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白细流变性改变、颈动脉畸形、遗传因素、药物因素、肥胖、吸烟、饮洒、气候环境、营养饮食、性格心理、家庭收入等。其中,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TIAs 等因素是已经很明确的。其它因素尚有不同看法,且各国家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差别,现主要将尚不太明确的有关危险因素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脑血管病仍是目前引起死亡的第三大疾病,又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无有效治愈方法的情况下,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并降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虽然对于任何一个人,存在一个或几个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不意味着即将发生脑卒中,而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也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发生脑卒中,但毫无疑问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其脑卒是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社区综合性预防对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1990-2000年在长沙市城区10万自然人群(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2000年、1997年、1995年和1992年分别于研究人群中抽样检查血压和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近10年干预后,干预区居民人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另外女性居民还有人均舒张压降低;而对照区居民人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均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有效,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八五”期间在长沙市开福区 10万自然人群中开展了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预防研究。结果 :长沙市 35~ 74岁居民平均每日脂肪摄入量过高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低。SBP在干预区及对照区干预后仍有增高 ;干预后干预区 TG水平有下降 ,对照区有上升 ;DBP、BMI在两区干预后均有下降 ;TG水平在两区干预后均有上升。GL U和 HDL- C在两区干预后均显著下降(P<0 .0 5 )。结论 :通过在社区进行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可使一些危险因素水平下降 ,但危险因素能否持续下降 ,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由于高寒低氧的特殊地理环境,会引起人体产生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损伤、 炎症及基因多态性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促进或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高原脑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有着与平原地区不同的特点,现就高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堵塞,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目前在国内外对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因此,深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对降低其发病率、复发率,最终全面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已经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43例青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青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征.方法选择43例年青脑血管病患者,并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人的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硬化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心脏疾病、颈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肥胖、高血脂、脑血管畸形和家族史是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只有脑血管畸形和家族史是年青脑血管患者相对特殊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心脏疾病、颈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肥胖、高血脂等是该组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以预防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社区综合性预防对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1990~ 2 0 0 0年在长沙市城区 10万自然人群 (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 )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 ,2 0 0 0年、1997年、1995年和 1992年分别于研究人群中抽样检查血压和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近 10年干预后 ,干预区居民人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另外女性居民还有人均舒张压降低 ;而对照区居民人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均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有效 ,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报告1711例脑血管病(CVD),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各类脑血管病发病率,结果显示高血压是CV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血流变学紊乱、糖尿病,心脏病,咸食为主要危险因素。提示预防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CV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动态气象变化对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尤其是动态气象变化对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三年434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时、病前6小时、24小时详尽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气压、水汽、相对湿度及各种气象条件的极值和平均值,并对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的气象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各种气象条件对脑血管病发病均有影响,尤以动态气象变化的影响更明显,脑出血多见于高压、低温、低湿天气,脑梗塞的发病条件则相反。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主要作用的有4个气象因素,即发病时温度与当日极高温度的温差,病前24小时的气压,发病时气压与极低气压的压差,病前6小时的相对湿度,以此建立方程,经判别分析,误判率大于30%。同时对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脑出血有一个年发病高峰和一个日发病高峰,分别为每年12月~1月和下午4~5时,脑梗塞有两个年发病高峰,即每年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有1个日发病高峰,即晨8时左右。结论: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病发病确有影响,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它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是脑血管狭窄和阻塞的一个重要的代偿机制,对于脑血管狭窄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等)在脑血管狭窄患者中极为常见。在某些患者中,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增加侧支血管的代偿保护作用而减少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基于同样的原理,通过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的使用,也可以促进侧支血管的生长。本综述总结了现有实验和临床研究得出的结果来探索这个问题,发现个体脑侧支循环建立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遗传方面的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对于侧支的增长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证据表明,高龄不利于脑侧支循环建立;吸烟通过引起脑血管缺血缺氧来发挥作用。为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治疗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必要的。但是,在各种治疗方案中做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对侧支血管建立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系指机体活性氧产生过多和(或)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活性氧在体内聚积并引起细胞氧化损伤的病理过程。这一病理过程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吸烟、血糖水平波动、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可使活性氧的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分类亚型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阐明血脂与脑血管病分类亚型的关系。方法:检测了208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脂7项指标含量。并与对照组50例结果进行比较。TG、TC及HDL-C采用酶法测定,APOA-1、APOB100及LP(a)用免疫多点定标法测定,LDL-C由TG、HDL-C结果按公式计算。结果:脑梗塞(CI)患者TG、TC、LDL-C、APO100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TG、APOB100、含量也显著高于脑出血组,且LP(a)与APOB100,HDL-C相关,复发CI亚组TC、LDL-C、APOB100含量,首发及老年CI亚组TG、TC、APOB10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TG、TC、LDL-C、APOB100及LP(a)水平升高是CI的危险因素,其中TC、LDL-C、APOB100对复发CI危险性大,而首发及老年CI可能主要与TG、TC、APOB100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渗血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渗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评价生存与死亡的血浆渗透压界值分为高渗组(〉310mmol/L,34例)和非高渗组(≤310mmol/L,46例)。监测可能影响血浆渗透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大剂量甘露醇(〉100g/d)、高钠血症和高血糖症是导致高渗血症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高渗组4周生存率(47.1%)明显低于非高渗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高渗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剂量甘露醇、高钠血症和高血糖症,高渗血症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6.
  徐运  刘鸣  崔丽英  黄一宁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4):250-252,253-268
影像技术在脑血管病诊疗和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201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由于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旧版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在2019新版指南中,我们对大家已熟悉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精简,重点介绍了CT和MRI应用的新领域以及一些新技术及其后处理的新方法,如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的平扫CT征、高分辨血管壁MRI的应用、定量磁化率成像、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等,为临床和科研的应用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新的影像技术及时地应用于临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更新了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指南主要新增加了平扫CT预测早期血肿扩大、一站式多模态CT在急诊脑血管病诊疗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源性白质损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各种出血以及血栓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指南还对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一些技术(如动脉自旋标记)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HCP 5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血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均比对照组降低,有应激反应者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更明显。并非所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有T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只有在应激状态下,CD4+和CD4+/CD8+降低,CD8+升高。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严重程度与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AS的发生率,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并发SAS的因素.结果 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肥胖、脂代谢紊乱、饮酒、肢体瘫痪程度,其危险度比分别为3.17、4.27、9.14、4.04.结论 肥胖、脂代谢紊乱、饮酒、肢体瘫痪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AS的危险因素,而不同性质和不同卒中病灶与并发SAS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