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婴幼儿最多见。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402例,其中年龄〉1岁儿童肠套叠132例,现回顾性分析132例1岁以上患儿临床资料,探讨较大年龄儿童肠套叠的诊治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肠炎、高胃泌素血症与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之间的关系,探讨肠套叠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4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和40例病毒性肠炎及对照组40例正常婴幼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发病不同时期内的血清胃泌素(Gastrin)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的水平,以了解其变化规律。采用乳胶法检测大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肠炎患儿发病时的血清胃泌素值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发病后(3-10d)明显增高(P<0.01);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的血清胃泌素值在发病时和发病后10d、60d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发病后90d的胃泌素值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1);急性肠套叠和病毒性肠炎组的胰高糖素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发病后都比发病时的胰高糖素值明显增高。肠套叠大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率为50%,病毒性肠炎均为阳性,对照组皆为阴性。结论 病毒性肠炎引起的高胃泌素可能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妈咪爱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妈咪爱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报告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528000)赵小玲伍佩鸣彭大侠我院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1月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用口服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散剂与利巴韦林(病毒唑)片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  相似文献   

4.
胃泌素水平与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胃泌素水平、病毒性肠炎与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的关系,对3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30例病毒性肠炎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正常同龄婴幼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胃泌素值和胰高血糖素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肠炎治疗前的血清胃泌素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肠套叠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值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病毒性肠炎和肠套叠治疗前后的血清胰高糖素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胃泌素血症、病毒性肠炎可能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小儿血清补体C3d在迁延性肠炎诊断中的价值 ,我们对84例迁延性肠炎患儿进行C3d检测 ,并探讨其与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8年10月~2000年12月迁延性肠炎住院患儿84例 (病程迁延2周至2个月 ) [1],男46例 ,女38例;年龄2月~6岁。根据大便培养及霉菌孢子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性肠炎、霉菌性肠炎两组。细菌性肠炎组30例 ,其中福氏痢疾杆菌17例 ,宋内痢疾杆菌5例 ,大肠埃希氏菌6例 ,邻单胞菌2例 ;霉菌性肠炎组28例 ;26例…  相似文献   

6.
小儿阑尾腺瘤致回-结肠、阑尾-盲肠型肠套叠1例张巍巍,黄兴清,张先林,张怀学患儿:男性,5岁3个月,因反复脐周疼痛1月余,加重并伴血便1天入院。近1个月多以来,逐渐出现脐周疼痛,间歇性发作,每天1~2次,呈隐痛,每次疼痛约持续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2002年,我科共收治小儿肠套叠86例,现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48例,女38例;4个月~2岁42例;3岁~7岁15例;8~13岁29例,平均年龄5.5岁。以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和腹部包块等急性肠套叠典型症状就诊的56例。绝大部分为4月~2岁年龄段的婴幼儿,采用灌肠整复40例,成功28例。以进食后腹胀、腹痛、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症状而就诊的9例,平均病程6个月。以腹痛、腹泻、血便、腹部包块、消瘦或皮肤紫癜等单一或两种症状就…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5年11月至12月应用中药治疗秋季婴幼儿腹泻32例,另50例口服ORS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急性腹泻患儿[1],病程在5d之内大便稀水样或水样便者(粘液或脓血便不作观察对象),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9.
胎儿、新生儿和小婴儿肠套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病 ,好发于 4个月~ 2岁的小儿 ,尤以 4~10个月最为多见 ,而 3月龄以下小儿尤其是 1个月以内新生儿肠套叠仅见个案报告。笔者对 1983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收治 3月龄以下小儿肠套叠进行分析 ,现将资料完整 1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83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 ,17年间本院收治 3月龄以下小儿肠套叠共 18例 ,其中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15h~ 3个月 ,平均 5 8.2d ,病程 9~14 0h ,平均 4 7.1h。2 .本组肠套叠的诊断标准 ①空气灌肠见到气柱前端杯口影 ,加压后杯口影在肠管内退缩 ,至小肠…  相似文献   

10.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附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且多为特发性,仅少数套入头部存有器质性病变.文献报告继发性肠套叠发生率占小儿肠套叠的2~12%.我院小儿外科16年间收治木病57例.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74~1989年,我科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353例,  相似文献   

11.
γ-干扰素与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探讨婴幼儿肠炎与γ 干扰素 (IFN γ)水平的相关性 ,本研究检测了 4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患者血清、大便IFN γ水平 ,为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RV肠炎急性期组 46例 ,年龄 6~ 2 4个月 ,平均年龄 12 .2 1个月 ,均为RV肠炎流行季节本市郊县医院住院患儿 ,急性期发病 3d以内 ,临床症状典型 ,粪便经ELISA法及PAGE法证实为RV感染。恢复期组 44例 ,为急性期组发病后 4~ 9d ,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 40例 ,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正常体检小儿 ,年龄 7~ 2 4个月 ,平均 13.72个月二、标…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套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作者近期收治1例恶性淋巴瘤诱发急性肠套叠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在哺乳期,若母亲患有轮状病毒(RV)感染,是否可通过母乳使其婴幼儿患RV性肠炎,国内外少见报道。2002—2003年,我们对确诊RV性肠炎婴幼儿的母亲乳汁进行RV抗原测定,现报告如下。观察对象:肠炎组:2002-11—2003-10我院肠道门诊腹泻婴幼儿均进行大便RV抗原测定,对RV抗原测定阳性者又母乳喂养的母亲的乳汁进行RV抗原测定,共进行检查RV性肠炎婴幼儿及其母亲213对,婴幼儿年龄1个月至2岁。对照组:同期儿保科健康查体的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幼儿50例,年龄1个月至2岁,母子均无任何消化道症状。1.2方法标本收集:采患儿新鲜粪便少量…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部手术后小肠套叠较为少见,其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难以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本院2000~2009年共收治腹部手术后并发小肠套叠的患儿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赛诺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我们应用赛诺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全组病例均为1996年4月至1998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病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3~9个月患儿,其中5~6个月为最多,40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套叠67例新乡医学院三附院外科,新乡医学院一附院(453003)赵根隆,李绍山,刘根生我院自1989年2月至1994年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6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67例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8个月~7岁,其中3~8...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食管裂孔疝7例报告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118002)周孝田孙政孝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年龄6个月~2岁10个月。病程4个月~2年6个月。表现反复频繁呕吐者1例,呕吐伴咳嗽气促、烦躁不安3例,兼有上述症状伴呼吸困难、发绀3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肠套叠25例的超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提高小儿慢性肠套叠的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了近5a来X线空气灌肠证实的35例慢性小儿肠套叠患儿,回顾分析了小儿慢性肠套叠的特征性超声及临床表现。结果 小儿慢性肠套叠超声及临床特点有:1.病灶常位于右上腹;2.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主;3.连续动态观察,包块中有液发现内容物阵发性快速流动回声;4.多见于继发性肠套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下再次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难复性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均于首次空气灌肠失败后,在全麻下使用自制空气灌肠器在C型臂透视下再次灌肠整复。结果16例患儿中,12例再次复位成功,成功率75%。全部病例均随访2—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全麻下再次空气灌肠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医源性灌肠失败的因素,从而提高整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休克与轻度脱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休克与轻度脱水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7000)张允,武艳霞,和凤荣我科1991年一1995年间收治4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有17例表现为轻度脱水并发休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8月一1岁o个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