·92±1·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症状,应注意识别,对此类患者降压的同时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洛赛克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莫沙比利、洛赛克和氟西汀三种药物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0%,高于对照组的78.6%。同时,用药后上腹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精神紧张或抑郁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莫沙必利、洛赛克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米)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治疗6-8w,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三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组显效快,4w内的HAMD减分值高于阿米替林组。氟西汀+红景天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氟西汀组少(P〈0.01)。结论 红景天能提高高原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的耐受性,氟西汀+红景天是一组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氟西汀,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厦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MMSE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活血疏肝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有抑郁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疏肝解郁汤治疗。治疗前后使用SDS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定,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DS评分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血疏肝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可以优化疗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每日清晨加用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期间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7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马普替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156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盐酸马普替林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34例,无效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9例,无效19例,加重8例,总有效率65.4%;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5),以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盐酸马普替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丁螺环酮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2组,丁螺环酮联合米氮平治疗30例,为研究组,单用米氮平27例,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连续观察6周。结果 在治疗第1周,2组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2周末开始2组间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第6周末2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ESS评分每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更快,病人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分为 A(n=75 )、B(n=73)两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 Hamilton抑郁量表筛查 ,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A、B两组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 5 6 %、38.4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百忧解可显著改善或治愈脑梗死后抑郁 ,总有效率 6 1.7%。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百忧解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状况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及伴发抑郁的特点。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63例老年高血压(高血压组)和51例非高血压(对照组)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对两组的合并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仅为15.7%;中~重度抑郁:高血压组占17.4%,对照组占3.9%。高血压并发抑郁的心理学特征是:躯体化、睡眠障碍、绝望感和认知障碍。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并发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信心,对治疗和转归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应用一般治疗 盐酸贝尼地平(4 mg 2/d);对照组25例,应用一般治疗 硝苯地平(10 mg 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盐酸贝尼地平组总疗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48.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5%和50.2%,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有显著减少(P<0.05),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尼地平不仅是有效的降压药物,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共病)给予心理干预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程度,HAMD〉17、HAMA〉14,定为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67例符合研究条件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口服;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口服,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并加服盐酸帕罗西汀片10-40mg/d口服。治疗8周后用HAMD、HAMA量表评分,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都控制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量表评分HAMA(11.4±1.9)分、HAMD(14.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19.0±1.8)分、HAMD(19.2±1.6)分(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综合干预组35例,给予降压、抗抑郁治疗及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降压及抗抑郁治疗。分别了入院时和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分值进行评价。结果:综合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及SDS分值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0.01)。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不仅能改变患者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SDS分值。  相似文献   

19.
何亦龙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99-200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联合抗生素对肺炎疗效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2.0%,P<0.05。治疗组的咳嗽、气喘、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gM、IgA、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联合抗生素能够显著改善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的医疗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予以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对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予以普通治疗方式,之后结合多方面数据信息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多方面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治疗方法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能够在减缓患者糖尿病恶化速率的条件下,提高相应疾病综合治疗效果,这对于我国医学行业良性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