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或不适症状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为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IBS便秘型(IBS—C),IBS腹泻型(IBS-D),IBS混合型(IBS-M)。笔者近2年来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IBS腹泻型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对杨倩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分析杨倩教授治疗IBS的临床辨证分析及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IBS提供数据基础。从而也证明TCMISS系统软件作为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增加对众多中医药专家治疗IBS的有效医案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IBS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如何通过恰当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对其开展临床疗效评价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托,编制的《关于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分为概述、IBS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应用、IBS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处理、结果解释4个部分内容,对IBS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因其发病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而针灸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从事相关研究.针灸治疗IBS的临床报道很多,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肯定,但至今没有相关研究来对比临床各种疗法的疗效,临床治疗方案也百家争鸣.研究近年来针灸治疗IBS的概况,有助于明确研究方向,完善IBS的针灸疗法与其它治疗方法的结合,确立针灸治疗IBS的最佳治疗方案.现就近年来有关IBS的针灸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心里社会因素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IBS的诊断标准有了较统一认识,2006年的罗马III诊断标准将其确为4个亚型,即IBS便秘型、IBS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学的依据。根据罗马Ⅲ标准,IBS可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及未定型(IBS—U)。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并不能取得满意疗效。针灸治疗IBS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对于针灸治疗IBS机制尚不清楚,从在脑-肠轴、肠道炎症和免疫紊乱等方面论述较多,文章从PI-IBS中存在肠道低度炎症研究出发,以TLR2/My D88/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阐明针灸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对IBS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 ble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根据最新的研究,可分为以下4型,即IBS便秘型;IBS腹泻型;IBS混合型;IBS不确定型。本病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范畴。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病因病机,2006~2010年,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IBS6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按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以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按摩治疗便秘型IBS疗效显著,能改善IBS临床症状,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随大便性状和频率改变为特征的缺少形态学或生化学异常的功能性肠病。临床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未定型(IBS—U)。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各地发病率在10~20%之间,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病因病机以及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上治疗IBS的应用。中医药在防治肠易激综合征方面有丰富经验及明确疗效,要在整理古今中外医家对IBS认识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筛选出针对IBS发病关键环节的专方专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IB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近年来有诸多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在IB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抗抑郁治疗在IBS中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脑-肠互动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IBS)重要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研究者对于IBS患者脑功能的关注度较高。脑电图(EEG)可用于评价IBS患者大脑的功能活动状态,数例研究发现IBS患者EEG存在异常。在临床中调神配穴针刺治疗IBS取得一定的疗效,我们可以借助EEG为调神配穴针刺找到生理病理依据并进行选穴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心理测试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与IBS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问卷采用Mcmaster问卷,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QOL分析。结果部分IBS患者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经过正规的临床治疗后,与一般社交能力相关的题目得分明显升高(P<0.05),但涉及心理情感的7项题目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变化(P均>0.05)。结论IBS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其QOL均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及临床预防性指导治疗,可降低IB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以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的改变,伴有腹胀和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迁延难愈,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中医疗法治疗IBS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针灸治疗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通过检索并筛选近5年针灸疗法治疗IBS的文献,对其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其研究结果,以了解针灸治疗IBS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黏膜5-HT变化及隔药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BS患者(20例)与体检正常者(10例)结肠黏膜5-HT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临床收集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7例)和针刺组(36例)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隔药灸治疗对典型患者结肠黏膜5-HT表达的影响。结果:IBS组结肠黏膜5-HT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异常增高,同正常组相比P<0.05;隔药灸组痊愈率为43.24%,针刺组痊愈率为36.1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隔药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结肠黏膜5-HT异常增高的表达。结论:IBS患者的腹泻、腹痛、腹涨等临床症状可能与EC释放5-HT有关;隔药灸能够改善腹泻型IBS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5-HT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病机病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典型的心身疾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IBS高发病率备受关注。目前,国外对积极开展中草药治疗IBS基础和临床前研究,系统总结中医药对IBS的理论认识有其必要性。根据IBS的临床表现与特征,认为IBS可以归属到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与“大肠泄”“气秘”“痛泄”关系最为密切,与“郁证”也有一定联系。现对IBS中医认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陈璇  张传红  丁小星 《新中医》2008,40(11):118-12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部小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为特征,但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根据临床症状主要分为IBS便秘型(IBS-C)、IBS腹泻型(IBS-D)、IBS混合型(IBS-M)、IBS不确定型(IBS-U)等4个亚型,其中腹泻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肠胃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理气化痰祛瘀中药组方,采用症状分级赋分方法评价IBS治疗效果。结果辨证治疗IBS 56例,总有效率87.50%,治疗前后赋分分析,差异显著(P<0.01)。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法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常规疗效不佳。基于对IBS发病机理的深刻认识,孙建华主任医师提出"调神健脾"的治疗原则,通过对其近年来运用针灸治疗IBS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其针灸应用规律,为针灸治疗IB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